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主要发展任务(蹄疾步稳势昂扬)(1)

2022年是南阳全面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开局之年,也是南阳发展进程中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

一年来,我市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视察南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紧紧围绕迎接和贯彻党的二十大这条主线,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锚定省委“两个确保”“十大战略”,紧扣“三区一中心一高地”战略定位,牢记嘱托、感恩奋进,高效闭环、突破争先,加快推进“一二三六十”工作布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密集施策稳大盘,多措并举蓄能势,高效统筹保安定,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进步,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现代化副中心城市建设全面起势、迈出重要步伐。

预计全年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3.5%左右,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省水平,保持全省第一方阵。

全力确保南水北调中线“三个安全”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标准,累计安全送水超530亿立方米,“一河一策一图”南阳实践经验被生态环境部推广

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预计全年粮食总产达160亿斤以上

项目建设迅猛突破

◆实施省市重点项目1035个,累计完成投资3844.3亿元

产业转型持续加快

◆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9%、7%;装备制造、绿色食品两大集群加速向千亿级迈进,生物医药、光电信息两大集群被列为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扎实做好移民后续帮扶工作

◆移民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万元、比2015年翻一番

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张仲景博物馆入选第二批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名单

◆成功举办第十届仲景论坛暨第五届中国艾产业发展大会,艾草年产值达110亿元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产业振兴

◆大力实施延链补链强链育链行动,食品产业总产值预计可达1300亿元,实现千亿级产业“零”的突破

◆全年实施改造项目512个,完成企业上云2663家

科技创新催生发展动能

◆全年培育科技型企业2000多家,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671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0家以上

◆建成国家、省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星创天地23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到60%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合同成交额达88亿元、居全省第3位

大抓招商增强发展后劲

◆今年以来新招引亿元以上项目1185个,投资总额7020亿元

加快提升中心城区能级

◆高标准打造白河生态经济带,加快推进中央商务区、中德产业园、仲景食品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做大做强城市经济

◆重抓重推总投资2900亿元的片区综合开发、新城区建设、快速通道建设等“十大城建工程”

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支持邓州、方城建设市域副中心城市,加快构建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融合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和文明、卫生城市创建,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档升级,2个县入选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国家卫生县城达到10个5个县创成省级文明城市

◆强化开发区的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功能,将全市20个开发区优化整合为16个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花、药、果、菌、茶、肉等优势特色产业,支持牧原集团、想念食品、赊店老酒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新创建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个、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8个

◆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通过省级调研评估,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名单

◆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达到3.7万家

统筹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空水铁公”一体推进,加快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南阳机场迁建项目正在进行选址,姜营机场改扩建规划已通过专家组评审

◆唐河航运一期工程加速推进,白河航运工程桥梁改建项目已开工

◆前11个月全市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完成投资132.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99.3%

◆我市成为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被评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全国第三批“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创建城市”

◆加快全光网南阳、大数据中心、城市驾驶舱、企业云、政务云、民生云等重点项目建设,实现乡镇以上区域5G网络全覆盖,成功创建全国“千兆城市”

“万人助万企”提升市场满意度

◆全市包联干部达到51630人,累计收集问题14780件,解决14774件,办结率99%

◆认真落实“企业家节”“企业服务日”“亲清政商日”等工作机制,召开企业家表彰大会,成立企业家学院,设立“企业生产安静日”,建立挂牌服务企业制度,持续完善企业服务中心、兴企网功能,连续举办6期企业家“畅聊早餐会”,企业获得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全市新入库“四上”企业567家、稳居全省第2位

◆新增市场主体27.4万户、存量达91.8万户,增量和存量均居全省第2位

“放管服效”改革优化政务服务

◆扎实推进“四减一造两提”,在全省率先探索推行“无差别全科受理”模式,推广应用“宛快办”APP,实现66项民生事项“秒批秒办”、397项民生事项“一证通办”、104个主题服务事项“一件事一次办”,打造政务服务“极简极优”品牌和“无证明城市”

重点领域改革激发动力活力

市直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任务基本完成

深化乡镇管理体制改革,采取“减县补乡”的方式,为乡镇增加编制6434名、补充人员1860名

统筹抓好开发区体制机制、向中心城区放权赋能、创新平台运行机制等改革,106项年度重点改革事项基本完成

制度型开放共享发展新机遇

◆加快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和零售进口试点城市建设,成功创建河南省唯一一家国家级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

◆打通与东盟往来合作通道,成功开行南阳至越南河内RCEP国际货运班列,常态化开行中欧班列,累计实现货值超7000万美元

认真践行“两山”理论

◆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深入实施“十大专项行动”,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截至目前,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61天、居全省第4位,超额完成省定任务

32个国省考断面达标率为100%、优良比例为10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全部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全力构筑生态安全屏障

◆颁布实施河南省首部生态文明建设地方性法规《南阳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

◆成功跻身“联合国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成为我国长江以北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

◆全面推行“林长制”,全年完成森林抚育70万亩、造林78万亩,面积居全省第一位,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持续巩固

全面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引导企业进行设备更新、技术改造、治理升级,完成中联水泥等14个节能降碳改造项目,新评定A级企业7家、B级企业19家

◆探索实施生态补偿机制,制定实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工作方案》,研究出台《南阳市水环境生态补偿暂行办法》,逐步打通“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

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全覆盖,新建市民文明学校236所、乡村文化合作社1316个,举办市民文明讲座6100余场

◆大力推进“书香南阳”建设,新建成投用“诸葛书屋”21个、纳入全国城市书房合作共享机制

◆开展惠民文化活动近7万场,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更加便捷的文化服务,公共文化服务指标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积极选树先进典型,2人入选2022年度“中国好人”,2人2个集体被命名为全省第六批岗位学雷锋标兵和示范点

◆持续讲好南阳故事,成功举办第五届中国农民电影节

着力推进文旅融合发展

◆全年实施文旅项目47个、完成投资52亿元,新签约文旅项目25个、计划投资175亿元

◆全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42亿元、接待人数8382万人次,分别增长38.6%13.7%

全力以赴办好民生实事

20项省市重点民生实事圆满完成

◆扎实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累计开展技能培训41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34万人、高技能人才11.6万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市一中新校区加快建设,中心城区20所完全学校已建成17所,高考成绩实现“十二连增”,一本上线人数、增长绝对值、增长率均居全省第1位

◆持续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高标准建成1个市级养老服务中心、14个县级养老服务中心、45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443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99个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全市182.5万老年人全部纳入智慧养老服务平台

全媒体记者 范志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