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有七十二峰,其中有三大主峰,分别是莲花峰、光明顶和天都峰。其中,天都峰古称“群仙所都”,意为天上都会,故取名“天都峰”。在三大主峰里,天都峰并不是最高的一个。但是它的峰体像一块通天的巨石,拔地而起,卓立地表,在黄山群峰中最为雄伟壮丽,所以被称作“黄山第一峰”。
天都峰不仅险峻,而且是能够鸟瞰黄山壮丽全景的理想之处。因此人们说,不登天都峰,来到黄山一场空。
天都峰的整座山峰笔直陡峭,直入云霄。登顶途中,有一段长10余米,宽仅1米的“鲫鱼背”,两侧是万丈悬崖,深不见底。这段路自上而下,坡陡达85度左右。因为形状颇似出没于波涛之中的鱼背,因此被称为“鲤鱼背”。游人从此经过,无不战战兢兢,可以说是黄山第一奇险。
今天的小学语文书有一篇课文《爬天都峰》,作者还是个小学生,就通过鲤鱼背爬上了天都峰,真是非常有勇气的。
天都峰是十分陡峭和险峻的,在古时候无路可登,能够登上峰顶的人寥寥无几。明朝大旅行家徐霞客两次游览黄山,都因为山势陡峭,无路可攀,没能登上天都峰,从而留下了一生的遗憾。
不仅是徐霞客,在他之前,还有一位大地理学家罗洪先也有这种遭遇。罗洪先,为中国地图学发展做出巨大贡献,首次发明了24种地图符号,被公认为16世纪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罗洪先在嘉靖年间,也就是徐霞客之前的五六十年,为了考察地理来到黄山,结果在天都峰下想尽办法也没能爬上去。
于是,大学者罗洪先只好在黄山一处温泉的墙壁上,写下了感叹的诗句:何年白日骑鸾鹤,踏碎天都峰上云。罗洪先觉得,可能只有骑着仙鹤,才能穿云破雾,爬上天都峰吧。
其实,很久以前就有人成功爬上了天都峰。这是在公元八世纪的唐朝年间,这位登山者还是一位僧人,这个和尚叫做释岛云。要知道,此后的一千多年时间里,海拔1810米的天都峰也一直都没有道路。
释岛云,俗名缪岛云,生活于唐朝后期。他慕“东国僧掷钵”神异事迹来黄山探访,成为有记载以来最早登上天都峰的人。他只凭借简单的登山工具,攀爬了几百米高的、几乎是90度垂直的悬崖,翻越许多陡峭的岩石,最终成功从天都峰东侧登上了峰顶。释岛云这个壮举,几乎可以媲美现在攀登雪山的登山运动员。
释岛云不但是个登山家,还是一位大诗人。他既是最早登上天都峰的人,也是唐代诗人中歌咏黄山最多的人,他的诗多刻在黄山绝壁之上,有《黄山怀古》、《望黄山诸峰》、《汤泉》、《仙石桥》等等,一千年后这些绝壁题诗,都成为了黄山的著名古迹。释岛云在黄山绝壁上留下的一首《登天都峰》写道:盘空千万仞,险若上丹梯。迥(jiǒng)入天都里,回看鸟道低。他山青点点,远水白凄凄。欲下前峯暝,岩间宿锦鸡。
释岛云这首诗,即描述了攀登天都峰的艰险,也展现诗人登顶后眺望远方、指点江山的豪放情怀。释岛云在中国史书上的记载很少,但他仅凭攀登天都峰这一件壮举,以及在黄山留下的诸多诗句,就足以流芳千古。
在1937年,天都峰首次修建了登山道路,共有1564级台阶,以及600米铁索来保障游人安全攀登。到了1984年,政府又在天都峰的峰腰开辟了另一条通往峰顶的路线。
当我们来到天都峰峰顶,会看到大石头上刻有“登峰造极”四个大字。站在峰顶平台远远眺望,可以看到黄山云海升腾,群峰矗立。对面的莲花峰,还有山上的各种奇松怪石,隐藏在云雾之间若隐若现,宛如仙境。难怪中国古人曾称赞:“任他五岳归来客,一见天都也叫奇。”
回顾历史,无论是登山家释岛云,还是地图学家罗洪先,还是旅行家徐霞客,不只是把这种险峻当成观赏的美景,而是激发出了开拓进取、力争上游的探险精神,将一座座山峰征服在了脚下,用自己的双脚丈量着我们祖国的河山。(作者:陶慕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