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

来和创业歌手包剑的一首

《我来了,南疆》

刷爆和田的朋友圈

先看视频

新疆和田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

在新疆和田有一群这样的人

援疆干部

他们放弃了内地好的环境

来到和田

在和田各个行业中

奉献自己的青春

建设和支援咱美丽和田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几个小故事

都是真实而朴实的援疆干部

为他们点赞

从安徽来的“坡拉提”留在了和田

01

滚滚长江东逝水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为何东流江水又西回(1)

在和田市义诊的阮军忠询问患者病情。

“冬季的和田,沙尘暴已经不见了踪影。午饭过后,走在医院的小路上,没有车辆经过,是如此的安静。抬头,是湛蓝清澈的天空,闭上眼睛,让冬日的阳光直接洒在我的脸上,一种温暖让我忘记了我的存在,无法形容的感觉,真希望时间能静止在这一刻……”

复杂、矛盾、伤感、不舍。北京援疆医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副主任医师、地区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阮军忠在日记里这样描述为期一年的援疆工作接近尾声时的心情。一方面,终于盼到了回家的日子,可以回到家人身边团聚了;另一方面,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自己和援疆医疗队的同事们与地区人民医院的各族同事在工作和生活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默契,离别还是有很多不舍。

初到和田的情景恍如昨日还历历在目,转眼已是离别在即。回首一年的援疆路,阮军忠心潮起伏:我做了什么,留下了什么,又将带走什么?

2017年2月,阮军忠带着组织的重托和家人的牵挂,从北京市来到和田,在地区人民医院开展为期一年的援疆工作。担任地区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近1年来,除了做好行政工作之外,阮军忠向当地医生传授新理念、新技术,把医疗技术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当地医生,规范了地区人民医院胸科医生手术操作流程。还积极参与医院组织的下基层义诊活动。

阮军忠还在洛浦县布雅乡塔木艾格勒村与村民米尔喀伊力结成了“亲戚”。今年多次走访和慰问,给“亲戚”送去生活用品。

想到2018年就将结束援疆工作,阮军忠对和田有很多不舍,“一年援疆路,一生援疆情。援疆给了我不平凡的经历,我与和田有割舍不了的情结。即将回北京了,我要一如既往的做好本职工作,如果和田的医生在诊疗中需要帮助,可以随时给我打电话,我会尽力提供帮助。虽然我人离开了和田,但我会一直心系和田。”阮军忠说:“我在和田还有一个维吾尔族亲戚,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我与和田的亲戚虽然没有血缘,但有跨越民族的亲情,也有一份牵挂。今后我会一直和他保持联系,让我们的情谊能够长长久久。”

和田日报记者 王金晶

从此扎根和田,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3

滚滚长江东逝水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为何东流江水又西回(2)

“结亲周”活动中,王飞与亲戚家孩子合影留念。

“在援疆工作的日子里,与各族群众一起学习生活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已深深地爱上了和田这片热土,我的心已留在了这里,我与和田难以割舍的这份感情让我决定留在这里。”谈起留在和田的原因,安徽留疆干部、地区教育局思政科科长王飞很是动情。

王飞回忆说,他小的时候,有一次,在和田工作的舅舅回安徽探亲,讲了很多关于和田的风土人情。那时候,王飞只是把舅舅的话当做故事听。在舅舅的讲述中,他感觉和田很美,舅舅很喜欢那里。从此,舅舅讲述的和田故事深深地印在王飞的脑海里。随着年龄的增长,王飞渐渐理解舅舅对和田那片土地和人民的热爱。2015年,王飞主动申请报名参加援疆工作。

当他来到安徽对口援助的皮山县,得到了当地领导和教育部门的大力欢迎和支持,尽所能为他提供生活保障和办公条件。“气候比安徽干燥,脸上手上起皮皴裂,我能克服,毕竟援疆期只有一年。”王飞说。

工作一段时间后,王飞发现,人才是制约和田发展的主要因素。和田教育事业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办学条件越来越好,但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年轻教师常常“孔雀东南飞”,教师紧缺。这种情况让王飞内心受到很大触动,“我暗暗下决心,有机会一定要留在和田,为和田的教育事业做贡献。”王飞说。

援疆期满回到安徽以后,王飞四处打听留疆需要办理的程序。2017年2月,他从朋友口中得知,留疆干部可以到组织部报名,他迫不及待去报了名。“当我把报名留疆的消息告诉亲朋好友和所在单位的领导时,领导坚决不同意我离开单位,父母更是不支持我留疆。唯一支持我的就是妻子,妻子鼓励我,让我尽最大努力支援和田的教育。”王飞说。

2017年3月,王飞回到了和田,被分配到教育局思政科工作。王飞说:“现在每天我都过得很充实,工作很忙碌。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和田的教育事业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和田日报记者 石莹莹

助力孩子实现梦想

4

滚滚长江东逝水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为何东流江水又西回(3)

天津援疆教师赵术伦在给学生阿卜来提·阿布都艾则孜辅导功课。

“您给我们上的第一堂物理课,真让我感到惊喜!您是我遇到最幽默的老师。接下来的物理课,就像给我开启了一扇神奇世界的大门……”2017年12月30日,地区第二高级中学高三(9)班的阿卜来提·阿布都艾则孜在给物理老师赵术伦赠送的新年贺卡上写道。

赵术伦是一名来自天津的援疆教师,2017年8月到和田后,担任地区二中2个班级的物理老师。半年的时间,赵术伦与学生之间建立起深厚的师生情谊。每天晚自习,都能看见赵术伦老师在教室辅导学生的身影。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遇到不懂的问题,赵老师都耐心地辅导,直到学生完全弄懂了之后才离开教室。平时,赵术伦很注重了解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情况,对家庭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帮助。有个名叫阿卜来提的学生患有胃病,不喜欢吃学校餐厅的饭菜,赵术伦老师就与阿卜来提结为亲戚,经常把阿卜来提叫到宿舍开小灶。赵术伦说:“我要像对待自己的弟弟一样对待阿卜来提,帮他顺利完成学业,助他实现梦想——将来当一名教师。”

刚到地区二中工作时,为了使学生尽快适应、接受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赵术伦经常与学生沟通,将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讨论分析,研究制定解决方案。

“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课下谈心,了解学生思想,学生学习的目标性不强,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学习成绩也相对较差。”赵术伦说,“针对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我经过再三思考后,决心把天津市的先进教学经验、新课程理念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充分解决好课堂教学这个中心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处理好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尽最大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赵术伦讲课非常用心,富有新意的教学方法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对物理课的浓厚兴趣,半年多来,他所带的班物理平均成绩提高了近10分。

赵术伦说:“援疆是我们无悔的选择,虽然对家乡有着许多牵挂,但和田是我的第二故乡。下一年我将和其他高三年级的老师一起努力,助力这些孩子实现他们的梦想。”

和田日报记者 鲁玉珍

和田日报全媒体中心综合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