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11月8日讯(通讯员 润萱 爱雯 记者 万凌云)“定金”在买卖合同中被广泛运用,从大宗商品买卖到日常交易往来,“定金”的身影随处可见但是否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了“定金”字样,就能构成法律上的定金呢?11月8日,镇江润州法院发布了一起有关“定金”的案件,面对判决结果,很是让人“涨知识”,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定金如果没标明不退可以退吗定金到底能不能退?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定金如果没标明不退可以退吗?定金到底能不能退

定金如果没标明不退可以退吗定金到底能不能退

扬子晚报网11月8日讯(通讯员 润萱 爱雯 记者 万凌云)“定金”在买卖合同中被广泛运用,从大宗商品买卖到日常交易往来,“定金”的身影随处可见。但是否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了“定金”字样,就能构成法律上的定金呢?11月8日,镇江润州法院发布了一起有关“定金”的案件,面对判决结果,很是让人“涨知识”。

院方介绍,在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中,A公司因贸易出口需要于2020年3月向B公司订购了10万只护目镜,并分别签订了6万只的护目镜买卖合同、4万只的护目镜的买卖合同。合同签订后,6万只护目镜合同按约履行完毕。但在履行4万只护目镜买卖合同过程中,双方因“定金”问题产生了纠纷。

主审法官告诉记者,因国家政策变化,护目镜不在海关出口范围之内,故A公司与B公司协商,取消4万只护目镜的采购并要求B公司退还已付款项30万元。但B公司却认为,合同中约定:“签订合同后甲方向乙方指定账户预付总货款总额的50%作为定金(可冲抵每批次提货额50%的货款),”故该30万元系定金,不能予以退还。

2022年2月,A公司将B公司诉至润州法院,要求其返还货款并承担相应利息。

法院经审理认为,合同中虽约定了“定金”字样,但并未在违约条款中进行阐述;且A公司在支付款项时明确备注为“货款”,B公司未提出异议。故在本案中,法院依法认定该30万元非“定金”而是预付款。

据此,润州法院近日对该案作出一审判决:B公司向A公司返还货款30万元及资金占用费。

判决后B公司不服,提出上诉。目前,二审法院经审理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状。

那么什么是法律上的定金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六条之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超过部分不产生定金的效力。实际交付的定金数额多于或者少于约定数额的,视为变更约定的定金数额。”

主审法官特别提醒:定金作为一种法定的担保方式,具有担保债权实现的作用,在约定定金条款时应尽到明确的提醒义务并明确约定金的性质,没有明确约定定金性质,而仅仅写着“定金”二字的,并不能起到定金罚则的效果。

校对 陶善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