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舞台上,新凤霞获可以说是最耀眼的存在,有人给出这样的评价:在中国戏曲界,男有梅兰芳,女有新凤霞。其实怪不得后人夸张,毕竟那些年,她创造了太多的经典,像是《刘巧儿》、《小二黑结婚》、《花为媒》等等,基本上传进了千家万户。30岁的新凤霞,凭借着娴熟的评剧唱腔,轰动了大江南北,被称为“评剧皇后”。

病情加重后再次评残(新凤霞重度残疾后她经历了什么)(1)

现在提到新凤霞,相信大多数都是尊敬、崇拜的态度。但其实在当初,她的处境没有这么好。虽然说她天赋极高,不久以后就成了舞台上最耀眼的“演员”。只是在当时,唱评剧的地位并不高,下了舞台,她的人生却充满了坎坷与磨难。

1957年,她的丈夫吴祖光就因为“言行”,被派到了北大荒。很长的一段时间,新凤霞一边要忍受“白眼”,一边还要带着两个孩子生活。喜爱表演的她,也没有了演出的机会,经常要做一些粗活、累活,这样的日子,持续了近4年。

1961年,吴祖光才回到北京,一家人得以团聚,可惜的是没几年,“动荡十年”又来了,这一次,就连新凤霞也被卷进去了。

病情加重后再次评残(新凤霞重度残疾后她经历了什么)(2)

没有人知道,她到底受了多少苦。只知道风华正茂的她,在经历了太多磨难后,1975年,因脑血栓发病导致偏瘫,她的左手、左脚都不再能动弹,这一年,新凤霞年仅48岁。

48岁的她,彻底没有了上台的机会。从“舞台上的光芒万丈”到“终生以轮椅为伴”,巨大的落差下,新凤霞也曾崩溃过。

当时尚在那场特殊时期,所以,新凤霞一家不仅从原来的大四合院搬出来了,而且还住进了一个简陋的老楼里。这个住所不仅非常小,而且上下还必须爬楼梯,这也就意味着,多数时候,生病瘫痪后的新凤霞的可活动空间是极其小的。

最初那段时日里,新凤霞一家的那个小房子,对她而言,几乎是监牢一般的存在。在吴祖光、新凤霞儿子吴欢的回忆里,母亲初瘫痪时脾气极坏,有一段甚至到了“见东西就摔”的地步。吴欢坦言:“母亲那时候怨气极重,用现在的话说,她当时有重度自闭!”

那段时期的新凤霞懊恼极了,任何东西都可能成为对她的极大刺激:电视机里播放的戏曲影像、照片里她昔日的倩影……这些都随时会变成对她的刺激。那段时间,新凤霞撕烂了很多昔日的照片,而且,因为左手不灵便,她撕烂照片时往往是用牙齿和右手配合着“撕碎”。

面对妻子的这种糟糕状况,吴祖光心疼极了,为了让妻子尽快走出阴霾,他不仅要忍受她的各种脾气,还得不断地把生活中可能引发她情绪的物件“清除”掉。

病情加重后再次评残(新凤霞重度残疾后她经历了什么)(3)

很快,再次回家吴欢便发现:家里越来越空了:电视机被搬走了,家里以前到处挂着的母亲表演评剧的照片被藏起来了,就连仅有的几个艺术品也都被收起来了。

清理完那些可能“引爆”妻子的物件后,吴祖光又着急忙慌地收拾了一个阳台,他知道:阳台是让妻子看向外面世界的最好方式,于是,收拾妥当后,一得空,她便将妻子的轮椅推到阳台带她看蓝天白云。可即便他法子都用尽了,妻子依旧极其抑郁。

于是,他特地将他的好友叫来陪她,可让他没想到的是,他们的到来反而更加加大了对她的刺激。后来,新凤霞就干脆不肯见人了,以至于到后来,就连那些劫后余生的演员好友,如赵丹、张瑞芳、白杨等专程来看她时,她也坚决闭门不见了。

最终,吴祖光确定了一件事:要想让妻子走出痛苦的阴影,重新走到阳光里,必须尽可能地把注意力放在美好的事物上;与此同时,还得让她学会把痛苦、磨难“放小”。领悟到这一层之后,吴祖光顿时就高兴起来了:这不就是绘画和写作吗?

吴祖光注意到,她摸摸纸笔又翻翻书,那样子,就像一个进入新世界的小孩一样。新凤霞便在丈夫的鼓励下,拿着画笔临摹了一幅画。选来选去后,他选了一幅齐白石的花鸟图描摹,丈夫问她为何选这幅时,她顿了顿说:“我就是觉得,今儿我看着这花鸟心里就特舒服。”

病情加重后再次评残(新凤霞重度残疾后她经历了什么)(4)

新凤霞听了丈夫鼓励的话后,当即激动地用右手搂着了丈夫,她哽咽着在他肩上说了声“谢谢你,祖光”。

如奇迹般地,1983年,新凤霞再次登台了,她参演了春晚评剧《刘巧儿》,当她坐在轮椅上出现在春晚时,现场一次次迸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这次表演后的一天,吴祖光推着她在小路散步时,她突然道:“祖光,谢谢你,我现在觉得人生好极了,那些过去的好的坏的,都变成了美好的回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