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瓷器底款特点是康熙早期官窑器物多半没有年款,民窑有年款。至康熙十六年浮梁县百令张齐仲下令:“禁镇户于瓷器上书写年号及圣贤字迹,以免破残。”所以,在这以前,民窑瓷器上书有年款。康熙中期和晚期,使用度“大清康熙年制”楷款数量较大,晚期使用少数篆款。款识有写款和刻款,多为青花料书写。排列专方式以二行和三行排列为主。外或围双圈,或单圈,或双方框,或无边饰。早期官窑款识书写有晚明风格,中后期字体清秀,其结体宽博的“宋椠体”最为著名,并为以后官窑款识提供了良好的范本。民窑以干支为主,如“大清丙午年制”、“丁未年制”等。款识书不如官窑精,但:一写仍较工整,甚至有些民窑款识可属与官窑款识媲美。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9款非常精美的康熙本朝瓷器!

一、康熙 茄皮紫釉暗刻团螭纹太白尊

轮廓饱满,线条优美圆润,造型小巧敦实,胎骨细薄坚致,釉质硬朗莹润,发色乌亮泛紫,匀净莹亮,静穆古雅。尊外壁暗刻团螭纹,纹饰与釉色浑然一体。底部施白釉,落《大清康熙年制》三行六字楷书款,款识清晰工整。

清康熙瓷器底足特点(文物图录之大清康熙年制底款详解)(1)

清康熙瓷器底足特点(文物图录之大清康熙年制底款详解)(2)

二、康熙青花西厢记人物故事纹大碗

碗敞口,弧腹,圈足。碗内心开光绘婴戏图,近口沿处饰一周锦地纹。外壁四处开光,分别描绘了西厢记中的月下佳期、堂前巧辩(拷红)、长亭送别、草桥惊梦四个片段,为《西厢记》最后四折。整器纹饰精美丰富,布局得当,人物神态描绘得惟妙惟肖,底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楷书款。

清康熙瓷器底足特点(文物图录之大清康熙年制底款详解)(3)

清康熙瓷器底足特点(文物图录之大清康熙年制底款详解)(4)

三、康熙 青花洞石花卉纹花口大盘

盘中心开光描绘洞石花卉纹,可见洞石嶙峋,花开茂盛,周围昆虫飞舞。盘沿边饰描绘一周缠枝花卉。整体纹饰雅致,绘工生动。外壁三处花卉纹,底部绘双圈,内有《大清康熙年制》款。

清康熙瓷器底足特点(文物图录之大清康熙年制底款详解)(5)

清康熙瓷器底足特点(文物图录之大清康熙年制底款详解)(6)

四、康熙 青花开光人物纹盘

盘中心开光,绘男女各一人,背后可见屏风,屋前有山石。边饰锦地开光,锦地图案各不相同,四处开光图案内描绘人物图,可见松下高士图,以及养莲种菊,悠然自得。外壁装饰四处杂宝纹。底有双圈《大清康熙年制》款。

清康熙瓷器底足特点(文物图录之大清康熙年制底款详解)(7)

清康熙瓷器底足特点(文物图录之大清康熙年制底款详解)(8)

五、康熙 青花开光花卉纹花口盘

此件盘尺寸较一般盘形更大。盘花口,弧腹,圈足。盘内中心开光绘花卉纹,纹饰满密。中心开光绘缠枝花卉纹,周围双层花瓣形开光内绘折枝小花。外壁开光绘花卉纹,纹饰与盘内相呼应,底部落双圈《大清康熙年制》款。

清康熙瓷器底足特点(文物图录之大清康熙年制底款详解)(9)

清康熙瓷器底足特点(文物图录之大清康熙年制底款详解)(10)

六、康熙 黄地绿彩暗刻云龙纹碗(官窑)

碗撇口,弧腹,圈足。内壁施白釉,外壁以黄釉为地,釉色明亮纯正,釉面细腻平滑。腹部以绿彩暗刻云龙纹,龙身刻画细致,龙鳞密而不乱。可见龙身姿矫健,五爪张开,火焰云点缀其间,神态威猛,颇具皇家威严之气。足底以青花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清康熙瓷器底足特点(文物图录之大清康熙年制底款详解)(11)

清康熙瓷器底足特点(文物图录之大清康熙年制底款详解)(12)

七、康熙 素三彩暗刻三多云龙纹盘(官窑)

盘敞口,弧腹,圈足,盘内外暗刻云龙纹,盘内壁绘三多图,可见佛手、石榴、桃子,寓意“多子连元”。绿叶紫枝,果实丰硕,坠压枝头。盘底绘双圈,落《大清康熙年制》款。

清康熙瓷器底足特点(文物图录之大清康熙年制底款详解)(13)

清康熙瓷器底足特点(文物图录之大清康熙年制底款详解)(14)

八、康熙 青花地反白填黄彩云龙纹碗(官窑)

碗敞口,弧腹,圈足。其所绘纹样、构图与康熙朝其他品种的龙纹碗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它以青花为地,黄色为彩描绘龙纹。内壁底心绘团龙纹,余处素面。白釉底。底有青花书双圈《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清康熙瓷器底足特点(文物图录之大清康熙年制底款详解)(15)

清康熙瓷器底足特点(文物图录之大清康熙年制底款详解)(16)

九、康熙 青花云鹤八卦纹大碗

碗敞口,深弧腹,圈足,底书《大清康熙年製》六字双行青花楷书款。内外壁以青花绘纹饰,碗内口沿下绘锦地开光花卉纹边饰。内底开光描绘团鹤纹。外壁自上而下为:云鹤纹、八卦纹、山石海水纹。图中仙鹤与祥云分隔独立,鹤形振翅而飞,形态生动。仙鹤自古代表长寿之动物,八卦与道教关系密切,纹饰寓追求仙道,寿山福海。

清康熙瓷器底足特点(文物图录之大清康熙年制底款详解)(17)

清康熙瓷器底足特点(文物图录之大清康熙年制底款详解)(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