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夸张地说,几乎每个人都会「腰酸肩痛」,除了疾病原因,缺乏运动、错误的体态、姿势也是引发疼痛的重要原因之一。
提到不良体态,你可能会以为是颈椎、腰背或腿的问题,却忽略了一个关键部位——脚趾。
《生命时报》采访专家,详解「脚趾」引发腰酸肩痛的原因,并教你站立、走路时正确“摆放”双脚。
受访专家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 何继业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生物化学教研室主任 曹建民
腰酸肩痛根源可能在脚站立时很少有人关注自己的脚趾是否接触地面。事实上,很多人都是在用脚掌和脚跟支撑着身体,这种脚趾不着地的情况叫做“浮趾”。
浮趾从儿童到成年人都会出现,它不像拇外翻,一眼就能看出异常,所以一般人很难发现,知道这个症状和概念的人也很少,更别说预防和矫正了。
如果脚趾悬浮,整个身体难以掌握平衡,会引发体态异常,如O型腿等;关节和肌肉也有负担,造成血液循环不畅,导致肩部和腰部疼痛。
走路时脚无法从脚后跟到脚趾“轮转”起来,而是脚在地上“拖沓”着,落地时也是全脚掌着地,这种走路姿势缓冲较差,容易造成关节、肌肉、足弓的劳损。
此外,脚趾翘起来走路,会需要更大的力气,自然长出更多肌肉,脂肪同时也会增加,腿易变粗。
一个动作判断是否浮趾判断浮趾有个自测方法:用手将大拇趾向脚背方向弯曲,弯曲角度可达90度以上,且不痛,就可诊断。
导致浮趾的因素往往源于生活习惯:
1鞋码不合适
研究发现,浮趾可能是幼儿时期左右脚尺码不一致导致鞋码不合适造成的。
在幼儿生长发育中,左脚作为支撑足通常比作为机能足的右脚要长、要宽,如果家长按照较小脚的尺寸选鞋,不能满足孩子两脚发育的实际需求,就会导致浮趾。
2长期穿高跟鞋
有的人喜欢穿高跟鞋、软底鞋或人字拖,导致脚趾抓地能力越来越差。
3不良体态
长期久坐引发圆肩驼背、含胸、塌腰、骨盆前移、膝盖超伸等问题,导致身体重心向脚后跟偏移,站立时脚趾发不上力等,也都是导致浮趾的原因。
5件事提高脚趾抓握力平常的穿鞋习惯、走路姿势都会影响脚趾形态:
学会正确选鞋
小孩买鞋必须以较大脚的尺寸为准,并大个半码到一码,给脚部发育足够的空间。
- 建议幼儿多做赤脚行走练习,让大拇趾与食趾之间保留一定空间,这对足部的正常发育非常重要,也能保持自然的行走姿势。
成年人选鞋时,脚趾周围至少要有5~10毫米的空间,此外为了更好地提高脚趾抓握力,鞋底不能太软,鞋头不要太紧,鞋子不要太轻。
试穿鞋时不要坐着,穿上新鞋子后一定要走走、跑跑、跳跳。
如果是有鞋带的鞋子,就应该系紧鞋带后再试,看看挤不挤、磨不磨脚。
按摩脚趾
坐在椅子上或洗澡时,有意识地将脚趾一伸一屈。
如已出现浮趾,可进行简单按摩法:将食指伸直,用大拇指和其余3个指头握住拇趾。另一只手握住脚跟,固定脚部使其不移动。把大脚趾向下方弯曲,然后将其左右移动进行拉伸。
赤足训练
赤足,提起脚跟,脚趾抓地,脚趾展开,脚踝最大限度外翻、内翻,用脚趾夹起地板上的毛巾,并传递给另一只脚等。
少穿人字拖、尖头鞋
穿人字拖时,需要向下弯曲脚趾才能勾住,防止走路时脱出,让肌肉紧张、劳损,长期穿人字拖,脚趾难以伸直,易形成浮趾。
当脚趾长期被尖头鞋“禁锢”,就会出现各种损伤,如脚趾囊肿、槌状趾、拇外翻、肌肉不平衡,甚至神经损伤。
调整走路姿势
站直,感觉身体在不断长高,头顶向着天空,而脚在地上稳稳地扎根。
抬头挺胸收腹,抬起下巴,眼睛平视前方。先轻抬腿迈出脚,然后按照脚跟→脚掌→脚趾的顺序“滚动”着地,踩实后再抬另一只脚。
摆臂的正确姿势是,上臂自然下垂,走起来后,在身体两侧自然摆动,摆臂幅度在30~45度之间为宜。▲
本期编辑:邓玉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