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穆斯林的葬礼》,总觉得心情是很沉重的。我想,读这部小说,默默流泪的人不在少数。

品读经典书籍(品读经典作品)(1)

这部小说以两代人的爱情为线索展开。结构也很有特点,单数章节的题目一般都有一个“玉”字,描写父辈的经历;双数章节的题目一般都有一个“月”字,描写子女的经历。但不管父辈还是子女,发生在他们身上的爱情总带着一丝的悲剧或者虐恋。但不管怎样,都是充满了矛盾的现实生活。韩子奇、梁君壁、梁冰玉,他们的经历,我们应该恨谁呢?我们又应该同情谁呢?恨梁君璧吧,因为他对韩新月不冷不热,而且脾气很暴躁。但我们要知道,新月的生母是她的妹妹——梁冰玉,生父就是自己的丈夫,反而会让我们开始同情她。恨梁冰玉吧,夺走了自己姐姐的丈夫,没有尽到做母亲的责任,但当我们看到她有家不能回,不能和自己的孩子相认时,也顿生同情。恨韩子奇吧,岳父让他继承了做玉的职业,而且把自己的绝活也传给了他。但他竟然跟妻妹出现了婚外情,还有了孩子。但当我们看到在伦敦那个特定的战争环境,似乎觉得发生这些事情也是情有可原。

品读经典书籍(品读经典作品)(2)

唯一让我们觉得惋惜和遗憾的是韩新月和楚雁潮的爱情。好多读者认为这部小说是悲剧的,其实就是因为韩新月和楚雁潮的爱情。新月的离世,让我们读者泣不成声。说起悲剧,好多学者认为我们国家的文学作品没有悲剧,充其量就是正剧,尤其古典文学,都是大团圆的结局。这其实有一定的根据。有人说,《窦娥冤》是悲剧,窦娥被冤而砍头,窦娥的唱词也体现了这一点,例如,那句有名的唱词:“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还有窦娥立的三件誓言,全都应验。但我们要知道,最终的结局是窦娥的父亲替女儿报了仇。也许,这样的结局,能更加迎合大家的口味。但似乎《穆斯林的葬礼》打破了这一点,在韩新月和楚雁潮的爱情描写中,作者是以悲剧收场的。不过他们又是师生恋。总之,一切的一切都在矛盾中展开。也许,生活就这样的不完美,这样的不尽人意。

品读经典书籍(品读经典作品)(3)

同时,这部小说,也让我们了解到了回族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而且,霍达没有做任何的艺术加工,跟现实中回族的习惯是一模一样的。这种把真实的生活情景融入文学作品中,而且还相当成功,是需要很高的文学技巧的。还有一点,个人觉得也很成功。就是霍达借韩新月这一人物的活动,给我们展现了北京大学的校园文化风貌和那个年代的大学生活。就像我这个没有去过北大的不知名的文化人而言,第一次感受到北大未名湖的美,就是作家霍达带我观赏的。我特别想去北大的未名湖畔走一走,拍个照,不过到目前还没有实现。

品读经典书籍(品读经典作品)(4)

经典,留给我们的是永恒。在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有两部作品一直印在我的脑海中,它们分别是:《平凡的世界》和《穆斯林的葬礼》,不知大家有没有同感。

品读经典书籍(品读经典作品)(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