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乾陵,天下名陵,是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的长眠之地。历史上有两个乾陵,另外一个是辽景宗耶律贤和睿智皇后萧氏的合葬墓,不是太出名。今天我们说的是唐乾陵。
唐乾陵
乾陵之所以出名,就是因为这里躺着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出了名的地方,自然传说就多,乾陵也不例外,有些传说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有些是在传的过程中,掺杂了些杜撰、演义的成分,使得后世真假难辨。
唐高宗弘道元年(公元683年),高宗李治驾崩于洛阳贞观殿。同年,武则天任命吏部尚书韦待价负责修建乾陵。第二年八月,高宗李治下葬,之后乾陵的工程还在继续进行。
唐乾陵
关于乾陵选址,民间有一传说,当年唐高宗李治登基后不久,就派自己的舅舅长孙无忌和太史令李淳风以及风水师袁天罡为自己选陵址。一日三人来到乾州的梁山上,此山近看奇伟,远观则低平,而且远观更似一位躺着的女子,袁天罡认为阴气太重,弄不好李家的龙脉会让一个女人所伤。坏掉大唐的千秋好事。袁天罡的理由似乎很充分,梁山在九嵕山的西边,而大唐的龙脉在其东,他认为昭陵所在的九嵕山为大唐的龙首。按堪舆术中的风水位和传统的封建葬制,儿子李治应该葬在老子的下首,只能从东边的金粟山、嵯峨山、尧山一带选址。
后回到长安复命,长孙无忌和李淳风称是万年吉壌,袁天罡的意思则是“葬不宜”。面对截然相反的说法,李治没了主意。昭仪武则天听后则窃喜,袁天罡曾算过有武姓女人要取代大唐,据说为此李世民还杀了不少武姓之人。更玄乎的是,袁天罡给当年冒充男孩的武则天看过相,称“若为女,则为天下主”。梁山的风水格局正好暗合他的命象。于是力劝李治不要犹豫,听舅舅的没错,梁山陵址就这么定了下来。
当然以上的只是民间杜撰的一个传说故事,真正乾陵是如何选址的,历史上并没有记载。
唐高宗李治葬入乾陵的22年后,武则天病逝。遗诏:“祔庙、归陵、令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其中的“归陵”就是要和高宗李治合葬乾陵。
在安葬武则天的问题上,朝廷发生了一番争论,唐中宗李显想满足母亲“归陵”的遗愿,大臣严善思极力反对。他说:“尊者先葬,卑者不宜动尊者而后葬入,则天太后卑于天皇大帝,今若开陵合葬,即是以卑动尊,恐惊龙脉。臣闻乾陵玄阙,其门以石闭塞,其石缝隙,铸铁以固其中,今若开陵,必须镌凿。动众加功,为害益深。望於乾陵之旁,更择吉地,别起一陵,即得从葬之仪,又成固本之业。若神道有知,幽途自当通会,若以无知,合之何益。”宽厚仁慈的中宗皇帝,没有接纳这个建议,为了表孝心,命人挖开乾陵埏道,开启墓门,于神龙二年五月将武则天合葬于乾陵玄宫。之后,中宗、睿宗时期,又将二太子、三王、四公主、八大臣等17人陪葬乾陵。乾陵工程的营建历经武则天、中宗到了睿宗朝初期才全部竣工,历时长达57年之久。
述圣纪碑
在乾陵的司马道两侧,分别立有两块高大的石碑,西边的是唐高宗李治的《述圣纪碑》,由武则天亲自撰写,其子中宗李显书丹,是为高宗李治歌功颂德的一通功德碑,开帝王陵前立功德碑的先例。在乾陵之前,历代帝王的陵前不树碑,墓内不放墓志铭,乾陵破了这一惯例。
述圣纪碑
司马道东边就是武则天有名的《无字碑》,这无字碑和《述圣纪碑》是对应的,既然《述圣纪碑》是为高宗李治歌功颂德的功德碑,洋洋洒洒五千余字。为什么武则天的功德碑上不刻一字?难道是武则天生前没有功德?这种说法也不对,民间有这样几种说法:
无字碑
第一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用以夸耀自己,表示自己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达。
武则天从做皇后开始,到被迫退位,前后参与朝政和掌握最高权力达五十年之久。她在政治上打击豪门世族,发展科举制度,使大量人才进入政治舞台,抑制豪门垄断;奖励农桑、兴修水利、减轻徭役并整顿均田制,使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民户数量不断增长;他知人善任,破格用人,鼓励各级官吏举荐人才,并虚心纳谏;她加强国家边防,改善与边境各民族关系。她稳固和发展了“贞观之治”,把历史推进一大步,并对后来的“开元之治”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无字碑
第二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因为自知罪孽重大,感到还是不写碑文的好。
这种说法我个人认为根本立不住脚,既然自知罪孽重大,干脆不要立碑了,既然立碑,不写碑文,不是多此一举吗?
无字碑
第三种说法认为,武则天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立“无字碑”是聪明之举,功过是非任由后人去评说,这是最好的办法。因为武则天有可以肯定的地方,也有应该否定的地方。
这种说法目前流传最广,得到民间认可率也高。但是在后来的考古中发现,无字碑的阳面,从上到下刻满了方格子,经考证,这些不是后人刻上去的。应该就是当初要在无字碑上刻字用的,而且准备好了碑文,根据留在碑上的格子计算,碑文大概有3300多字。这就说明此种说法是不成立的。
述圣纪碑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继位的中宗李显对武则天无法称谓,是称其为先帝还是太后?中宗李显虽然是武则天的儿子,却曾被废而复立,因而心怀嫉妒,在李唐王朝中间插入一个“武周”朝更是奇耻大辱,为了雪恨,故意立碑,让她难堪、出丑。最后就是在如何撰写碑文,评价武则天,一直争论不休,由于没完没了,那碑就空着。
无字碑
还有历史学者推测,武则天生前已经写好碑文,并交给李显,武则天叱咤风云几十年,但“神龙政变”后,被迫让位给李显,国号复“唐”,李显虽是武则天亲生儿子,却长期在惶恐中度过。重登皇位后虽不能发泄憎恨,但也讲不出对母亲歌功颂德的好话,只好不说不刻,为武则天留下了一块无字碑。
无字碑
我个人不太认可以上两种说法,如果说作为中宗李显因对自己母亲生前不满,大可不必为了满足母亲的遗愿而力排众议打开乾陵墓道,把母亲合葬乾陵。既然能顶住压力做了这件事。立碑颂德对他来说还难吗?我个人更偏向于武则天离世后,政局动荡,先后发生了四次宫廷政变,直到李隆基继位,政局才平稳下来。而李隆基是不待见武则天的,他的母亲窦德妃是被武则天杀害的,连尸首都没有。他会去为武则天立功德碑吗?根本不可能。所以武则天的无字碑就是一个半成品。
微微无字碑,历经宋、金、元、明、清各代,后人镌刻了许多文字在上面,内容上形成了评价武则天的碑文,真是是非功过留由后人评说。
六十一藩臣石像
在乾陵的朱雀门外的东西两侧,有两组石人群像,西侧32尊,东侧29尊,这61尊石像和真人身高相仿,装束却各不同。全部双足并立,两手前拱,整齐恭敬地排列在陵前,但他们的头却不知去向。
按照当地老百姓的说法,八国联军侵华时,见唐乾陵前立有外国使臣,感到有辱洋人的脸面,所以把石人的头砍掉了。这种说法根本不能成立,八国联军侵华时根本没到达陕西。
六十一藩臣石像
另一种说法是明朝时,当地流行瘟疫,病死百姓不计其数。百姓迷信地认为瘟疫的来源可能是这些石像在作祟,所以将石像的头都砸掉了。这种说法虽有一定的可信度,但是缺乏直接证据。
六十一藩臣石像
还有一种说法是,这些石像的头部是被明朝百姓砍掉的。据说,明末,有个外国使节到乾陵来游玩,发现自己的祖先竟然被立在这里给唐朝的皇帝守陵,觉得既有损国格,又辱于人格,自尊心受到了强大的伤害,便想把这些石像都给毁了。但又怕引起当地百姓的不满,于是便想到一个妙计。他每晚到乾陵附近的庄稼地里糟蹋粮食,第二天煽风点火散布谣言说这都是那些石像干的,说他们晚上就成精了,开始出来糟蹋庄稼。要想保护好庄稼就得把这些石像毁掉。当地百姓认为这个使节说得有道理,就把这些石像的头给砍了。
清末乾陵藩臣石像
传说总归是传说,据历史学者认为,这61尊石像头部断裂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天灾,可能毁于明嘉靖43年的关中大地震,当时地震震级高达8-11级。而石像最细处就是脖子。
清末乾陵藩臣石像
宋朝人游师雄曾考察藩臣石像并留有文字记录,可见那时石像还完好,而明朝人李梦阳在一首诗中记载了石像断首折肢,所以藩臣石像断首应该发生在宋、金、元、明这个时期。金、元又都是少数民族政权,更有毁掉石像的动机。然而这仅仅只是一种假设,没有直接证据。这可能成为一个永远的谜了。
乾陵
但是乾陵历史上发生的四次大的盗掘事件却是真真实实,正史野史都有记载。
第一次是唐末的黄巢起义,黄巢动用40万大军盗掘乾陵,挖出了一条40余米深的黄巢沟,也没找到墓道口,只好作罢。
第二次是五代时期的耀州节度使温韬,三次盗掘乾陵,三次都遇到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暴雨如注,人马一撤,天气立马变晴。温韬心发虚,害怕了,于是放弃。
清末乾陵
第三次就是民国时期国民党将领孙连仲,以保护乾陵为幌子,率部下驻扎乾陵,用真枪真炮演戏的方法掩护一个师的兵力盗掘乾陵。士兵们用炸药炸了许多处地方,却没能找到墓道口。
清末乾陵
最后一次就是解放后,乾陵墓道被几个农民无意中发现,随后郭沫若向国务院提交《乾陵发掘计划》,被周总理巧妙的拒绝了:“我们不能把好事做完,此事可以留给后人来完成。”
乾陵立于梁山一千多年了,流传的无数的各种故事传说。有机会到乾陵,你一定要听听关于它的那些美丽传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