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五龙潭风景区(新乡恋心相连云南这片龙潭宝地)(1)

对口帮扶让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芒蚌”傣语译为有龙潭的宝地,位于耿马自治县城乡结合部东侧,寨子依山而建,绿树环绕,有着清幽宜人的田园景致。面积11.46平方公里,隶属耿马镇,辖6个社区村民自然村,其中芒蚌自然村是一个傣族聚居、傣文化浓厚的自然村,共有127户617人,主导产业以种植水稻、养殖肉牛、从事餐饮业为主,地处交通要道,是县城入城口必经之地。耿马自治县由沪滇协作共建的绿色食品工业园区就坐落于芒蚌辖区内,是项目实施核心区域。

凝聚力量 协作发展

芒蚌以东西部协作沪滇扶持项目为引资,带动整合部门资源,撬动社会资本,坚持改造提升培育集体经济和农户收入增长点,实施芒蚌社区傣族传统村落融合体建设项目1064万元(其中共投入芒蚌自然村394万元),同时整合实施了130万元的携手兴乡村项目。突出党建引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凸显傣族乡土田园特色,在党群同心努力下,以“一环、一园、五片区”为主线,其中“一环”为“绿美富民环”、“一园”为“傣家文化园”,“五片区”即“生态宜居区、森林康养区、果园采摘区、稻田观光区、甘蔗产业区”,多重要素共同构成“五美”村庄,不断融入多元核心主体共建文明新乡村,全民参与共治和谐新家园,从而共享富足美好幸福新生活。

信阳五龙潭风景区(新乡恋心相连云南这片龙潭宝地)(2)

"五美"村庄——自然生态美

芒蚌森林公园(恋人山)占地面积300亩,森林覆盖率90%,是县城周边最大的“城中花园”。在创建“绿美乡村”过程中,耿马镇始终秉持因地制宜、依势而建的工作理念,通过“两网融合”充分发挥好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作用,将党小组划为12个四级网格,五级网格设党员中心户联系10到25户农户,形成“以党组织为核心、以党员中心户为纽带、以网格为单位、全体村民共同参与”的新型村民自治管理格局。

利用“一张网”,召开绿美工作座谈会、现场会20余次,对村庄发展进行规划设计,就建设问题进行讨论研究,本着“多花心思少花钱”的原则,在一家、一花、一木、一潭上下功夫,鼓励农户在房前屋后,发展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小果园、小花园、小菜园,推动形成“弯腰可摘菜、伸手可采果,绿树成荫,瓜果飘香”的“绿美乡村”。

"五美"村庄——宜居环境美

芒蚌村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投入394万元沪滇资金建设芒蚌傣家传统文化展示园,将脏乱差的古龙潭建成高原特色生态养殖区2000㎡、民族文化休闲体验广场1700㎡、傣族饮食文化体验区450㎡、傣族文化廊亭2座、民族体育竞技场1200㎡和农耕文化观光体验园2000㎡等。同时,对127户民宅拆墙透绿、提升风貌,对自然村居住区开展污水治理、水塘清淤、道路硬化、庭院绿化、垃圾清理、厕所改造等。累计参与群众5000余人次,铺设污水管网1000余米,水塘清淤1万立方米,完成了15公里的引水工程;整合沪滇项目,投入73万元用于傣元素风貌提升,投入137万元建设雨污及消防管道4760米、检查井200个,投入120万元铺设彩色沥青道路9200㎡;同时,村民捐款资金达76万元,其中个人最高捐款达1.3万元,逐步打造成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农事体验于一体的“农旅融合”特色傣寨。

信阳五龙潭风景区(新乡恋心相连云南这片龙潭宝地)(3)

"五美"村庄——绿色产业美

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在“耿马传统傣味小吃的主力军,耿马生态肉牛养殖的排头兵,耿马民族服装缝制潮流的风向标”等优势定位上下功夫,由村民理事会组织,打好“绿色发展”品牌,村民自主盖建傣家小竹楼、休闲凉亭、小茅屋、舞台等,制定“对外出租 对内扶持”经营模式,融合一、三产业,深挖具有傣族特色的农家餐饮、民宿。

沪滇资金投入315万元建设民宿1050㎡,开发吃农家饭、观农家景、享农家乐等系列体验,让游客感受“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乡村生活,现村民从事经营餐饮业18户,占14%;从事养殖业80户,占63%;售卖肉牛和肉猪12户,占10%;从事民族服装缝制5户,占4%;其他行业12户。仅在森林康养区经营的村民,平均每月每户收入达3.2万元。

"五美"村庄——乡风文明美

探索乡村治理“微服务”,整合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覆盖6个驻社区单位、120余名党员,搭建起共建共治共享平台,组建党员、青年、巾帼等志愿者服务队,在疫情防控、村庄建设、绿美行动中发挥积极作用。完善好村规民约、村务公开、三资管理等规章制度,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树立文明乡风,推进移风易俗。开设道德讲堂,引导群众积德行善,倡导真善美价值观,并运用榜样的力量,引领社会风尚,开展“最美家庭”“绿色家庭”“美丽家园”等评比创建活动,凝聚各方力量,弘扬传统美德,有力提升基层治理“融合力”,让绿美乡村绽放“文明之花”。

信阳五龙潭风景区(新乡恋心相连云南这片龙潭宝地)(4)

"五美"村庄——生活幸福美

芒蚌建立1个党群服务中心,推行党员“包村联户”制度,优化“一网统管”功能,以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为目标,通过走到位、听到位、帮到位、解到位“四个到位”,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搭起村民通往幸福的“连心桥”。打造“绿美乡村”,促进农户增收,培育壮大集体经济,发展餐饮、蔬果、水稻、肉牛等绿色产业,擘画出一幅粮仓满、花果丰、百姓富、生态美的瑰丽画卷,把带动农民精神富足、文化富有、生活富裕作为检验幸福美好生活的重要标准。

芒蚌自然村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绿为重、以美为形、以净为底、以文为魂,依托自然、文化、产业等优势,借助沪滇协作的东风,着力打造生态宜居、富庶舒适、乡风文明的新时代文明新乡村、和谐新家园,让新乡村建设“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信阳五龙潭风景区(新乡恋心相连云南这片龙潭宝地)(5)

《“新乡恋 心相连——来自对口帮扶一线的故事”》(2)

编者按: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为更好地宣传上海市深入推进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文汇报社联合主办的“新乡恋 心相连——来自对口帮扶一线的故事”主题报道活动正式启动。该活动通过征集对口帮扶地区脱贫群众的笑脸照片,讲述幸福背后的奋斗故事,宣传展示本市助力对口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所取得的成就。即日起,相关内容将在“文汇”App集中刊发,以飨读者。

编辑:赵征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