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区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证照联办率先落地)(1)

“在没有证照联办之前,我们要拿到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出版物零售分支机构备案,基本需要线下跑4次,而且要准备很多材料。但证照联办政策出来之后,我们在一天时间里就一次性拿到了营业执照和许可证。”7月19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北京经开区”)企业准入服务厅里,奈雪的茶华北公共事务部的高丽向北京商报记者展示领到的证件和执照。

证照联办、一照多址、一证多址、线上审批......北京在2021年底被国务院选为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后,推进了10个方面百余项改革举措。高丽一天内同时领到证件和执照,便是北京优化城市营商环境、便民利企的生动缩影。

证照联办一天搞定

办事时间长、要跑的部门多、审批时间久,一直是企业备受困扰的问题。但近年来,在各地持续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下,尤其是2021年11月25日,国务院选出首批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北京、上海、重庆、杭州、广州、深圳6个城市后,相关改革正在由点到面的展开。

证照联办便是改革的重点举措之一。北京经开区行政审批局局长庞雁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按照优化营商环境5.0和创新试点城市建设相关要求,北京经开区聚焦企业群众办事需求,今年推出了一系列极简化改革措施:推出全流程“证照联办”,实现“准入即准营”,在市场主体新办、变更、注销三个环节同步开展“证照联办”,实现营业执照和涉企经营许可证件一次申请、并联审批。

北京经开区还通过“证照联办” “一业一证”改革叠加,突破“证照联办”针对单事项单场景的限制,发挥“一业一证”综合许可改革的集成优势,两者叠加,建立起基于行业综合许可的“1 1”准入准营模式,全面释放两项改革“1 1>2”叠加效应。实现了“一张执照管准入、一张证件管准营”。

此外,北京经开区还有“一业一证”“一证多址”“承诺即可开工”“首席审批师”“小亦带您办”等多种简办措施。

除了证照联办,高丽还提到了线上勘场这一便利举措。“以往勘察营业环境都是线下进行,疫情期间比较特殊,我们可以通过线上视频勘场,流程也加快了很多。”高丽说道。

“秒批”实现“申请即开业”

为解决企业快速开店需求,北京经开区在连锁食品经营和医疗器械批发企业试点“一证多址”改革,探索开办直营门店、增加经营场所“秒批”模式,大幅缩短审批时限。

在食品经营连锁企业领域,首创“资格审核 秒批”开店新模式。经资格审查合格后,向企业发放《综合许可资格证》,企业在取得《综合许可资格证》后,即可拥有试点“克隆”开店或扩大经营场所“秒批”资格,可当场取得相应的经营许可证,实现“申请即开业”,大大节省了开业时间。按照传统办理方式,材料齐全的情况下至少需要5个工作日,按照“一证多址”方式办理,可当场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星巴克、便利蜂等食品连锁经营企业已获颁《综合许可资格证》,便利蜂已通过“秒批”方式开办直营门店。

对于医疗器械批发场景,坚持风险可控,把改革限定在“批发”环节,通过优化审批服务流程,满足企业“多址经营”需求。目前,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获颁载有多个经营场所的《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

“一照多址”解困连锁店主体办事难

在“证照联办”解决单个主体办事难的同时,如何进一步简化动辄拥有数百家连锁店主体的办事流程,也是优化营商环境需要考虑的问题。

“一照多址”由此诞生。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登记注册科(行政审批科)科长和琤告诉北京商报记者,2021年,朝阳区便完成了北京市首个“一市一照”地铁便利店的设立登记,并持续推广,颁发全市首张二维码版的“一照多址”营业执照,简化了注册流程和手续,进一步便利办事群众。

据和琤介绍,所谓“一照多址”,即拥有诸多分店的企业主体只用办一次证照,在相关证照上附上二维码,扫码便可查看该企业名下所有分店地址。企业增减地址信息不再需要频繁更换营业执照,通过扫描营业执照上的二维码即可展示“一照多址”信息,实现随时网上备案、信息自主公示。

目前,提供办理该业务的朝阳区政务服务中心共入驻部门49家,设置74个综合窗口,可办理事项1702个。

“优化大型连锁企业证照办理服务,主要是为了助力企业扩大经营规模。目前,北京已有420余家新设分支机构通过‘一照多址’方式办理相关营业执照。”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无论是证照联办,还是“一业一证”,都是北京优化城市营商环境、便民利企的生动缩影。

据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市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改革,坚持把开展创新试点作为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更好稳定市场预期、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全力推动各项试点改革落地见效,全力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为全力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北京坚持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不断创新改革落实机制。“一是强化督查落实,4月份以来,对16个重点领域改革任务落实情况持续开展专项督查,逐项查找问题,推动改革进一步深化完善。二是建立周报制度,每周上报改革进展情况,实时掌握任务进展,及时发现问题、组织整改完善。三是设立营商环境改革创新示范区,充分调动基层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东城、朝阳、海淀、北京经开区等4个区域集中推动各项改革任务率先落地,集聚改革合力、形成示范效应。”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解释道。

据透露,围绕持续提升市场主体准入、准营和退出便利度,北京正构建“一站开办、智慧变更、多元退出”的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实习记者 陆珊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