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的大学八、第四学期第56节:努力学习(上)

(内容提要:生活中有笑话,上大学也有趣事,但有的要仔细观察才看得见。好象学习也有个哲学上的度,必须达到一定的层次,才能做想做的事。学习和实践要结合起来,必须花费相当的劳动,也才能找到和发现真理。正如列宁说过的一样:谁怕用功夫,谁就无法找到真理!)

迟到的开学350字(迟到的大学八第四学期第56节)(1)

成都三圣乡美景图片

为了能够在课间擦黑板,大小教室上课我一般,都坐教室的一排或二排。有时讲课老师上课的时候板书多,即使老师正在上课,我也主动走上去帮助擦黑板。前面说了时间稍长3个班的同学,即81级两个班和干专班都看惯了,他们都知道我是干专班的生活委员。

两年的学习时间要结束了,我还很少坐到301大教室最后的阶梯顶端,体验那种居高临下的景况。5月底的一天上午气温已经升高,教室里的人都穿衬衫。81级女大学生们,花衬衣都很好看!男同学特别是干专班各色衣服都有,当然其中白色是主调。上大课中间休息10分钟,擦完黑板再去趟厕所之后,还有丁点空闲时间。

这学期我们班又调整座位,全体坐在阶梯教室的左边,即刚进教室门边上整个座位。趁着丁点有限的时间,我沿着靠中间的巷道,走到阶梯教室的最高一排。第一学年的两个学期,这后面还有来听课的回炉大学生,和外间来川师院进修的。从第二学年也就上学期开始,这教室里只有我们干专班,和81级的两个班。其中的原因是专业课,其他人没有必要再听了。

笔者在阶梯教室最后一排,居高临下稍微站立后。我从空着的坐位巷子穿过,顺教室门墙边巷道走下来。突然我看到后来任甘孜州某县交通局长的学员,白衬衣后背靠后面座位的部分,给涂上一片拇指大的墨迹。走拢后看到是他背面学员,即后来当过某县宣传部长的,把自己的钢笔尖放在课桌最边上。

前面的人背靠后面桌子的时候,也靠在他满是墨水的笔尖上。钢笔最初叫自来水笔,鲁迅先生在著作中,曾对自来水笔寄予希望。先生认为自来水笔好用,比毛笔更能促进中国文化。现在的电脑更是降低写作门槛,网络上有大量各式文章出现。

此时此刻笔者所见,那位候补宣传部长的自来水笔,通过笔尖不断地将墨水不知不觉,浸染在前面这位同学白衫衣后背上。可能是未来的宣传部长上课也在构思?他想在未来交通局长白衬衣的后背,浸染他的工作计划?

我小声问话说:“你?”

“我们不小心放的。”未来宣传部长小声说。

迟到的开学350字(迟到的大学八第四学期第56节)(2)

成都三圣乡美景图片

这时未来交通局长回过身子,他想看我们这两人在做什么?说什么?这事肯定不能揭穿,我只好假装着,什么也没有看见走开了。

……。

因为不再费力地学俄语,我加入了同学们,偶尔在川师院四周游览的群体。我们来回走过,长宽约2公里的狮子山。所谓山都是此高约30~50米的山包、山坡、山头。真正的山为再向东,10多公里之外的龙泉山。所谓狮子山为成都市区和龙泉山之间,一片小山包地区。这时为成都金牛区三圣乡狮子山大队,座落于其中的农户为数也不少。不知古代的什么时候,这一带曾经出现过狮子?故名狮子山。

前年1982年11月,川师院30周年校庆。言事口专栏上,某老师的诗词中有诗句说:

师生初到狮子山,野羊家狗串崖间;

开辟鸿蒙兴师范,转眼之间三十年。

……。

现在这一带也都是高楼大厦,为成都市区的组成部分。

我们干专班上学的当年,这里大的单位有川师院,还有省农科院下属的一家研究所。成都火车南站连接成昆线的铁路,从狮子山中间穿过。铁路线所在的地方,为一条2公里长的壕沟。壕沟最深处有20~30米,列车通过时总要鸣着长笛减缓速度。铁路两边是茂密的树林,然后就是农家、竹树混交林、少量的水田、鱼塘和众多种花种菜的山地。

几十年后这一带发展为成都市区,笔者某次乘坐成昆铁路上的列车经过。看到铁路边树丛中,有许多男女大学生出入。听列车上的人说,有山、有树、有大学生,就是川师大附近的狮子山了。

迟到的开学350字(迟到的大学八第四学期第56节)(3)

现在的大学生学习图片

狮子山是鲜花盛开的地方,春天有桃花、夏天有栀子花、秋天有芙蓉花、冬天有梅花。上述四种代表性的花之外,还许许多多叫不出名字的花。其中芙蓉花为成都的代表,成都也被称作芙蓉城。狮子山这里的人们一年四季,都生活在数量达几十种的鲜花丛中。成都人也一年四季,都有单独或结队来狮子山游览的。

来人最多是春天,特别是阳春三月,成都市人大家来踏青,尽情享受这里的明媚春光。狮子山所有的花中,最鲜艳的是桃花!笔者看到川师院言事口专栏上,大学生们的诗句中,有难忘桃花坡的句子。

灌县也有桃花!1976年笔者在灌县“五七”干校劳动大半年。那里有20多亩成片的桃林,春天开花时简直就是一片彩霞。只不过灌县气温比成都低2~3度,好像桃花的颜色也要淡一些。秋天时乘坐成灌公路上的公交车,就会看到路两旁的芙蓉花。越靠近成都花的颜色越浓,越靠近灌县花的颜色也就越淡。

以后一些年狮子山上的农家,许多都搞起了旅游接待。他们或是卖茶水、或是开饭馆、或是经营副食等等。总之为郊游的人们提供方便,达到互利互惠双赢的显著效果。竹篱茅舍的农家院落群之中,已经有一家又一家,别墅式的钢筋水泥楼房建筑出现。包括我们班曾经参观过的那户农家,想起这家人靠卖花建新楼房,几十年后回忆起来仍然让人感动。

应该说这些新式房屋象报春花一样,宣告一个崭新的时代正在大步走来!不久这一大片地方,都融合到大成都的高楼大厦之中。随着国家单位部门,和人们自己家庭收入的提高。川师院的大学生们,将永远告别每月18元饭菜票的生活。象笔者这样的普通干部,也告别低工资时代;向月工资或养老金几千元,中等收入和生活过渡。

我还是半个月回一次灌县,每次回来在县委鱼池院我的寝室门口,晚饭由爱人在蜂窝煤炉上煮一碗挂面。周日早晨机关伙食团打稀饭馒头,中午去父母家吃一顿饭。下午回川师院在寝室中,煤油炉上煮碗面当晚饭。此生活仍然周而复始,到重复到两年大学生活结束。

我们身上衣兜里随时都揣着药,有止胃痛的“甲氢咪呱”、“黄莲素”、“硫糖铝”,还有“云南白药”等。随时随地预防突然又发胃出血病。经济么虽然每个月多5元钱,但还是要精打细算节约开支,总之在温饱线上渡日。

我已经跟干专班同学,练会48式太极拳;陈大哥还从家里带来一把,3根的弹簧的拉力器。我是两样一块儿练习,每天早晨6.30校的高音喇叭刚开始广播,立即翻身起床先走两趟太极拳,再扯几十次拉力器。

陈大哥上学川师院之前,是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的教官,学院校址广汉县。听陈说广汉是总校,另外还有新津、遂宁、绵阳、成都4个分校。总校、分校都有各自的机场,都有教练用的“安二型”飞机上下翻飞。教练机偶尔也能够,搭载个把必须是教官的人。

某次陈大哥他从遂宁回成都,短短几百里路就把飞机、火车、汽车、自行车加上步行都尝试过了。首先他从分校到机场的一段路,是别人用自行车搭去的。然后乘“安二型”教练机飞广汉总校,下飞机从机场到火车站是乘汽车。到成都火车北站后,步行回不远的曹家巷自家。他的话引得同寝室的,我们几个都笑了,大家都笑得意味深长。

闲暇之际我去校图书馆翻阅书籍,这座五层楼藏书之外,还有阅览室可以容纳500人看书或借书。书分三大类:一是间接查阅、二是直接查看、三是直接翻看。

第一类间接查阅的图书,最多有几十万册,借阅时先要在众多的盒子中寻找。里面满是写了书名、书号、和内容简介的书签,中间有铁条穿过不能取只能看。找到书后再将书名、书号,填写在自己借书证的借阅签上,交图书管理员由对方给把书找来交到手上。每个借书证有5只借阅签,最多一次能借5本书,所借书籍本学期必须归还。

第二类直接查看图书有10来万册,直接摆放在书架上。借书人只能眼睛看,不能触摸因为手够不着。看好后再由管理员取出,收下我们填写好的借阅签后递交。

第三类直接翻看为期刊、杂志、日报等,可以直接在馆内阅读。总的说来手续繁多,不利于大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学校老师每个星期的几个上午或下午,能在存放图书的馆内自行取阅书籍。但那里旧书将空气污染,时间长了也不利于身体健康。

西方国家的图书馆事业,早在马克思时代就相当发达。有关方面的书籍上有介绍,说是一介书生的马克思,能够在伦敦大英帝国的图书馆享受专门待遇。其中包括专用的座位,随意取阅书籍,仔细为他服务的管理人员等。马克思能够写出《资本论》这样的宏篇巨著,应该说与西方国家的图书馆事业发达有关联。

列宁曾在自己的著作中,回忆他在伦敦图书馆看书的经过,希望在前苏联也办这样一家图书馆。说是一座宏大的建筑,面对街的一边有许多随意进出的门。人们进去后能够在敞开的书架上,任意取阅上面的各种书籍。然后有管理人员把阅者不要或看过的书,放回架子上原来的位置。

据报刊载美国的大学生,可以在校图书馆借阅任何书籍。反过来别的同学也可以,在借书人那里取走任何书籍。中国的领袖人物中,毛泽东享受过上述待遇。他在北京大学当两年多图书馆工作人员,可以随意取阅里面的任何书籍。

迟到的开学350字(迟到的大学八第四学期第56节)(4)

现在的川师大校门图片

笔者在川师院两年,也看到大学生们听老师讲都很认真,但是下来课后自己读书并不多。不知是不是读书不多,限制了中国大学生的思想?也限制了中国的文化发展?因为耀邦同志曾经量化,起码要读两亿字的书,才可能成为真正马克思主义者!

笔者当年做打字员的县委机关,那时的宣传部有几万册书籍。打字员人熟事熟的原因,我在里面看了一些书。包括马恩、列宁选集,《资本论》及提要注释;明史、清史全集,24史演义;《中国哲学史》、《中国通史》、《星火燎原》、《红旗飘飘》等等。以及大量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影印资料文史资料,和文学艺术类作品。这样才有可能动笔写点东西,还不知所写作品的行不行?(文庙山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