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大哥常常抛出的哲学三问:“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去哪里?”

这个世界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为什么这也能叫哲学?

形而上学是孤立、静止、片面的?

01名字好难取啊

事情的起源得从亚里士多德讲起,这位仁兄和达芬奇一样属于严重的多动症患者,遇到感兴趣的东西都喜欢研究一下。

当然了,人家这个天才的大脑属于捣鼓点东西都能有点成就的类型,这可是影响了欧洲几百年的人物。

形而上学通俗易懂:被马克思吐槽的形而上学到底是啥玩意(1)

有个数据是这样的,亚里士多德的作品超千万字,100多部。流传下来的有47本,约300万字。作品的类型就像是个百科全书,啥都有。

那后来有个叫安德罗尼柯的人整理了一下这些著作,把这些东西分成了两类,一类叫“物理学”,另一类叫“metaphysica”,这个拉丁语的本意是“物理学之后”。

这就有点像马云造的词“新零售”,新的业务模式到底该叫什么名字呢?不知道,先起个不一样的名字用起来,等后人真的有了合适的名字再替换不迟。

那这“物理学之后”的学问,主要就是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学问。

02信雅达

《易经·系辞》有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看不见的、无形的东西是“道”,有形的东西是“器”,器就是物质。

日本的哲学家井上哲次郎在翻译“metaphysica”的时候联想到了易经,就把这个词翻译成了“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通俗易懂:被马克思吐槽的形而上学到底是啥玩意(2)

这简直是神来之笔,达到了翻译“信雅达”的最高境界。

所以形而上学也可以说成是关于道的学问。

03对立

一说“道”,那自然就是要问什么事物的本质啊、起点啊、内在啊等等这种物虚的学问。

既然是偏虚无的理论,就很容易被拉入唯心主义的阵营。

大家都知道,18世纪出了一位了不起的哲学家叫马克思,就是那位导致我们政治书本厚了很多很多的哥们。

形而上学通俗易懂:被马克思吐槽的形而上学到底是啥玩意(3)

他的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这是门包含辩证法、唯物主义的哲学。他认为用形而上学的观点看问题,势必导致唯心主义,原因是形而上学的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不符合客观实际,并进而夸大主观的作用。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哲学理论之间互相攻击是很常见的事情。毕竟这是哲学理论,又不是物理学搞个实验就能分出个你对我错。

很有意思的一点,很多哲学家就是靠骂另一个哲学家(或者说驳斥另一种哲学观念)而出名的,比如叔本华。

形而上学通俗易懂:被马克思吐槽的形而上学到底是啥玩意(4)

叔本华当时就专门跟另一个哲学大佬黑格尔对着干,当时黑格尔比他年长18岁早就名声在外,而且两人还是同一所大学的。

黑格尔在上课,他就在隔壁同一个时间段开课,拼命攻击黑格尔是个疯子、骗子,各种驳斥人家的观点。

你看,这还蛮像我们今天的一些专靠反对出名的人,比如方某子!

另一个方面,有句话叫一个真理的反面可能是个更重要的真理。我想把这改造下:一个哲学派别的反面必须也是一个正确的哲学。

什么意思呢?

比如我们写文章有分词藻华丽派和朴素派。两种路线都可以,写好了都很不错。但是不存在狗屁不通派和文笔通畅派。

所以形而上学并没有马克思吐槽的那么不堪。

那为啥今天好像唯物辩证法把形而上学按在地上摩擦呢?

因为我们的物理学太牛了,一种确定性的思想统治了世界,曾经物理学认为可以解释世界的一切现象。再加上我们现在的理工化教育,使我们受到更多的是唯物的教育。

那些说形而上学是错误荒谬的人,不过是出于对这种学问的无知。

今天,物理学发展到了量子力学的时代,量子力学自带一种神秘的不确定性,形而上学有了更多用武之地。

04拯救地球

《三体》中,三体人派了智子封锁了地球的基础物理、弄疯了很多物理学家。

为什么要封锁物理呢?

有个非常好的比方,这里我要借用过来。这就好比我们拿着枪要去征服远方的一个还在使用弓箭的部落。不过我们可能要花200年的时间才能到达那边,为了防止对方科技超越我们,就派了一个暗杀机器人先到达了这个部落。

形而上学通俗易懂:被马克思吐槽的形而上学到底是啥玩意(5)

那么什么样的原始人要优先杀掉呢?

如果对方整天想着怎么把箭射得更快更远那一点都不用怕。如果有这么个原始人整天琢磨木头的成分、矿石的成分是什么啊?这就很可怕,因为这个原始人可能发明出火药。

《三体》中,想要通过基础物理来拯救地球的道路被封死了。而主人公罗辑最终通过宇宙社会学、黑暗森林理论拯救了地球。

从广义上说,这是形而上学的一次胜利。

今天的话题就到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