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嘉兴桐乡市一批出口巴基斯坦的蚕种经嘉兴海关检疫合格后顺利出口,据悉,这批蚕种由桐乡市蚕业有限公司培育,共计600盒,货值超过1200美元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桐乡蚕种首次出口巴基斯坦,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西双版纳最大的养蚕基地?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西双版纳最大的养蚕基地(嘉兴桐乡蚕种首次出口巴基斯坦)

西双版纳最大的养蚕基地

日前,嘉兴桐乡市一批出口巴基斯坦的蚕种经嘉兴海关检疫合格后顺利出口,据悉,这批蚕种由桐乡市蚕业有限公司培育,共计600盒,货值超过1200美元。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桐乡蚕种首次出口巴基斯坦。

记者了解到,这批出口蚕种在制种前,嘉兴海关依据规程对其进行检测,对生产场所的防疫消毒情况开展现场监管,并对制种过程、存储、装箱等环节的卫生防疫措施进行查验,在确保其符合出口活动物的卫生要求后,最终办理了出口放行手续及出具动物健康证书,让这批桐乡蚕宝宝顺利踏上了“新丝路”。

“童叟会种桑,妇孺能养蚕”,在桐乡,养蚕是最重要的传统农事之一。这几年,随着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发展,桐乡这项传统农事有了新机遇。“其实,这早已不是桐乡蚕种第一次走出国门。”据嘉兴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5月份,由桐乡市蚕业有限公司培育的春季一代杂交蚕种‘白玉×秋丰’,经嘉兴海关检验检疫合格后顺利出口希腊。”嘉兴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桐乡蚕种第九年出口希腊,质量稳定且广受好评。

“一带一路”倡议为“桐乡蚕种”带来新机遇,也让“新丝路”焕发了新生机。“譬如,乌兹别克斯坦是个传统农业大国,有着1000多年的种桑养蚕历史。”桐乡市蚕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乌兹别克斯坦当地的蚕种一直没有改良更新,导致蚕茧小、质量差,且养殖技术落后,让当地蚕农难以维持生计。为了让蚕种更顺利地在别国安家落户,桐乡市蚕业有限公司每年都派技术专家到乌兹别克斯坦开展技术指导。

作为一种特殊商品,蚕种出口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那么,“桐乡蚕种”出口如何保证质量安全?据嘉兴海关工作人员介绍,在每批出口蚕种制种前,他们都会依据规程对蚕种进行检测,送到浙江省蚕种质量检验站经检测合格后,根据相关法规要求对生产场所的防疫消毒情况开展现场监管,同时对制种过程、存储、装箱等环节的卫生防疫措施进行查验,最后在确保其符合出口活动物的卫生要求后办理出口放行手续。

“可以说,蚕种和技术出口,不仅改写了乌兹别克斯坦千余年的养蚕历史,更搭建起了两国之间沟通联系的桥梁。”桐乡市蚕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蚕种通过嘉兴海关监管出口希腊、乌兹别克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也为当地带去了蚕业的“种子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