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庙位于紫禁城的前方左侧,是遵照“左祖右社”的礼数筹建的,古时人们崇尚左方位,左方位有尊贵之意。太庙前殿是全国最大的楠木殿,前殿有唯一的三层须弥座台基,安设龙凤柱头的石栏杆,其尊贵程度可见一斑。
在大清朝二百七十六年的历史中,太庙西殿共有十三位配享,分别是扬古利、费英东、额亦都、图尔格、图赖、图海、鄂尔泰、张廷玉、兆惠、傅恒、阿桂、福康安、和琳。其中张廷玉在乾隆十五年被罢配享,乾隆二十年张廷玉死后,乾隆遵雍正遗诏,恢复张廷玉配享太庙资格;和琳因为其兄和珅的原因被撤出太庙。
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这是大清的由来。努尔哈赤的功勋自不必多说,但任何朝代的建立,光靠连年的征战,不注重政治的建立,势必不会长远。在1614年后金建立前,努尔哈赤就“立理国政听讼大臣五员”,这是大清团队形成的标志,可以说是中枢机构。
这五员就是清初开国的五大臣,分别是瓜尔佳信勇公费英东、钮钴禄宏毅公额亦都、董鄂温顺公何和礼、佟忠烈公扈尔汉、觉罗公安费扬古。五员中额亦都跟随努尔哈赤最早,“阴纵之归,途遇额亦都”;万历十六年,费英东随父归顺,他“从太祖征乌拉”;同年,何和礼率本部万余人投靠;扈尔汉和安费扬古都是跟随父辈投靠,他们“少事太祖”。
除了归顺的早晚,五员中都是功绩赫赫之人。额亦都在努尔哈赤统一女真部和对明朝的大战中,他几无一场不参与,并屡立奇功;费英东在征战抚顺城时,他被炮火击伤,本部劝他撤军,他反而上马大呼“我建州无败退之将,只有战死之将!”激发士气,一举拿下抚顺城;何和礼是努尔哈赤政治上最早的谋士,凡军政要事,必先密义何和礼;扈尔汉,他是努尔哈赤的养子,在开国之初的大战中,他每战必为前锋,灭乌喇、战萨尔浒、败开原等,多有战功在身;安费扬古的功劳其实不只在打仗上,而是在统一女真部上,他提出的结盟、联姻、称臣,恩威并施之策使努尔哈赤队伍强势壮大。
那么重点来了,同为清初开国五大臣。为什么只有费英东、额亦都配享太庙?其他三位无此殊荣呢?
从清史看,配享太庙并没有人数上的规定,也就是说只要你功勋赫赫,配享太庙都不是问题。所以说,还是源于其他三位何和礼、扈尔汉、安费扬古的问题。
在这里,要讲一个关键人物,他是努尔哈赤同母弟,名为舒尔哈齐,此人能征善战,无论是从威望还是战绩来讲,都与努尔哈赤在伯仲之间,无法分出究竟谁第一谁第二,说他是创建后金的二号功臣一点不为过。人都是有私欲的,用行话来讲,谁愿意当千年老二呢?最为明显的是当各部来朝见时,他与努尔哈赤都是共同接见,只分南北,不分谁先谁后。
万历二十九年,兄弟之间本就有隔阂,再加上新上任的辽东总兵李成梁的分化瓦解策略,不甘屈尊人下的舒尔哈齐开始挑战努尔哈赤的权威,两人时常因政见不同而发生争吵。终在万历三十五年舒尔哈齐自立门户,开始分化后金。努尔哈赤作为后金的缔造者,绝不允许生出此等祸端,在自知规劝无效后,努尔哈赤先后诛杀了舒尔哈齐的两个儿子阿尔通阿、扎萨克图,最后将舒尔哈齐幽禁之死。
- 此事对努尔哈赤的影响极为深远,试想就连自己的亲兄弟都想与他平分江山,何况是别人呢?努尔哈赤对五大臣的怀疑或者说是不信任感也由此产生。额亦都、费英东属于那种成熟稳重兼具力量型的,尤懂得独善其身。而反观何和礼、扈尔汉、安费扬古这三位就不是幸运儿了,他们在努尔哈赤与舒尔哈齐之间,犯了举棋不定的错误,明面上虽支持努尔哈赤,但暗地里小动作不断。努尔哈赤曾表示对于有功之臣:“贫时得铁,犹胜于金”,常以功绩而对大臣从轻处治。此其一也。
- 其二,定旗制后,额亦都、费英东与努尔哈赤同属镶黄旗。镶黄旗乃是八旗之首亦是上三旗之首。同归旗后,再看扈尔汉为正白旗,同属上三旗;何和礼为正红旗,为下五旗之首;安费扬古为镶蓝旗,下五旗之一。有了旗分之后,就能看出谁高谁低了,何和礼、扈尔汉、费扬古明显要低于额亦都和费英东的待遇。
- 其三,就是说说他们的妻子了。额亦都“太祖厚遇之,始妻以族妹,后以和硕公主降焉”;费英东“以皇长子台吉褚英女妻焉”;何和礼“太祖以长女妻焉。何和礼故有妻,挟所部留故地者,求与何和礼战,太祖面谕之,乃罢兵降”。这三个都是娶的皇亲,但是何和礼却是二婚娶的努尔哈赤的长女。其他两位扈尔汉是养子,安费扬古是用联姻拉笼部族的主要人物,可知努尔哈赤的想法了。
清史稿——
论曰:国初置五大臣以理政听讼,有征伐则帅师以出,盖实兼将帅之重焉。额亦都归太祖最早,巍然元从,战阀亦最多。费英东尤以忠谠著,历朝褒许,称佐命第一。何和礼、安费扬古、扈尔汉后先奔走,共成筚路蓝缕之烈,积三十年,辅成大业,功施烂然。太祖建号后,诸子皆长且才,故五大臣没而四大贝勒执政。他塔喇希福祖罗屯,传言列五大臣,或初阙员时尝简补欤?草昧传闻,盖不可深考矣。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与作者联系删除。原创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