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古代文学的优秀范文(古代文学素材专题)(1)

●非知之难,能之难也。

晋·陆机《文赋》对于写作,懂其写作道理并不难,善于动手写好可就难了。

●笔力到处俱天成。

元·柯九思《自题山水画》运笔的工力高妙到家,所到之处都会天然成功。

●口辨者其言深,笔敏者其文沉。

汉·王充《论衡·自纪》口头善辨的人其言论深刻运笔敏慧的人其文章凝重。意即要言深文沉,就必先具备善辨能文的才能。

●百锻为字,千炼成句。

唐·皮日休《刘枣强碑》好字和佳句须以千锤百炼始成。

●吾每为文章,未尝敢以轻心掉之。

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我每次作文章,未曾敢用轻心摆弄的态度对待。

●新诗改罢自长吟。

唐·杜甫《解闷十二首》对待新诗创作认真修改并反复吟咏。

●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心始安。

清·袁枚《遣兴》喜爱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动笔,初成之后必经反复修改才放心。

●文章出苦心,谁以苦心为。正有苦心人,举世几人知。

金·元好问《与张中杰郎中论文》苦心:艰难磨练。举世:人世间。知:理解。感叹世人为文不下苦心,也不理解别人的苦心。

●典尽客衣三尺雪,炼精诗句一头霜。

唐·杜荀鹤《维扬科末寄幕中二从事》典:典当。为了使诗句锤练精美,就是在严寒中典尽客衣和熬来一头白发也在所不惜。

●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熔裁》疏:稀松。密:严密。

●隔日一删,愈月一改,始能淘沙得金,无瑕瑜互见之失矣。

清·李渔《闲情偶寄》愈:超过。瑕瑜互见:毛病与精美同时存在。失:缺失。

●明知爱惜终须割,但得流传不在多。

清·袁枚《随园诗话》写作中要认真修改,舍得割爱,质高传世的东西不在于多。

●富于万篇,贫于一字。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练字》写作有时感到丰富得可成万篇,而有时却感到贫乏得难于找到一个恰当的字。这是极言词语的磨炼。

●愿君此地攻文字,如炼仙家九转丹。

唐·孟郊《同恭夏日题寻真观李宽中秀才书院》攻:磨炼铸造。丹:即丹砂,古代方士将朱砂放于炉火中烧炼,经多次而成丹

●敢为常语谈何易,百炼工纯始自然。

清·张问陶《论诗十二绝句》常语:寻常词语。工纯:工夫纯熟。自然:非造作,天然。

●夜吟晓不休,苦吟鬼神愁。

唐·孟郊《夜感自遣》日夜吟咏,苦思斟酌。

●赋诗如开花,开多花必少。

清·袁枚《笔不老》赋诗:作诗。比喻作诗要讲求质量。

●寸截金为句,双雕玉作联。

唐·白居易《江楼夜吟元九律诗成三十韵》强调写作应视质量,犹如金玉,要认真雕琢锤炼。

●命意贵远,用字贵便,造语贵新,炼字贵响。

元·陆辅之《词旨·词说》立意重在深远,用字重在便当,造句重在创新,炼字重在响亮。

●二年得三句,一吟泪双流。

唐·贾岛《题诗后》思考多时才磨炼出几句好诗,吟诵起来激动得不觉泪下。极言创作的认真、艰苦。

●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

宋·王安石《读史》糟粕:酒渣,喻粗劣无用的著述或其中的部分。丹青:本指丹砂与青雘两种可作颜料的矿物,后泛指绘画艺术,也喻坚贞不渝。精神:精灵神韵。强调写作以质为重。

●新诗日日成,不是爱名声;旧句时时改,无妨悦性情。

唐·白居易《诗解》勤写新诗,但不是为了扬名;更精改旧诗,把它视为怡情悦性的乐事。

●作文如攻玉然,今日攻去石一层,而玉微见;明日又攻去石一层,而玉更见;再攻不已,石尽而玉全出矣。

清·唐彪《读书作文法》三卷攻:加工制作。作文象加工玉石一样,必以反复加工琢磨,不断除去闲笔浪墨,然后才能得到象华采尽出的纯玉那样的佳作。

●消磨了三十多年层层心血,算不得大千世界小小文章。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00回大千世界:佛语,指释迦牟尼所教化的极其广远的范围。写作极为艰难,即使付出毕生心血,也只能小有成就。

●推敲诗益炼,骈丽语尤工。

宋·楼钥《蒋慈豀鹗挽词》炼:精炼。骈丽:以双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的一种文体。尤工:特别工巧。

●词人传佳句,剧炼始堪传。

宋·邵雍《论诗吟》辞:文词。奇:罕见的,奇妙的。意:意趣。余味:耐人品赏的韵味。

●篇有百尺之锦,句存千钧之弩,字有百炼之金。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一锦:丝织物,喻质地好而瑰丽华美。千钧:三十斤为钧,千钧极言其重,喻极为有力。弩:箭。

●休道画工心独苦,题诗人也白头生。

金·元好问《惠崇芦雁》具言画工和题诗人均为创作付出良苦的心血。

●知一重非,进一重镜。

清·袁枚《随园诗话》知晓自己写作中的一层不足之处,就意味着进入一层新的境界。

●如陈年之酒,一石仅存数升,百炼之钢,千炉才铸一剑。

清·袁枚《答祝芷塘太史》强调著述应经长年和反复锤炼,凝聚精华。

●披沙拣金,往往见宝。

唐·高仲武《中兴间气集·崔山同》披:分散。见:显露。喻贵重的事物往往要经过艰苦的披拣劳动。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宋·王安石《题张司叶诗》寻常:平常,一般。奇崛:异常崛出。成:成诗。艰辛:艰难辛苦。

●池塘春草妙难寻,泥落空梁苦用心。

清·宋湘《说诗八首》池塘春草:谢灵运《登池上楼》诗句:“池塘生春草。”泥落空梁:薛道衡《昔昔盐》诗句:“空梁落燕泥”。

●雨里孤村雪里山,看时容易画时难。

元·关汉卿《望江亭·中秋切鱠》有些看似寻常的景物,创作入画却是难度很大的。

●炼句不如炼字,炼字不如炼意,炼意不如炼格。

元·王构《修辞鉴衡》格:品质,风格。强调在炼字、句、意、格中,以炼格最为至要。

●力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

清·顾文伟《苦吟》为了力求一个字的妥贴稳当。而忍受住长夜的寒冷之苦。

●学诗有八字诀,曰:多读多作多改而已。

明·李沂《秋星阁诗话》诀:窍门,方法。而已:罢了。

●多看自知,多作自好矣。

宋·姜夔《白石道人诗说》多研读名篇佳作自然就会知晓写作的道理,多写作磨炼自然就会写得完美。

●三写遍钻研,六书多补益。

南朝·陈·江总《借刘太常说文》多写并从中钻研总结,博览而从中增加补益。

●学文之法无他,多读多作。

清·姚鼐《与陈硕士书》文:文章。法:办法。

●凡学文,初要胆大,终要心小。由粗入细,由俗入雅,由繁入简,由豪宕入纯粹。

明·吴纳《文章辨体序说·诸儒总论作文法》阐明学习写作的步骤及其演变进步的规律。

●为文之道,欲卓然自立于天下,在于积理而练识。

清·魏禧《答施愚山侍读书》积理:厚积道理。练识:锻炼见识。

●先取清通,次宜警炼,终尚自然,诗之三境也。

清·潘德舆《养一斋诗话》清通:清晰通畅。警炼:警策简炼。尚:崇尚。自然:不造作。

●诗须识高,而非读书则识不高;诗须力厚,而非读书则力不厚;诗须学富;非读书则学不富。

明·李沂《秋星阁诗话》强调:必须通过读书才能使见识益高,工力益厚,学问益富,从而写得更妙。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清·孙洙《唐诗三百首序》指出多读熟读,潜移默化,对于写诗有莫大的裨益。

●心读尽天下之书,尽通古今之事,然后可以放笔为文。

清·万斯同《与钱汉臣书》强调博读厚积和通明物事,然后写作,就可左右逢源。

●口舌成疮,手肘成胝。

唐·白居易《与元九书》自说日夜苦学力文达二十载,以至于口舌生疮、手肘磨成老茧。

●史称孟浩然苦吟,眉毫脱尽;王维构思,走入醋瓮,可谓难矣。

清·袁枚《随园诗话》毫:毛。瓮:一种陶制的盛器。难:艰难可贵。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二如果把全部心血放在磨炼一门技艺上,那么其技艺必然精通;如果把精力倾注在一种职业上,那其职业必然提举起飞。

●天下未有心不在是事,而是事能诣极者;亦未有心在是事,而是事不诣极者。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只要把心血放在那件事上,那么那件事的造诣就会极高。

●借问因何太瘦生?只为从来作诗苦。

唐·李白《戏子美》借问:请问。太瘦生:长得太瘦。戏子美:与杜甫戏言。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耽:沉溺,喜爱。惊:惊动。休:休止,甘心。

●日日为诗苦,谁论春与秋。

唐·释归仁《自遣》日日为了写好诗作而呕心沥血,谁人还去理论春去秋来。

●一唱三叹,由于千锤百炼。

清·梅曾亮《舒伯鲁集序》诗文情韵悠长,反复吟咏其味无穷,是由于千锤百炼的结果。

●篇中不可有冗章,章中不可有冗句,句中不可有冗字。

明·吴纳《文章辨体序说》冗:多余。章:章节。强调要推敲。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唐·卢延让《苦吟》安:确定。须:胡子。形容作诗的艰苦。

●凡人为文,私于自是,不忍割切。

《旧唐书·白居易传》一般人写文章,往往私下自以为是,不愿意割爱而删掉自己的东西。

●美玉微瑕,未为至宝。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瑕:玉的疵病,即毛病。至宝:至善的宝物。喻为求诗文完美,必须精雕细刻,连毛病也不放过。

●吟成五字词,用破一生心。

唐·方干《贻钱塘县骆明府》极言:作诗构思和斟酌用心良苦。

●世人著述,不能无病。

三国·魏·曹植《与杨德祖书》世上没有完美无缺的著述,所以应适时改定。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难于代句。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附会》章:章节,段落。难于:比……还难。易:更改。代:替代。改动章节比写作全篇还难,变易一个字比代替一句话还难。

●善改者不如善删,善取者不如善舍。

清·魏际瑞《伯子论文》善于改动不如善于删削,善于选取不如善于舍弃。强调在修改文章中应着重删削和舍弃。

●文章频改,工夫自然。

宋·吕本中《宋诗话辑佚》卷下 频:多次。工夫;工力。自然:天然,非人为的痕迹。

●大凡文字不厌改,患改之不多耳。惟改方能到妙处。

明·陈献章《与胡佥宪提学书》厌:厌倦。患:忧虑。文字唯多改才能达到妙处。

●唯可改之处,宜细心笔削;令有点铁成金之妙,斯善矣。

清·唐彪《父师善诱法》笔削:删改。点铁成金:本指古方士能用丹将铁点化成金子,后比喻把文句略加点窜,顿然改变。

●当于著笔之初,以至脱稿之日,隔日一删,逾月一改,始能淘沙得金,无瑕瑜互见之失矣。

清·李渔《词曲部·宾白第四》瑕瑜互见:瑕,玉的斑点;瑜,玉的光采;互见:杂有。文章从动笔之初到脱稿之后,均应经一定时日的反复修改,提炼至精,使之达到完美的地步。

●诗不厌改,贵乎精也。

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二厌:厌烦。贵:崇尚,看重。精:精粹简炼。

●君诗如精金,入手知价重。

宋·杨万里《和陆务观见和归馆》诗要精粹练达才价值重。

●句句夜深得,心从天外归。

唐·刘昭禹《风雪》在深夜里苦吟推敲才得到的佳句,心思有突然从天外归来的顿悟的感觉。

●诗家事业君休问,不是穷人亦瘦人。

宋·陆游《对镜》强调诗歌的创作用心良苦,时日艰难。

●人之能以翰墨辞艺行名于当时者,未尝不成于艰穷而败于逸乐。

元·戴表元《吴僧崇古师诗序》成功来自付出了极大的艰苦,失败是由于贪图安逸享乐。

●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

唐·韩愈《荆潭唱和诗序》工:巧妙。写欢乐难,写穷苦较易。

●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宋·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不是写诗使人穷困,只是因为穷困而发奋磨炼,然后使诗写得工妙罢了。

●辞必高然后为奇,意必深然后为工。

唐·孙樵《与友人论文书》文辞高明才能达到奇妙,构思深邃才能达到 工致。

●规范本体谓之熔,剪截浮词谓之裁。裁则芜秽不生,熔则纲领昭畅。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熔裁》本体:文章的体裁、主旨、格调等。浮词:空泛多余的词。芜秽:芜杂。昭畅:明晰通畅。

●权衡损益,斟酌浓淡。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熔裁》写作应衡量文辞的增删,考虑设色的浓淡。

●为文须千斟万酌,以求一是,再三更改,无伤也。

清·郑燮《词钞自序》一是:唯一正确。无伤:不会损伤,不会改坏。

●尽日寻不得,有时还自来。

明·谢榛《四溟诗话》指出诗歌的意旨或佳句,平日煞费苦心寻找不得,可是有时还会自然而来。意谓只有平日艰苦地探索和构思,创作时才能水到渠成。

●得之在俄顷,积之在平日。

清·袁守定《谈文》俄顷:顷刻,一会儿。积:积累,厚积。有平日之积,才能有俄顷之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