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沟口健二在东京出生,小学毕业之后就开始接触各种职业,最初,沟口健二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一名画家,却阴差阳错在1920年以助理导演的身份进入日活向导制片厂,担任小口忠导演的助手。

有哪些物语系列里的经典语录(近松物语爱一个人)(1)

近松物语

和同时期的导演相比,沟口健二的运气更好,他只当了两年的助理导演就升级为导演,并在1923年拍摄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爱情复苏之日》。似乎从第一部作品开始,沟口健二就找到了自己的拍摄方向,在此后的众多电影中,“女性”是永远不变的主角。

女性的故事一般有两种,顺从和反抗,比起顺从,我更喜欢看反抗,因为女性需要自己成全自己,尤其是在爱情故事中,悲剧也好,喜剧也好,都需要女性自己去争取。

之前看过几部沟口健二的电影,典型的东方美学,缓慢、宁静、悠长,故事恰到好处,时间恰到好处,镜头恰到好处。或许在很多影迷的眼中,沟口健二是殿堂级的导演,然而在我眼里,他就是一个喜欢讲爱情故事的人。

沟口健二的爱情故事大多都建立在不平等的地位上,往往以女性的牺牲为主。姑且不论这样的牺牲是否有意义,有一点可以肯定,沟口健二镜头中的女性从来都没有高贵和低贱之分。

有哪些物语系列里的经典语录(近松物语爱一个人)(2)

近松物语

拍摄于1954年的《近松物语》依然是一部爱情电影,尽管故事有些老套,但丝毫没有影响整部电影的美感。

《近松物语》讲述了一个殉情的故事,作坊的画师被误会与专责编写装裱佛经的大经师的夫人阿珊有奸情,两个人情急之下一起出逃。在出逃的路上,阿珊为了保全名誉决定自杀。此时,画师的表白让阿珊重新对生活充满希望。

面对现实的种种困境和逼迫,画师碍于礼教想退缩时,阿珊却奋不顾身,坚持要和画师在一起。最后这段不伦之恋被曝光时,阿珊从容赴死。

街头的围观者看着昔日的大经师夫人此时正走向死亡的十字板,随觉有些可惜,但还是忍不住说道“从来没有见到夫人这么高兴过。”在这充满魔性的场景中,阿珊虽死犹生,她和她的爱情终将永垂不朽。

有哪些物语系列里的经典语录(近松物语爱一个人)(3)

近松物语

沟口健二有很深的绘画功底,在进入电影制片厂之前,沟口健二从事过很多和绘画有关的工作,他曾经是报纸的插画师,也参加过和服的设计。在《近松物语》中可以看见沟口健二细腻和精致。

画师生病在床时的样子,阿珊擦拭乐器的样子,定格下来就像一副副小小的浮世绘。电影中所有的角色都好像是提前设计好的,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性格,每个角色都代表了一个阶层,一种立场。

画师和阿珊逃跑时经过的街头、小船、湖畔、田野、山坡就像一副徐徐打开的画卷,他们的途径之路见证着他们的爱情,也见证着所有的不幸和坚持。将悲剧性的人物放在这样的环境中,既可以突出人物此时的生存状态,也可以为后面的剧情埋下伏笔。

沟口健二的电影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他以女性为主,但又不仅仅是女性。他以女性身份、地位、选择以及命运来表现社会的不公、男性的懦弱、礼教的残酷。换言之,他的电影是通过女性视角来看世界。

有哪些物语系列里的经典语录(近松物语爱一个人)(4)

近松物语

在沟口健二的眼中,女性的所有反抗和牺牲都是为了体现出个人价值。

封建社会的日本女性身份地位非常低下,她们只是男人的附属品,家庭的附属品,女性所有的社会地位和拥有的财富全凭男性的施舍。拥有一副好皮囊、做的一手好茶饭就是女性最大的资本,而男性可以借助自己的财力之便和身份之便,为所欲为。

《近松物语》中的阿珊也是如此,她蒙受丈夫照顾,衣食无忧,享受着丈夫带来的荣耀和尊贵,但这仅仅是因为她年轻漂亮。丈夫承认她美,但对她的家人格外吝啬,而且还总是去下人的房间。

有哪些物语系列里的经典语录(近松物语爱一个人)(5)

近松物语

美有何用?丧失了优势的阿珊只能通过其他方式来证明自己的魅力和价值,于是,选择了和画师在一起。

礼教之下,这样的爱情自然没有好结局,阿珊似乎也做好了赴死的准备,她的从容和自信在走向死亡的路上悄然绽放。爱情的魅力在于,它可以和死亡进行对抗,消解死亡的悲剧性,让扁平的生命饱满起来,让角色虽死犹生。

画师说,一切都像一场梦。对阿珊来说,这又何尝不是一场梦,醉生梦死之后,只有死,但却好过生的虚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