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出于1992年的《新白娘子传奇》是大家公认的经典作品,该剧无论是演员,服装造型,还是法术特效,都让当年的我们看得如痴如醉。除了以上这些因素之外,该剧的音乐也是一大看点,无论是片头曲《千年等一回》,还是片尾曲《渡情》,抑或是插曲《雨伞是媒红》《前世今生》《天也不懂情》,都曾在当年传唱一时,甚至直到今天,很多人一听到这些熟悉的旋律,都会不由自主地跟着哼唱起来,其经典程度可见一斑。

《新白娘子传奇》的曲子之所以经典,除了朗朗上口的旋律之外,其歌词的艺术性、思想性、唯美性同样加分不少。接下来,我们就通过其中的一个唱段,来看看该剧的歌词好到何种程度?

传唱古诗开场白(一个唱段融入这么多古诗词)(1)

很多观众应该对白素贞在第一集向观音大士求点迷津时的场景记忆犹新,而观音大士的一句“须往西湖高处寻”,也就此拉开了白素贞下山报恩的序幕。在这段情节中,观音以吟唱的方式为白素贞指出了报恩方向,我们来看下这段歌词是怎么样的?

“三月三日是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有缘千里来相会,须往西湖高处寻”。

就是这短短的四句歌词,就已经包含了两首经典古诗。其中的“清明时节雨纷纷”,出自唐代杜牧的《清明》;而后面的“有缘千里来相会”,则出自宋代无名氏的《张协状元》等十四出,其后面一句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无缘对面不相逢”。

传唱古诗开场白(一个唱段融入这么多古诗词)(2)

而在第二集许仙和姐姐、姐夫上坟的情节中,这个曲调也同样响起过,其中的歌词是这样的:“三月里来是清明,家家户户去上坟,有的坟上飘白纸,有的坟上冷清清。慎终追远来祭祀,焚香顶礼是儿孙,一年一度行孝道,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看似简单的八句歌词,其实也暗含玄机。歌曲的前四句,出自江苏民歌《孟姜女十二月花名》,其原词是这样的:“三月里来是清明,家家户户去上坟,别人家坟上飘白纸,孟家坟上冷清清。”大家看,是不是除了极个别的字有改动之外,歌词与这首江苏民歌几乎没什么区别?

而后面的四句唱词同样大有来头,其中的“慎终追远”出自大名鼎鼎的《论语·学而》,原句是“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焚香顶礼”则出自元代戏曲《望江亭》,原句是“人生在世长安乐了那,焚香顶礼则个谢皇天呵”;至于最后的一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它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原句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就是短短的这八句歌词,却糅合了四首古代经典诗词,且很好地表达了人们对故人的思念之情,我们不得不说,填词人的功底是真的厉害。

传唱古诗开场白(一个唱段融入这么多古诗词)(3)

传唱古诗开场白(一个唱段融入这么多古诗词)(4)

除此之外,在许仙和白素贞西湖告别时,以及许仙发配苏州初见小师妹吴玉莲时,这个唱段也曾出现过。

而在见到吴玉莲时的唱段有这么一句:“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句则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其原句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和唱段仅有一字之变。

传唱古诗开场白(一个唱段融入这么多古诗词)(5)

这个唱段大都集中在剧集的前三集出现,后面就出现得很少了。在我的印象中,也就在水漫金山、断桥重逢之后出现过一次。当时,白素贞和许仙寄居在姐姐家,白素贞自知在劫难逃,在许仙铺床时,把心里的想法以内心独白的方式唱了出来。

其歌词是这样的:“看他孩子一模样,不由得我心更伤。万般都是命中定,半点不由人心想。”

歌词的后两句,出自明代冯梦龙的《警世通言》,其原句为“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传唱古诗开场白(一个唱段融入这么多古诗词)(6)

虽然这些唱段都是同一个曲调,但填上不同的词之后,意境却完全不同。歌词经观音唱出来后是暗含玄机,上坟时的唱段则体现了对故人的思念之情,见到吴玉莲时的唱段表现的是柳暗花明,而白素贞在断桥重逢之后的唱段,则唱出了她内心的哀伤之情。

看到这一个简简单单的唱段都融合了这么多首经典古诗词,且表现出不同的意境,大家是不是也被《新白》填词人的文学功底给深深折服了呢?

传唱古诗开场白(一个唱段融入这么多古诗词)(7)

大家对这篇文章有什么看法?欢迎您评论留言。

本文由“红酒中的蔷薇花”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图片来源:豆瓣、网络、视频截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