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苗圃补偿标准是什么(每亩补助2.5万元或3万元)(1)

随着气温不断升高,北京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的收官大幕徐徐拉开。

今年是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的最后一年,在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公布的《北京市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行动计划 2022年度建设总体方案》中,要求新增造林16.91万亩,涉及135个项目,其中城区新增城市绿地0.47万亩,平原地区新增造林绿化9.31万亩,浅山区生态修复6.44万亩,战略留白临时绿化0.66万亩,还有留白增绿294亩。合计投资37.7亿元。

武汉市苗圃补偿标准是什么(每亩补助2.5万元或3万元)(2)

可能很多人没有注意到,这份近4000字的总体方案中,有一句话能改变苗木业者的命运。

“对经营效益不高、经营者有意愿退出、符合造林绿化用地属性的苗圃,按照苗圃类型给予每亩3万元或2.5万元补助,通过定株、移植、调整密度等措施,建设生态景观林,降低建设成本。”

武汉市苗圃补偿标准是什么(每亩补助2.5万元或3万元)(3)

这句话就是说,如果苗木业者愿意退出,政府可以对你的苗圃进行考察,符合要求的话,就会以每亩2.5万元或3万元的价格“收购”,建设生态景观林。

别管政府收购之后把苗圃改建成什么林,关键是相当于你的苗子卖出去了。这几年卖苗子,多难啊!

1亩地667平方米,按3米×3米株行距计算,也就是六七十棵苗。每棵苗400多块钱,现在能卖到这种价格的苗木,真的不多。有些苗子虽然卖800元、1000元,甚至两三千元一棵,但有价无市,想大规模兑现并不容易。另外,政府的信誉有保障,不用担心回款问题。总之一句话,这是个好机会。

武汉市苗圃补偿标准是什么(每亩补助2.5万元或3万元)(4)

针对此事,有两点建议提示从业者。

第一点,苗圃一定要关注政策。否则,再好的机会来了你也抓不住,因为你根本不知道。

有些人可能会说,也就是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才有这么好的政策。二三线城市或更小的地方,不会遇到这种好事儿的。但事实并非如此。

安徽省风景园林行业协会会长胡优华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苗圃无论规模大小,地处何方,都必须关注政策。“因为不管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每年出台的很多政策都与我们企业紧密相关。”他说,2021年3月出台的《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就令安徽不少创新型园林苗木企业受益,这些企业很多位于三四线城市。

而在近两年的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整治过程中,江浙一带不少苗圃提早研究政策,主动申请清退,得到了满意的补助款,体面离场。

当被问到2022年苗木业者应该怎么做时,中国花卉协会绿化观赏苗木分会高级顾问闫大成也认为,要稳字当头,跟着政府的政策走。“苗木是商品,更是生产资料、物质基础。要紧随国家经济发展的势头种苗木,只有适应政府的需要,才是最好的应对市场的方式。”他说。

武汉市苗圃补偿标准是什么(每亩补助2.5万元或3万元)(5)

第二点,必须重视品种选择。在新一轮百万亩造林工程中,北京市明确提出,使用树种的原则是“乡土、长寿、抗逆、食源和美观”。

武汉市苗圃补偿标准是什么(每亩补助2.5万元或3万元)(6)

选品种就像买股票,再牛的投资大师也不敢说哪只股票肯定涨,而是推荐你买哪个板块、哪个行业、哪个地区,或是什么时间买。

苗木也是,实践证明新一轮百万亩造林工程在采购苗木时,会优先考虑乡土、长寿、抗逆、食源和美观的树种。如果你种的是上述品种,就更容易卖出去。即使不是直接卖苗,在政府选择清退苗圃进行改造时,你被选中的可能性也更高。

这5类苗木,全国的苗木业者都应该记在心里。毕竟,北京作为首都,是全国园林绿化行业的标杆和榜样。其他城市虽然不会完全照抄,也将适度学习参考。

有一点值得思考的是,美观已经排在了第五位,说明城乡绿化关注的重点正在从景观效益转为生态效益。那些适应性强、寿命长、生态效果好的树种,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当然,记者的意思可不是让大家现在就改种上面提到的5类苗木,而是对未来的方向做到心中有数。比较现实的做法是,如果你一定要缩小规模、放弃部分苗木,那最好保留上述品种。

曾有人提出:“苗木行业属于周期性行业,但只要品种选对了,其他什么都好说。”这话虽然有些绝对,但并非没有道理。

文章来源:中国花卉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