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邻星(毗邻星,Proxima Centauri)是南门二(半人马座α)三合星的第三颗星,依拜耳命名法也称为半人马座α星C。它是离太阳系最近的一颗恒星(4.22光年)。它是由天文学家罗伯特·因尼斯(Robert Innes)于1915年在南非发现的,当时他是担任约翰尼斯堡(Johannesburg)联合天文台(Union Observatory)的主管。

亮度

天狼星和比邻星哪个大(红矮星的亮度都很弱)(1)

比邻星[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

通常红矮星的亮度都很弱,以肉眼观测是看不见的,比邻星也不例外。它的视星等是11等,绝对星等是非常弱的15.5等。如果从半人马座α三合星的其他两个星观测,将是4.5等星。

距离、直径、质量

由欧洲天文卫星Hipparcos量测到的视差(parallax)772.33 ± 2.42 毫角秒(milliarcseconds)推算,比邻星离地球大约是4.22光年远,或者是266872个天文单位(1天文单位约合1.5亿公里,为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离地球最近的比邻星与地球相距40万亿公里,从比邻星发出的光约4.3年才能到达地球。离它最近的邻居依序为:半人马座α三合星的其他两颗星(0.21光年)、太阳和巴纳德星(6.55光年)。从地球观测,比邻星离半人马座α星A视角约2°,或相当于满月直径的4倍。由于比邻星离半人马座α星AB双星与太阳距离的比率仅仅是1\20,天文学家猜测它可能是以50万至200万年或更长的周期在绕半人马座α星AB双星的一个轨道上运转。因此,比邻星也称为半人马座α星C。用欧南天文台(ESO)位在智利的超大望远镜(Very Large Telescope,VLT)在2002年以光学干涉测量得到比邻星的角直径为1.02 ± 0.08毫角秒。由已知它的距离,推算实际直径大约是太阳的1\7,或者木星的1.5倍。它的质量也大约是太阳的1\8,或者木星的150倍。

形成年代、寿命

比邻星的形成年代与半人马座α星A和B双星相同,约48.5亿年前,比太阳的46亿年略早些。但由于大小仅比产生氢融合反应所需的恒星临界质量稍大,融合反应的速率很慢且不稳定,因此天文学家推算它的寿命可达千亿年以上。

本文章由头条百科用户用户1751396847430、Red233、用户2993386157159、清时得闲参与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