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抗联名将刘雁来因作战勇猛,意志顽强,曾令侵占在现今饶河、虎林等地的日本鬼子闻风丧胆。但您可能不知道,他的妻子,一位裹着小脚的家庭妇女,也是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英雄。她曾孤身一人,两枪干掉了个曾是刘雁来磕头大哥的叛徒,并一个人将其拖走掩埋。后来在鬼子的大牢里,她被关押了四年,还在狱中生下了女儿,虽受尽了折磨,却未向鬼子低过头。那么这到底是怎样的一段传奇经历呢?

贤惠的妻子:一九三九年,作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七军第一师副师长的刘雁来同志。常年带领抗联队伍在现今黑龙江省的饶河、虎林、抚远、同江、富锦等县打游击,整年居无定所。他的妻子名字叫鲍雅卿,是一位贤惠的女人。那时鲍雅卿才年仅二十多岁,对于颠沛流离的生活,她没有丝毫抱怨,反而对于自己丈夫的壮举,表示了最大的支持。

抗联将领排名前十(抗联名将刘雁来妻子孤身一人果断两枪消灭叛徒)(1)

刘雁来同志解放后拍摄的照片,图片拍摄于作者收藏的资料

但生活还的进行下去,后来没办法,刘雁来把妻子安置在富锦县东南,靠近饶河边界不远一个叫东半截林子的地方。那里虽然居住的民户不多,但却是饶河通往同江、富锦的交通要道。尤其是每到冬季,饶河通往富锦的过客很多。

秘密联络点:刘雁来通过朋友帮忙,在那里盖了两间挂拉草的窝棚,让妻子在那里开了一个大烟馆。明面是以卖大烟的名义赚饭吃,但实际这里是我抗日联军的地下联络点,也是抗日联军的地下交通站。刘雁来平日与妻子总是聚少离多,但他每年打游击或秘密到同江、富锦一带搜集敌伪的情报时,也能回去几趟。

抗联将领排名前十(抗联名将刘雁来妻子孤身一人果断两枪消灭叛徒)(2)

大叶子沟位置

搬家:一九四〇年以后,日本鬼子统治的愈加严密了。抗联队伍不便在平原开阔地活动,就全部撤到饶河县的深山老林里去了,以便于隐蔽藏身,和便于迂回。因此,刘雁来的妻子鲍雅卿,也跟着撤到饶河县的大叶子沟。本文为头条澤石原创,请勿侵权。那里山高林密,众人帮忙,在一个山根下盖了一座马架子房,权且栖身,同时还继续做我抗日联军的秘密联络点。

抗联将领排名前十(抗联名将刘雁来妻子孤身一人果断两枪消灭叛徒)(3)

虎林东方红以北的抗联密营,图片拍摄于作者收藏的资料

鲍雅卿是位缠过足的小脚女人,走路很不方便。但她意志很顽强,除了为抗联队伍做些缝缝补补的后勤工作之外,还在房前屋后刨了有一亩地大小的园田。抗联队伍每当过往的时候,也都在此落脚吃饭,因此这个小小的家,也受到了广大抗联官兵的欢迎与喜爱。而对于鲍雅卿本人,大家也都非常尊重和敬佩她。

叛徒曾是刘雁来磕头大哥:当时在抗联部队中,有个管后勤的人员,名叫郑先海。他早年曾和刘雁来拜过把子,是磕头把弟兄。他比刘雁来大两岁,刘雁来称呼他为大哥。因为从前他曾做过买卖,所以人们都给了他起了个外号,叫"郑老客"。郑老客为人能说会道,脑子十分聪明。一九三六年,他在七里沁一带开小铺子,后来山林队"九龙"绑了他的票,并把他的货物抢了。他在被土匪捆绑的过程中,借夜间上便所小解的机会逃跑了。脱身后,郑老客径直跑到抗日部队,来找刘雁来,表示要一心跟着抗日队伍打鬼子,并报"九龙"的仇。

抗联将领排名前十(抗联名将刘雁来妻子孤身一人果断两枪消灭叛徒)(4)

李学福烈士画像,图片拍摄于作者收藏的资料

磕头大哥加入抗联:刘雁来看磕头大哥来了,而且当时看他态度很坚决,他的身世刘雁来还是了解的,因此刘雁来便向东北人民革命第四军第四团李学福团长作了推荐,把郑老客收下了。刘雁来后来向郑老客开导说:"报国家之仇打日本鬼子是真格的,'九龙'之仇不必去计较了。他们将来也都得被收编,一致对付日本强盗。"郑先海闻听刘雁来的话后,表示应承。后来他开始跟随部队,打过几次仗,还算勇敢。因为他通晓经商之道,后来队伍便派他发挥特长,专做后勒工作,比如到富锦去买火柴、咸盐、胶鞋以及其他物资等。

在一开始,郑老客通过各种社会关系、多种曲折的道路,为抗联队伍上确实买过不少东西。刘雁来妻子鲍雅卿居住的小山窝棚,就是他的转运站。每当从富锦买回物资,都放在刘雁来妻子那里,然后再往山里转坛。每当郑老客从富锦回来,也都住在那里。刘雁来妻子鲍雅卿,跟随刘雁来就叫他是磕头的大哥。

磕头大哥叛变:这是一九四一年夏天时,当时经常住在鲍雅卿那里的,还有抗联通讯员赵喜林和一位身有残疾的老人,名叫曲宝生,大家也都习惯了管他叫老曲头。他们在一起处得很亲密,就像一家人似的。后来通讯员赵喜林跟随队伍走了,老曲头上了大旗杆(饶、富、宝三县交界处)种地处密营去了,只剩下郑先海一个人,从富锦回来住在那里。

抗联将领排名前十(抗联名将刘雁来妻子孤身一人果断两枪消灭叛徒)(5)

李学福烈士纪念碑,图片拍摄于作者收藏的资料

有一次,老郑从富锦回来没有带回任何东西,他对刘雁来的妻子鲍雅卿说:"弟妹,我领你到富锦去吧,到那里要吃有吃,要住有住,擎等着享清福吧,干这个营生,终究是闹玄的买卖(危险事)哩。"鲍雅卿非常聪明,闻听这话便知道了一二,但她非常镇定,不露任何声色。笑着说道:"干革命还能怕吃苦吗?"郑先海再也没有往下讲什么。

第二天起来吃过早饭,郑先海又走了,定的是七天回来。恰巧郑先海走后第三天,刘雁来由队伍上回来了。鲍雅卿便对刘雁来说起了对老郑的怀疑态度,刘雁来猜测郑先海一定是有了缘故(猜到可能叛变),随之在窝棚里一直等了他五天,不见回来。

刘雁来秘密给妻子留枪:刘雁来因有任务在身,不能久留,第六天便要走了。临走的时候,刘雁来留下一支橹子,交给了妻子,并对妻子说:"老郑回来之后,万一有什么变故,你要果断处之,避免上了大当。"结果刘雁来走后第二天,郑先海就回来了。郑先海假惺惺的问鲍雅卿:"刘雁来回来没有?"鲍雅卿瞒哄他说:"没回来。"郑先海说:"没回来也好,就咱俩一块儿走吧,富锦街里,房子住处一切都安排好了,何苦躲在这里受罪。"随之问鲍雅卿:"你这里是否有枪?"鲍雅卿说:"我这里从来没有枪,你还不知道吗?"郑先海明知道刘雁来妻子那里是没有枪的,而刘雁来给妻子留下的一支手枪,老郑根本不知道。

抗联将领排名前十(抗联名将刘雁来妻子孤身一人果断两枪消灭叛徒)(6)

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的抗日志士,图片来自于网络

孤身一人两枪干掉叛徒:第二天早晨,郑先海到房东头厕所撒尿,鲍雅卿做饭,手提着浑水桶,借倒浑水的机会,果断的朝郑先海身后连开了两枪,这家伙当场倒地死亡。随之鲍雅卿一人,费了很大的劲,将郑先海拖到屋后树林子边上埋了。后来证实了,这家伙确实投靠了鬼子,当了汉奸,鲍雅卿的果断行事,为抗联部队包括她自己,避免了一场祸难。

刘雁来妻子深陷魔窟:到了一九四一年的秋天,日本鬼子又一次"讨伐"清沟开始了,鲍雅卿居住的山窝棚,不幸被敌人的"讨伐队"发现,鬼子直将她抓走了,监押在饶河县城一个水牢里(地下室),而这一关押,就是四年多的时间。本文为头条澤石原创,请勿侵权。敌人施尽各种酷刑,威逼她给丈夫刘雁来写信,劝刘雁来下山投降。坚强的鲍雅卿面对鬼子的刑具,瞪大眼睛一句话也不说,或者一问三不知。就这样,使得敌人也无可奈何。

脱离魔窟,母女平安:时间一点点到了东北光复日本无条件投降之后,饱受磨难的鲍雅卿才被营救出来获释。其实在鲍雅卿被捕的时候,她已经怀有身孕了。后来鲍雅卿在监狱里,生了一个女孩。赶到出狱时,孩子已经长到三岁了。在妻子鲍雅卿被捕之后,刘雁来心里一直惦记着她,更担心孩子不知是个什么情况,但没办法,为了抗日大局,刘雁来也只能咬牙硬挺着。按照刘雁来后来的话:“总算是老天照应,她们都顽强地活过来了。”一九四五年八月东北光复时,刘雁来由苏联回到了我国,并很快同他的妻子、女儿团聚了。

抗联将领排名前十(抗联名将刘雁来妻子孤身一人果断两枪消灭叛徒)(7)

抗日英雄群雕像,图片拍摄于侵华日军虎头要塞博物馆广场

后记:刘雁来同志出生于1902年,山东平阴人,早年曾在饶河县一带,拉起了一伙“绺子”,报号“北海”,1934年加入我党领导的抗日部队。历任连长、副团长等职。1939年任抗联七军一师副师长,同年抗联七军改编为东北抗联第二路军第二支队,刘雁来任副支队长,身经对日寇的数十次战斗,屡立战功,战绩辉煌,其本人及家人,都为抗日作出了巨大贡献。


东北光复后,刘雁来任富锦军分区司令员,一九四九年十一月,刘雁来调任松江省轮船公司任经理一职,一九五〇年任东北内河航务局副局长,一九五四年改任黑龙江省航运局副局长。刘雁来同志于一九六七年五月十四日因病逝世,享年六十六岁。本文依据一九五九年八月二十一日,位于哈尔滨市区省航运局对刘雁来同志的访谈记录,结合史料整理成文。

不忘历史,铭记先烈,感恩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