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与几何课例研讨 —圆柱的体积

六年级下圆柱的体积例6教学(洛龙二实小几何与图形课例研讨圆柱的体积)(1)

最美三月,春意盎然,百花齐放,正是我们拔节成长的好时节。洛龙二实小全体数学家人,开始新学期的教学探讨。二实小的数学家人相信,春天的每一分耕耘都会被岁月铭记,待到金秋时节定会满载而归,为此,每个人都在奋斗,今天出场的是六年级数学组,他们为我们展现的是《圆柱体的体积》。

宝剑锋从磨砺出!

精彩展示

六年级下圆柱的体积例6教学(洛龙二实小几何与图形课例研讨圆柱的体积)(2)

帅气!乔明飞老师!酷!哇,六年级厉害!

六年级下圆柱的体积例6教学(洛龙二实小几何与图形课例研讨圆柱的体积)(3)

世琦说教材

六年级下圆柱的体积例6教学(洛龙二实小几何与图形课例研讨圆柱的体积)(4)

六年级下圆柱的体积例6教学(洛龙二实小几何与图形课例研讨圆柱的体积)(5)

王世琦老师说教材↑

六年级下圆柱的体积例6教学(洛龙二实小几何与图形课例研讨圆柱的体积)(6)

六年级下圆柱的体积例6教学(洛龙二实小几何与图形课例研讨圆柱的体积)(7)

六年级下圆柱的体积例6教学(洛龙二实小几何与图形课例研讨圆柱的体积)(8)

六年级下圆柱的体积例6教学(洛龙二实小几何与图形课例研讨圆柱的体积)(9)

六年级下圆柱的体积例6教学(洛龙二实小几何与图形课例研讨圆柱的体积)(10)

刘宁宁老师的课堂瞬间↑

六年级下圆柱的体积例6教学(洛龙二实小几何与图形课例研讨圆柱的体积)(11)

六年级下圆柱的体积例6教学(洛龙二实小几何与图形课例研讨圆柱的体积)(12)

六年级下圆柱的体积例6教学(洛龙二实小几何与图形课例研讨圆柱的体积)(13)

陈晓峰老师的微型课↑

晓瑞说课

六年级下圆柱的体积例6教学(洛龙二实小几何与图形课例研讨圆柱的体积)(14)

六年级下圆柱的体积例6教学(洛龙二实小几何与图形课例研讨圆柱的体积)(15)

说课环节

六年级下圆柱的体积例6教学(洛龙二实小几何与图形课例研讨圆柱的体积)(16)

各抒己见

六年级下圆柱的体积例6教学(洛龙二实小几何与图形课例研讨圆柱的体积)(17)

六年级下圆柱的体积例6教学(洛龙二实小几何与图形课例研讨圆柱的体积)(18)

六年级下圆柱的体积例6教学(洛龙二实小几何与图形课例研讨圆柱的体积)(19)

六年级下圆柱的体积例6教学(洛龙二实小几何与图形课例研讨圆柱的体积)(20)

六年级下圆柱的体积例6教学(洛龙二实小几何与图形课例研讨圆柱的体积)(21)

六年级下圆柱的体积例6教学(洛龙二实小几何与图形课例研讨圆柱的体积)(22)

六年级下圆柱的体积例6教学(洛龙二实小几何与图形课例研讨圆柱的体积)(23)

最美瞬间

六年级下圆柱的体积例6教学(洛龙二实小几何与图形课例研讨圆柱的体积)(24)

六年级下圆柱的体积例6教学(洛龙二实小几何与图形课例研讨圆柱的体积)(25)

六年级下圆柱的体积例6教学(洛龙二实小几何与图形课例研讨圆柱的体积)(26)

六年级下圆柱的体积例6教学(洛龙二实小几何与图形课例研讨圆柱的体积)(27)

六年级下圆柱的体积例6教学(洛龙二实小几何与图形课例研讨圆柱的体积)(28)

六年级下圆柱的体积例6教学(洛龙二实小几何与图形课例研讨圆柱的体积)(29)

六年级下圆柱的体积例6教学(洛龙二实小几何与图形课例研讨圆柱的体积)(30)

六年级下圆柱的体积例6教学(洛龙二实小几何与图形课例研讨圆柱的体积)(31)

六年级下圆柱的体积例6教学(洛龙二实小几何与图形课例研讨圆柱的体积)(32)

六年级下圆柱的体积例6教学(洛龙二实小几何与图形课例研讨圆柱的体积)(33)

有思有想,学有所获

结合学生经验,渗透数学思想今天听完六年级老师们的磨课展示后受益良多,很多地方值得自己内化吸收运用。本节课以《曹冲称象》作为精彩两分钟并引出课题,不仅很有趣味性,也很好体现了“等体积变形”这种数学思想,为后面教学的进行做好了铺垫。整节课由之前学习过的长方体体积和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引导学生猜想圆柱的体积是否也是“底面积×高”呢?进而通过动画演示和学生们自己动手操作来验证猜想是否正确。结合之前圆的面积推导过程,学生们探索到圆柱体可转化为长方体,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很巧妙的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并且注重鼓励学生自己探索问题的答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学生的参与度很高,而且学生发言积极、思路清晰。本次六年级组的展示非常棒!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数学离不开观察,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很可能就蕴含着数学知识。作为低年级数学老师,更要帮助学生养成数学思维,为孩子们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一年级组 郭入梦)

听时思,思后行一下午的教研活动收获颇多。从教材分析到说课,都让我们感受到每一个环节在教学中存在的意义和重要性。刘宁老师首先带着学生回想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对之后的猜想如何计算圆柱的体积进行了有效铺垫。紧接着回忆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后再接着探究圆柱的体积。老师指导学生回顾知识之间的联系,过渡自然又流畅,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学生在大胆猜想后,结合多媒体动态展示让学生感受“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体”。适时地对学生渗透了极限思想。刘宁老师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拼成的长方体是圆柱的哪一部分,从而逐步推理出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在学生动手操作时,老师准备的教具帮助学生把实物圆柱模型进行分解,再组合成一个已经学过的长方体进行推导。两种教学方法的结合,使学生对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学习的更加透彻。为了让学生能更熟练地掌握计算圆柱的体积,可以看出刘宁老师在练习题的设计上的用心。课后的练习层层递进,学生学以致用,达到了巩固提高的效果。课堂上,刘宁老师的课件、板书、教具的创新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整节课锻炼了学生的口、手、脑,让学生在极具趣味性的过程中学会了知识,发展了数学思维。这些成功的优点值得我们在之后的工作中学习和运用。(二年级组 祁孟孟)

六年级下圆柱的体积例6教学(洛龙二实小几何与图形课例研讨圆柱的体积)(34)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今天下午聆听了六年级数学组的磨课展示《圆柱的体积》。从说教材、展示课、微型课、说课,都给我带来了一次视听享受,思维碰撞。让常年从事低段教学的我受益匪浅。导入“曹冲称象”引出等体积变形,让学生学会用转化的思想来解决本节课的问题。教学设计环环相扣,从长方体,正方体到圆柱,从圆形到圆柱,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到新知识的获取都水到渠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不正是我们数学老师最该教给孩子们的吗?习题设置有层次,有变形,让学生体验了圆柱体积公式的变形,应用。这是一节扎扎实实的展示课。反思自己的低年级教学,数学思想渗透不够。我应该在自己的教学中多思考、多探究、多挖掘,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多体验、多思考、多探索,体会转化思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希望我的学生能够体会这种探究学习的乐趣。(三年级组 周海燕)

六年级下圆柱的体积例6教学(洛龙二实小几何与图形课例研讨圆柱的体积)(35)

学有所思思有所得春日暖阳,相聚六年级的课堂,一节圆柱的体积,我用心的听着、记着,思考着和琢磨着。整节课让我从中学习到的不仅仅是课堂上知识的迁徙,更是学生人生中遇到困难的转化,开头的精彩两分钟直白的引入转化,贯穿整个课堂,利用圆的面积转化培养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使学生充分体会,圆柱体积公式推导过程的合理性,并不断丰富对图形转化方法的感受。其次,猜测推理圆柱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经过学生同桌合作动手拼摆,自行研究发现圆柱的底面积、高与拼成的近似长方体的底面积、高之间的关系,从而根据体积关系推导出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尤其是在练习中,为了培养学生解题的灵活性,不仅仅利用公式去乏味的计算,用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另外两个数量关系,避免了死记公式的学习方法,拓展知识,发散思维。一下午的学习是短暂的,但留给自己的将是今后课堂上点点滴滴吸收和消化,很是值得学习和借鉴,受益匪浅!(四年级数学组)

六年级下圆柱的体积例6教学(洛龙二实小几何与图形课例研讨圆柱的体积)(36)

深挖教材,精细引导,针对练习今天下午听了六年级数学组展示的图形与几何中《圆柱的体积》一节课。六年级通过四个环节展示这节课,先是教材分析,然后是展示课,微型课,最后是说课。通过对教材的深度挖掘,比较四种不同版本教材的知识呈现方式,和探索方法,找出最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接受的方法。然后依据对教材的把握,再精细地设置问题。问题设置的有层次且细致,让学生一步步地深入思考,通过转化的思想真正理解圆柱体积的公式,在此基础上,有针对地练习,进一步引导学生对圆柱体积公式的深层理解和应用。从而让学生学得简单,学得灵活,学得牢固。我在平时讲课 中,正是缺少了这种对教材的深度挖掘,在问题的设置上也不够精细,才让学生学的过程中理解不透彻。以后要学会深入备课,问题设置要精细,练习要有针对,有目的,让课堂出现一种层次美。(五年级数学组 张绍渊)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愿我们的每一次教研,都是一次学习,自己的每一次反思,都是一次唤醒。相信二实小的明天,教学将真正成为一道风景,教研会自觉保持一种常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