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西海岸气象局官网(封面评论青岛气象)(1)

□蒋璟璟

8月8日晚间,青岛气象局官方微博@青岛气象 发文指责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公室“青岛发布”发布不实“台风预警”,引发关注。8月9日,记者注意到,此条预警信息已删除,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致歉信。(新京报)

“青岛气象”怒怼“青岛发布”,双方同属官方大号,这场撕破脸面的公开指责,因而更显惊心动魄。

就事论事,首先应该承认的是,“气象信息”本身就有特殊性。根据我国法律,天气预报和气象灾害的预警只能由气象主管机构发布。有鉴于此,面对“青岛发布”刊载的“不实消息”,也难怪“青岛气象”会出离愤怒了。在后者看来,前者完全就是不懂规矩、乱说一通。当这整个“质疑”“开怼”的过程原汁原味地呈现在社交平台上,注定会变得看点十足——若在过去,处理此类“误会”,体制内跨部门打个电话就悄悄解决了,完全不会闹出如此轩然大波。

如果说“青岛发布”胡说八道有错在先,那么“青岛气象”公开炮轰的遣词造句,则颇给人以“用力过猛”之感。诸如“你们家有人管没人管”“别跟我说临时工”之类的说辞,个性十足、火力全开,尽管让围观者看得心潮澎湃,但实则大可不必。当然,这一切都是不难理解的。我们都知道,政务大号的小编也是有绩效考核的,姿态不刚硬、说话不火爆、不耍宝不卖萌、不互动不抽奖不玩标题党,怎么能涨粉拉高阅读转发量呢?

其实,不论是“青岛发布”了乱发台风预警,还是“青岛气象”亢奋回怼,其内在的驱动逻辑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账号运营者”想提升KPI,想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按理来说,“政务微博”“政务公号”主要职责还是“自有信息自发布”,但现实中某些“政府号”已然有“准媒体”之势,其发布信息之广泛、介入公共话题之深,很多时候都大大超越了最初设定。某些“政务号”将自我塑造成人格化的“网红IP”而大受欢迎,却也难免“权威塌陷”“言多必失”。

各地政府大号“××发布”,既然多名曰“发布”,那么还是得保持克制“有事说事”便好,少些“新闻生产”和“加工创造”的冲动,才能少一些失误。之于此,“青岛发布”发布不实台风预警的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