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基层治理这三对矛盾,该如何破解?

半月谈记者 孙文豪

山东省胶州市地处黄海之滨、胶州湾畔,常住人口超100万,是中国县域发展的“优等生”。与此同时,其基层治理却一度面临“多与少”“快与慢”“粗与细”三对矛盾。

三对矛盾分解来看,是治理需求多元与基层资源匹配不足、摩擦冲突快速发酵与原有应急响应滞后、人民群众对服务精细化要求与原有治理方式粗放之间的矛盾。面对问题,胶州市以夯实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为根本出发点,推动组织、队伍、资源、制度聚集到末梢单元,努力打造出中小城市、县域范围内的基层治理新样本。

指挥准,底板稳

今年6月,胶州市普降暴雨,降雨量达到30年历史极值。在胶西街道,3万亩良田一时间变成泥沼,闻名远近的胶西土豆因泡水“告急”,百万吨土豆面临滞销风险。

了解情况后,与街道结对的市发改局、市综合执法局启动“战时”状态,通过各类资源打通销售渠道,150余名机关干部迅速下沉一线,协助农户抢收土豆,一周时间内销售完近30万元的土豆,最大程度减少了农户损失。

在这一过程中,胶州上下贯通的“指挥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推进中心是“指挥中枢”,五级党组织链条贯通“动力主轴”,10余项制度文件汇编成基层治理“作战手册”,全市36个市直单位与12个镇街结成对子……上下联动之间指挥更为精准。

同时,胶州市向社会统一招聘400余名网格专职工作者,选任网格党支部书记,党组织成为社区内部关系的连接点,将综治、城管、应急等多种职能有机融入网格中,以“底板稳”托起“指挥准”。

大平台,小切口

基层群众“有事找不到人”、上级组织“有事发现不了”,是长期困扰基层的两道难题。破解这一难题,需要搭建上下畅达、覆盖面广、对冲突问题响应及时的新型服务载体。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典范城市过程中,胶州中云街道居民连淑红发现有废旧车辆长期占据街道车位,存在消防安全隐患。她通过“胶州先锋”平台“我要报事”栏目反映问题。“以前有事不知道找谁。”连淑红说,现在只要在平台上一点,当晚就有人主动联系,一些问题隔天就解决了。

据了解,自2022年4月上线以来,“胶州先锋”智慧平台全市关注人数超过45万,共受理诉求29187件,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均超过90%。

同时,胶州将12个镇街平台系统与市级行政部门系统打通,基层群众“有事找不到人”、上级组织“有事发现不了”的问题得到缓解,基层治理的数字底座得到夯实。

想前头,进心头

一个话筒、一张海报、几十张折叠板凳……每月月初,不设门槛、不设权限的“广场夜话”活动吸引不少居民参与。基层干部、物业公司工作人员和居民们围坐在社区广场,既增进了解,也解决实际问题。

“广场夜话”是胶州破解基层治理“粗与细”矛盾的重要抓手。此外,胶州还广泛落实政商协同、志愿参与等机制,基层干部从行政末梢转变为社会动员的起点,把办法想在前头,把暖意送进群众心头。

关于基层治理的问题(半月谈县域基层治理这三对矛盾)(1)

广场夜话

群众的满意度是一面镜子。只有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治理始终、把工作力量凝聚治理一线、把为民情怀践行治理全程、把创新改革融入治理全局,才能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不断推高基层治理水平。

“基层治理水平展现的是地方执政能力的核心竞争力。”青岛市委常委、胶州市委书记张新竹认为,要不断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按照党建为魂、人民为本、政商协同、平台运作总体思路,在胶州推动形成自我服务、自我运转、自我更新、自我进化、富有生命力的基层治理生态。

(刊于《半月谈》2022年第2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