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年人生活方式互联网社区“小红书”上搜索“600号”,自动跳出“600号月饼”“600号画展”的关联词。前者有300余条内容,后者也有百余条以图片、视频为主的反馈。互动最多的一则来自探店博主——“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月饼”,获赞1.3万余次、评论近千条,“金镶玉的精神饼”“吃完就精神”“可以约个号吗”……网友插科打诨,不少段子频频刷屏“出圈”。
自8月以来,在上海人眼中一直有着特殊意义的“宛平南路600号”,实实在在成了“网红”。从“一饼难求、院内专供”,到敞开大门欢迎公众参观的首期原生艺术展,精神卫生专科医疗机构,正在与社会进行一场前所未有的对话。
“吃完月饼、看完画展,然后呢?”我们和参与对话的各方聊了聊,“当我们谈论600号的时候,应该还有其他远高于‘网红’的意味。”
对话观众:我们从中看到的还有“自己”
魏老师是趁着周五例会提前结束后,从学校匆匆赶来的。出示随申码、行程码,通过测温帐篷,她站在了市精卫中心徐汇院区内,“画展在6号楼。”询问过保安后,她走进了这个令她震撼的世界。“这是我第一次到600号,学校离这边不远,但毕竟是医疗机构,又……是特殊的专科医疗机构。”她顿了顿,“我没有什么偏见,精神疾病和躯体疾病一样都需要治疗。”
对600号画展燃起兴趣,源自她在网络上看到的介绍。魏老师坦言,近几年自己屡屡在教学中遭遇瓶颈,“我教英语,不是班主任,但与学生打交道的机会很多。很多孩子不愿意沟通,但学习状态不好,我感觉无法走近他们。”画画,这个原始而纯粹的表达形式让她似乎有了新思路,“我想来学习一下色彩、线条、图案元素和心理的关系,如果有机会,或许可以让学生们也画一画心中所想,有个敞开心扉的渠道。”
日间康复中心、康复科主治医师陈晓亚是600号画展策展团队的一员,彼时恰好带着学员们在做手工串珠——在600号,门诊患者被称作“来访者”、住院患者即“休养员”,日间康复中心的“学员”们则大多已进入改善社会功能、创造社会价值的康复阶段,本次画展中展出的60幅作品,大多便来自闵行院区和日间康复中心。
“画是一种载体,潜意识中的想法都能用画来表达。当言语表达受到性格、对话双方关系远近、内容等限制时,画画可以作为自我觉察的过程。”陈晓亚恰好踱到《神仙的地毯》旁,画作出自闵行院区的钟先生之手。“你看,地球、太阳、星星、月亮,出现在同一时空,同一大小,唯有地球不发光,而画的中间铺满了地毯——这一现实生活中比天体小了太多的元素。”
魏老师频频点头,拿出手机拍下了几幅,“很多画作的内容没有逻辑,但他们对颜色的处理挺能触动人心的。”她十分认可网络介绍中的一句评价:医院里的梵高。“如果有一天,他们治愈康复、回归社会,应该也不希望被大众以异样、同情的眼神看待。”画展走廊中部是留言板,她驻足轻声读道,“600号的星星们、好有想象力……有勇气面对自己,这件事本身就很勇敢!”
走出略有些昏暗的走廊后,视线豁然开朗。魏老师说,自己似乎理解了画展的一些意义,“除了认识精神疾病患者群体,也是一次认识自己、认识社会的过程。”
对话医师:我们想要表达的是“祛魅”
《宇宙拉住星星,星星要冲破宇宙》,五彩的链条和星星相连,星星在闪光;
《芒果》,是黑色、紫色、绿色线条勾勒的,带着鱼眼的“水下”芒果;
《不是梦》来自戒毒病房,蓝天、黄土地间,是展翅的蜻蜓,抑或双手迎向天空的人;
许多的《无题》,是三角、圆形、色块、波点堆砌的,一个个抽象的世界。
策展人、闵行院区康复科住院医师陈智民说,600号画展的首期开放时间为8月9日至10月9日,名为《线条、颜色和故事》,“说实话就是‘无鲜明主题’,我们选取了众多画作中较符合大众审美的、线条和颜色简洁明净的,特地制作了展签,便于观众理解、比较画作。”他特别强调,每幅画作都由作者自行命名。
画是特意为策展而作吗?陈智民打消了大众的疑惑,“作为康复治疗的一部分,休养员本来就能进行绘画创作。近年来,医院邀请艺术家指导日间康复中心学员创作、在闵行院区B1病房创办‘艺术特色病房’、在康复二科开办‘原生艺术画室’,为挑选布展作品积累了许多经验。”
康复科护士长许德君还记得,一次以曼陀罗绘画为主题的创作中,休养员们大多在讨论中提到的关键词是“安定、温暖”,而有一位却提到“刀柄、花圈”,在后续沟通中,治疗师发现了他的自伤倾向,及时成功予以干预。“除了少部分面向公众展出的代表作,更多画作仍保留其辅助治疗、康复的核心功能。”
不过,从画到画展,医护人员希望给“病人艺术家”们提供展示自身感受、发表对世界的看法、和外界建立精神联通的长效平台。“他们能放心,有一条稳定的倾诉热线;关心精神和艺术的朋友也能知道,有一条稳定的对话渠道。”在陈晓亚看来,600号“出圈”的最终价值,在于公众对精神障碍的逐渐认识和包容。
“600号可以是带着玩笑意味的‘梗’,但它应该越来越无伤大雅,甚至有些亲切,而非避之不及。从月饼到画展,大量的关注应该换来一场关于精神疾病的祛魅。”陈智民说,这场艺术实验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则是为被忽视人群的无色生活增添一抹亮色。
开展数日后,作者老蒋主动找到了陈智民,提出将《龙卷风》更名《汇聚》。“我把彩条看作是医生、护士老师、社工志愿者及社会各界人士等对我们的关爱和帮助,就像是一股股暖流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使大家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如今,画作底部贴着老蒋的亲笔注释,暖色旋涡图案在映衬下,似乎显得更鲜明生动了。
对话专家:我们还能思考的是“理性”
“比起量表评估分值,我们更多关注的是患者能否身心愉悦地生活、重回正常轨道、活出应有的模样。”陈晓亚反复提到“社会功能”,“除了画展,600号院区外的面包房、便利店等都与我们建立了合作渠道,学员们‘打卡’上班,在日间康复中重新获得力量、秩序。”
画展关注度日渐高了,没被选上的学员是否会失望?陈晓亚被这个问题逗笑,领着记者来到创作室,拉开长抽屉——满满的一大摞铅画纸。“或许这是他们理解社会规则建立的又一次尝试,真实生活哪能一路平顺?刺耳、失败、落选,再正常不过。你看,变相的特殊看待似乎仍随处可见,或许这也是600号‘出圈’后,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的新目标。”
“让每个人都应有尊严地、不受偏见地生活。”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医师谢斌说,新冠疫情以来,公众自我解压的需求更大了,“作为专业机构,希望能对大众提供宣泄渠道和科学帮助,9月1日全线启动的上海市心理热线962525,正是为了全力保障上海市民的心理健康而筑起的‘心灵防火墙’。”
抑郁、焦虑情绪愈发走入公众视野后,这次恰逢时机的“出圈”,或许正是申城人文关怀、市民心理健康素养提升的良好体现。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说,将精神疾病患者当作“犯人、坏人”的时代早应过去,网红事件应将有利因素最大化:让神秘感、恐怖感下降,把精神疾病回溯为理性科学问题,而非上升至“人”的非理性批驳。
而另一件重要的事,是让更多隐秘的患者愿意走出被笼罩的阴影。2019年,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黄悦勤团队在《柳叶刀·精神病学》发布了中国第3次精神疾病调查结果,国内检出抑郁症终身患病率为6.8%,而受病耻感影响,就医率尚不足一成。金春林说,去污名化将有助于患者进行社会功能康复,如精神分裂症,在日本、韩国分别更名为统合失调症、调弦症,“消除社会刻板印象、偏见及歧视任重而道远,这将依赖公众更长久的关注,而非短暂的共情和狂欢。”他说,或许在卫生监管允许的情况下,未来600号月饼能由病患亲手制作,向公众销售;部分确有艺术价值的画作也能被购买,让他们真正找回自己的价值。
临近中秋,钢琴家孔祥东追赶时髦,在朋友圈发布了600号月饼的照片。他的另一个身份,是与抑郁症抗争8年的患者。在他的解读里,药的繁体字“藥”与乐的繁体字“樂”同源,音乐即是他的良药。“无论是音乐、绘画,或者其他更接地气的表达,倾听、对话都是自我修复的过程,哪怕是助人者,亦能自助。”陈智民说。
栏目主编:顾泳 文字编辑:黄杨子 题图来源:沈阳
视频拍摄:沈阳
来源:作者:黄杨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