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抗跌的白马(今天到底特喵的为什么跌这么惨)(1)

天大A真的是惨,到底怎么个惨法呢?

就是我和好几个内业的朋友交流今天行情的时候,大家已经被跌懵了,对今天这个跌法完全是没有预期的,大家的措辞只有今天真的跌的太狠了,然后就没有其他形容词了。

大家不仅仅是对暴跌么有预期,甚至一帮从业人员,甚至好几个还是trader,都表示不知道今天在跌什么。

于是我今天收盘以后第一件事就是去找答案,今天到底为什么跌?

一个说法是因为“湾湾政策法案”的原因,具体我就不谈了,国内互联网上公开的内容也有很多,大家自行阅读即可,我这里不方便细聊,容易炸号。

但我觉得这个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因为资金面上完全没有反应。

最抗跌的白马(今天到底特喵的为什么跌这么惨)(2)

北向今天一共才卖了4个亿,这完全不像是中美关系出现巨大变动应该有的资金态度,按照我的理解,起码翻倍80个亿才有点对两国政治动荡应有的尊重。

最抗跌的白马(今天到底特喵的为什么跌这么惨)(3)

41个亿流出真的太少了,我只是拉了近2个月的北向资金数据,接近100亿的资金流出就有四五次,这个41个亿流出只能说是中规中矩。

并且南下资金居然还是流入的,我是不太信国内资金这么有脊梁,可以顶着两国政治风险去买港股的。

最抗跌的白马(今天到底特喵的为什么跌这么惨)(4)

今天全球的股市基本都是平稳的,美国CPI超预期,美股暴跌对全球股市的冲击其实已经过去了。

最要命的是今天港股居然是红的,并且涨幅还不算小。

所以你说今天大A和“湾湾政策法案”有什么关系吗?毛线没有。

大A的问题还是自己内生性的问题。

实前天晚上美股暴跌,A股的跌幅可以说是忽略不计了,走势很强。

今年以来,美股每次暴跌,其中6次里面有4次A股甚至都走出了独立行情,不过A股的套路都是第一天不跌,第二天补跌,今天也是延续了这个走法。

最抗跌的白马(今天到底特喵的为什么跌这么惨)(5)

比如最近一次,8月26日晚美股暴跌,然后A股第二天就来了个低开高走,之后才慢慢补跌。

今天其实真正的原因就是新能源抱团股崩盘,然后带崩了这个大A,这个戏码其实4月份的时候已经演过一次了。

消息面上一个是欧洲对我们的光伏重拳出击,另一个是美国对锂电旋风腿。

老粉可能都知道我一直是新能源大空头,自从去年最高点卖掉新能源的冠军基金后,就一直没有参与新能源的行情,确实也错过了不少。不过这次我是真的要给新能源说几句话了。

伏方面,欧委会正式提议禁止强迫劳动制造的产品进入欧盟市场,提案涵盖所有产品,不针对特定公司或行业。

这个法案其实市场早就有预期了。不过核心的逻辑并不在这,我给大家简单捋一捋其中的核心。

今年以来全球最重要的议题之一就是能源问题,欧洲为什么要进口这么多光伏,因为他们自己为了减碳,不用煤炭了。又遇到了鹅屋问题,天然气也被限制了。

全世界最便宜的光伏在哪里?有且只有中国。这是能源结构决定的。

光伏的生产除了原材料,是还需要消耗能源的,这个能源大部分其实是以火电,也就是煤炭的形式产生的。

而国内的煤炭价格要远远低于国际煤炭的价格,相当于就是国内用便宜的能源补贴了出口的光伏。

光伏是能源,煤炭也是能源,但是因为中国的煤炭价格远低于国外价格,欧洲就找到了比进口煤炭效率更高的途径,进行能源套利。

新能源也是需要旧能源造出来的,所以对于欧洲来说,如果你不买中国的光伏,那就要花更多的钱去支付能源费用。

所以如果欧洲人脑子只要正常,就不可能停止进口中国的光伏。

当然不排除欧洲的极左政客为了选票搞事情,毕竟在天然气和原油问题上,他们放弃了便宜的俄罗斯能源,为了政治正确价钱从中国、印度、美国买转运的二手俄罗斯的能源……

能源汽车这一块呢,是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对电动车动力电池中,北美制造或组装的组件价值占比要求:2024年以前不低于50%;2024-2025年不低于60%;2026年不低于70%;锂电池用到的关键矿物(价值占比,也是差不多的要求。

如果达不到要求就不给补贴了。其中还专门规定了对中国电池组件和关键矿物的条款。

我不知道是现在媒体太蠢还是太坏,又或者又蠢又坏,直接把不给予补贴说成了禁止。人为制造情绪恐慌,一切都是流量生意。

中美之间长期对抗的趋势是不会变的,那么在关键产业上给予对方限制是必然的选择也是措施。特别是国内在新能源领域基本已经是全球老大了,美国在政治层面作出类似于CXO、CRO的措施是完全可以预期的。

不过也不是什么事都是美国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想要在美国重启制造业,我觉得比通过湾湾法案更难。

比如FT今天就报道,韩国政府在应对美国《通胀削减法案》(IRA)的情况下做出决定,不批准生产电动汽车电池材料的韩国L&F公司在美国建设工厂。

以今天到底为什么跌呢?就是新能源抱团抱太紧了,然后今天借着利空消息,直接砸盘。

这不是什么新套路了,白酒我们见过,医药我们也见过,新能源这也不是第一次了。

筹码结构太畸形了,一旦边际上出现一点负反馈,大家都开始抢跑。

无他,就是涨太多了。

等跌回去,大家再买回来就是了。

后来说说对后市的判断吧。

首先是风格切换的问题,我认为风格的切换其实已经开始了。货币政策最宽松的时间已经过去了,现在是边际收紧的时候。这对成长赛道股本来就是不利的。反而对大盘蓝筹价值股比较友好。

但是我认为大盘蓝筹价值股的切换也不会是长期的,一旦成长赛道跌到合理的估值,又或者是大盘蓝筹价值股补涨到合理的价格,会重新切换回来。这个过程要持续多久很难说,但我觉得应该差不多是一两个季度左右。

未来大行情,目前看只有新能源这个行业有超过30%的增速,以及足够的市场空间。

任何史诗级行情都是要有整个社会产业链来驱动的,要有许许多多千亿级公司和很多万亿级的公司诞生,才会有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蓝筹白马里面没有任何一家公司有这种想象力。

除了新能源以外,医药和半导体行业有这种潜力。

不过对于医药来说,我觉得国内的集采有点搞Covid-Zero的那个意思了,杀鸡取卵。有机会我会多考虑欧美的医药公司。

半导体其实潜力和空间不亚于新能源,但是目前市场的风口不在这,并且国内没有那种世界级的企业,还需要等待。

久没聊这么多干货了,总结下就是先看风格切换,切换结束后,继续搞新能源。

至于指数么,先看3185的支撑,如果这个位置破掉,那就看3025。

没啥好慌的,控制好仓位,跌了就买点。

未来结构性机会会一直存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