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简称“鄂”,省会武汉,与湖南省相对应,湖北省因位于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湖北连安徽,南邻江西、湖南,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为邻,北接河南。该省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在长达800多年的历史中,创造了楚文化。截至2018年底,湖北省下辖12个省辖市。其中,就黄陂区来说,人口超110万,隶属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建制始于北周大象元年(579年),拥有1400多年的历史,素有“无陂不成镇”之称!


湖北省镇人口排行(湖北省一个区人口超110万)(1)


首先,黄陂区,隶属湖北省武汉市。在地理位置上,黄陂区地处武汉市北部,湖北省东部偏北,地跨东经114°09′—114°37′,北纬30°40′—31°22′,总面积2256.7平方公里。黄陂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四季分明。黄陂区素有“无陂不成镇”之称,“无陂不成镇”首先典出《周易》,初为一条历法谜语,后演变为武汉市黄陂区的一种文化现象。从史志典籍记载看,则可追溯到500年前黄陂人打造中国四大名镇——汉口镇。就黄陂区的历史来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该地区属楚国的疆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县制下,今湖北省黄陂区一带属南郡这一建制。


湖北省镇人口排行(湖北省一个区人口超110万)(2)


西汉时期,该地区属江夏郡。今境东北部为西陵县地;西南部为安陆县地。东汉末年,刘表为荆州刺史,使黄祖于县东筑黄城镇(又名西城子,在今六指店区寨上湾)拒吴。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蜀吴三国鼎立,今武汉市黄陂区一带分属曹魏和东吴。西晋消灭东吴后,该地区属西陵县。晋惠帝永兴二年(305年),今境西南部遂属滠阳县。南朝宋时期,今黄陂区一带属郢州。西南部属江夏郡滠阳县,东北部属西阳郡西陵县。南朝梁时期,该地区属湘州梁宁郡;木兰县改称梁安县,属光州梁安郡。北周大象元年夏历十一月(579年12月),周伐陈,杞国公宇文亮拔黄城,设立黄陂县,隶司州安昌郡。


湖北省镇人口排行(湖北省一个区人口超110万)(3)


由此,就黄陂县这一建制,始于北周时期,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黄陂县属黄州。大业五年(609年)以后隶荆州、永安郡。今县北部仍属木兰县。唐朝这一历史阶段,黄陂县隶淮南道黄州、齐安郡。武德三年(620年)省木兰县设立堡城县。武德七年(624年)省堡城县入黄冈。五代梁、唐时属吴,后属南唐。北宋建立后,黄陂县隶淮南西路黄州、齐安郡。宋理宗端平二年(1235年),黄陂县为避元兵,寄治鄂州青山矶(今武汉市青山区附近)。元朝建立后,黄陂县隶湖广中书省黄州路,治所迁回今址。朱元璋建立明朝后,黄陂县隶属于湖广承宣布政使司黄州府。


湖北省镇人口排行(湖北省一个区人口超110万)(4)


最后,清朝取代明朝后,黄陂县属黄州府。雍正七年(1729年)改隶汉阳府。到了1913年,黄陂县隶鄂东道。1928年,黄陂县直属于湖北省。1983年11月,黄陂县划归武汉市管辖。1998年9月,撤销黄陂县,设立武汉市黄陂区。如今,黄陂区隶属于湖北省武汉市。截至2018年底,黄陂区总面积达2256.7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113万人,也即为湖北省人口较多的一个市辖区。黄陂区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有“无陂不成镇”的深厚文化积淀。对于黄陂区,你怎么看呢?欢迎留下你的观点,让我们一起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