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一砖一瓦皆根基。”楼房盖得越高,地基就越深,要想走得更远,基础就要扎实,如果你连一些基础名词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又如何能看懂经书?如何能理解真意?

释迦牟尼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徳相。”如果你连如来是什么意思都不知道,你又如何能理解这句话,如何能知道释迦牟尼要表达什么?

就像我们学习英语和汉语一样,都要从拼音和单词开始学习,这是学习的基础,如果你想看懂一部经典,首先要知道一些基础的名词,再去阅读经书才更容易理解。

下面这10个基础名词解释,建议收藏起来多看几遍,熟记于心。

佛学基础知识100个(10个佛学基础名词解释)(1)

一、三毒。指一切痛苦的根源,毒害我们身心和心灵健康的三种毒药,这三种毒药分别是“贪、嗔和痴。”贪嗔痴是一切烦恼和痛苦的根源,只有去除掉贪嗔痴,才能远离烦恼和痛苦。

二、三学。如何去除贪嗔痴,既然烦恼能产生,自然也能断灭,断灭烦恼的学习方法,就是三学。三学指的是必须修持的三种基本学业,即戒、定、慧,又称三无漏学。

三、四大。我们经常听人说四大皆空,四大皆空到底是什么意思?这里的四大所指的是四种构成万事万物的基础元素,这四种元素分别是:“地大、水大、火大、风大。”这四大有点类似于我们古人常说的金木水火土五行元素。

佛学基础知识100个(10个佛学基础名词解释)(2)

四、四谛。四谛一般所指苦,集,灭,道。“谛”意思为真理,这四条真理也叫四真谛。苦为生老病死,集为召集苦的原因,灭为灭惑业而离生死之苦,道为完全解脱实现涅槃的正道。

五、五蕴。什么是五蕴?我们在经典上经常会见到五蕴这个词,也经常听人说五蕴皆空,五蕴意义是积聚或者和合,五蕴分别指的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在五蕴当中,只有色蕴是属物质性的事物现象,其余四蕴都属精神现象,五蕴跟四大有些类似,也是构成事物的五种基础属性,如果把四大理解为构成物质世界的四种属性,那么五蕴就是构成精神世界的五种基本属性。

佛学基础知识100个(10个佛学基础名词解释)(3)

六、六根。我们经常听人说要六根清净,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是六根,就无法做到六根清净。

六根是指六种感觉器官,或是认识能力,他们分别是眼、耳、鼻、舌、身、意。眼是视根,耳是听根,鼻是嗅根,舌是味根,身是触根,意是念虑之根。

我们之所以会有种种感受,就是因为我们有六根,依于六根,接于六尘,从而生出六识,我们也就有了各种奇怪的意识,也就有了鲜活的生命,这也是我们与一块石头的区别,石头因为没有六根,所以石头对外界无法感知,所以石头没有感情,而我们人类有各种情感,所以我们又叫有情众生。

佛学基础知识100个(10个佛学基础名词解释)(4)

七、三界。我们经常会在一些神话作品中听到三界一词,三界到底什么意思?其实道家也有三界,分别人界、地界、天界,也就是三种不同的空间。但我们所说的三界,并不是这个意思。

我们的三界指的是欲界、色界和无色界,此三界不并完全指的是空间,还有精神成面的所指,三界也是三种境界,也是三种空间,而我们人类就生活在欲界当中。

八、五戒。五戒、八戒、十戒其实都是指的戒律,五戒就是五种戒律,用来约束我们行为,五戒分别是:不杀,不偷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

佛学基础知识100个(10个佛学基础名词解释)(5)

为什么西游记里唐僧要给猪悟能取个八戒的名字,就是因为猪悟能身上的恶习太多,需要太多的戒律来约束他,所以唐僧才给猪悟能取名叫“八戒”,这是在五戒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三种戒律。

九、六度。六度指的是六种修习的方法,可以自度也可度他,这六种方法分别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

十、八正道。这个词是释迦牟尼告诉我们的八种方法和途径,是通向光明的八条正路,八正道分别是: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