快找人都市快报 浙江省公安厅联合推出

来,让我们一起帮助失散家庭早日团圆

杭州第十中学的前校长余承根心里,一直有桩心事,而这桩心事要追溯到70年前的一段尘封的历史。而且还与去几百公里以外的温州雁荡山有关。

到底是什么事呢?

杭州第十中学,是浙江历史最悠久的一所中学,创办于1806年(清朝嘉庆十一年),前身是宗文义塾——杭州宗文中学校。

1956年,更名为杭州第十中学。创办人叫周士涟(字补年),浙江嘉兴市新丰镇人,著名义士、著名教育家。

1795年,周士涟在嘉兴新丰镇连办平林、里仁、盐溪、尚文四义学。1806年周士涟举家至杭,不顾倾家荡产,不顾心力交瘁,经日击敲铜锣,沿街逐户筹款募捐,创设杭州宗文义塾。他的事迹感动了杭州老百姓,就连时任清太子太保的林则徐听说后也大为赞扬。

今年10月26日,这所最老的浙江中学将迎来210周岁生日。

大家猜猜她有多少岁(她210岁生日了童鞋们)(1)

余老先生今年76岁了,1991年,他在杭州第十中学任校长,任职5年。

十多年前,余先生退休,这么多年,他心里一直放不下的心事就是——找回70年前,宗文中学曾在雁荡山办学时的老校友。

余承根说,这段历史要追溯到抗日战争时期。

1937年7月7日,中日战争全面爆发,杭州面临沦陷危险,浙江省教育厅多次电令学校紧急疏散。

当时,宗文中学(即现在的杭州第十中学,下同)是省内两所最知名的私立中学之一,共有600多名学生在该校求学。

钟毓龙,清朝最后一科举人,时任当时的校长,考虑到师生安全,带着2、300名师生被迫南迁。余承根说,钟校长的第一站是建德,刚想在那里停下来办学,收到消息,日军逼进建德。接着,钟校长又带师生们转移到金华等地,还没安定下来,日军进逼的消息同样接踵而至。

大家猜猜她有多少岁(她210岁生日了童鞋们)(2)

“随行的一位老师跟雁荡山的百姓有联系,对方建议学校搬到雁荡山办学。当时,雁荡山没有学校,而且属于偏远山区比较安全,钟校长同意了。"

在日军飞机枪弹、土匪偷袭的危险中,师生们整整走了一个多月,出现了伤亡,也有人掉队。

大家猜猜她有多少岁(她210岁生日了童鞋们)(3)

大家猜猜她有多少岁(她210岁生日了童鞋们)(4)

1938年7月,宗文中学正式迁至雁荡山。同年9月,宗文中学租赁雁山旅社为校本部,以北斗洞道观、净名寺、灵岩寺为校分部,聘用教师,招收当地新生,设春秋六级。

“虽然来到陌生的环境,当时的宗文中学却受到了当地百姓们的欢迎,一些有钱的乡绅还慷慨解囊。"余承根说。战争年代,宗文中学在雁荡山的发展同样不是一帆风顺,日军飞机多次轰炸温州,山里的土匪也有袭击学校的企图。为了自保,学校在北斗洞前和净名寺外修建了碉堡自卫,师生们轮流站岗放哨。“现在的雁荡山宗文纪念亭,原址就是学校自卫建起的碉堡。"余承根说。

1939年时,宗文中学求学的学生开始增多,学生中有来自温州、温岭等地学子。由于校舍不够,学校又租雁荡旅社为校舍,扩大规模。那三年来,先后培养了600名学生。

因为四面八方的学子们都来求学,学校日趋兴旺,引起了当地土豪劣绅的觊觎。他们阴谋攫取学校领导权,采取了种种手段,如拒绝租借校舍,阻止当地人为学校工作,甚至切断粮食供应等等,形势愈来愈险恶。

1941年的春节前后,宗文中学离开了雁荡山,辗转回到了建德。但是,教育的火种却留在了雁荡山。

雁荡中学,也就此成立。

大家猜猜她有多少岁(她210岁生日了童鞋们)(5)

岁月如白驹过隙,今年是宗文中学的210周年校庆。

“九十年代的时候,大约还有五六十人左右,但到了现在,已经不清楚还有多少校友健在。打了不少电话过去,都联系不上了。"余承根说,宗文中学与雁荡山的联系始终长存,之前的几次校庆,雁荡学子一直参加。“我们目前找到的年纪最大的校友是96岁,在乐清,其余几个也都八九十岁了。"

大家猜猜她有多少岁(她210岁生日了童鞋们)(6)

余老先生说,9月下旬,杭州第十中学将派出一批师生代表,前往雁荡山开展寻根游学活动,寻找当年雁荡山办学的遗址,在宗文亭前缅怀学校的先贤。他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前去。

大家猜猜她有多少岁(她210岁生日了童鞋们)(7)

(一九三八年至一九四〇年,杭州宗文中学避寇南徙,于浙江温州雁荡山艰苦卓绝的办学业绩,浙江温州雁荡山管理局特在灵峰景区兴建“宗文纪念亭",并树碑撰记。杭州宗文中学1938年校友、浙南游击纵队司令周丕振亲提亭名。1993年6月11日,校友们参加“宗文纪念亭剪彩典礼"合影。)

还有一个月,就是学校210岁生日啦。

余承根老先生说,学校方要举办210年校长活动,而他也担当起寻找当年在雁荡山宗文中学求学的校友以及或者校友的后人的任务,他说,“学校都惦记着他们",希望大家可以一同相聚共忆那段往事。

亲爱的读者,你们家中有老人曾在宗文中学读过书吗?请跟我们留言。希望阔别半个多世纪的友谊在70多年后,能再续上!

记者 夏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