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熹宗天启六年(1626)五月初六巳时,即如今的上午九点,正当京城百姓们如常开始一天的生活时,位于京城西南部的王恭厂附近却发生了一场规模巨大的爆炸。据统计和估算,这场被后世称作“天启大爆炸”的事件共造成两万余人死伤,而它之所以如今仍然受到人们广泛讨论,最重要的原因则在于导致爆炸的原因至今不明。

世界上最严重的大爆炸(造成两万人死伤的)(1)

关于爆炸的具体情况,包括《明史》、《明实录》在内的大量史料都有所记载。其中,作为官修史书的《明史》记载道:“天启六年五月戊申,王恭厂灾,地中霹雳声不绝,火药自焚,烟尘蔽空,自昼晦冥,凡四五里。”很显然,按照此处说法,爆炸的原因正是在于王恭厂内的火药自焚,这才导致了后来山摇地动、烟尘弥漫。

如果说《明史》是后来才编写的,其中记载未必准确,那么不妨看看就成书于当时的《明熹宗实录》,其中写道:“王恭厂之变,地内有声如霹雳不绝,火药自焚,烟尘障空,椽瓦飘地,白昼晦冥,西北一带相连四五里许房舍尽碎……上命西城御史李灿然查报,据奏塌房一万九百三十余间,压死男妇五百三十七名口,著即分别轻重作速优恤。”

世界上最严重的大爆炸(造成两万人死伤的)(2)

不难看出,其一,爆炸原因被官方解释为火药自焚;其二,明熹宗曾派西城御史李灿然详查受灾情况,而后者的回报表示尽管爆炸导致塌方万余间,但被压死者仅有五百余人,与流传的两万余人差距甚大。实际上,死伤两万的说法来自于明末史学家计六奇的《明季北略》,书中不但详细形容了爆炸发生时的场面,还表示:“屋数万间,人二万余,王恭厂一带糜烂尤甚。”

除此之外,还有一样史料不容忽视,那便是亲历爆炸的司礼太监刘若愚,他在《酌中志》中回忆道:“忽大震一声,烈逾急霆,将大树二十余株尽拔出土,根或向上,而梢或向下……杀死有姓名者几千人,而阖户死及不知姓名者,又不知几千人也……凡死者肢体多不全,不论男女,尽皆裸体,未死者亦皆震褫其衣帽焉。”

世界上最严重的大爆炸(造成两万人死伤的)(3)

按照刘若愚的说法,这场爆炸导致的死者有名有姓者几千,身份不明者也有几千,且最值得注意的是,他描述死者不但大多肢体不全,还尽皆赤身裸体。关于这点,记录当时灾情的《天变邸抄》、私修史书《国榷》也都有着类似记载,如“所伤男妇俱赤体,寸丝不挂,不知何故”、“凡死伤俱裸露”等。

总结各路史料,我们会发现对于遇难者的数量,从《明实录》中的五百余人到数千,乃至两万余众说纷纭,而爆炸原因则大多被解释为火药自焚,至于为何自焚、自焚的威力是否足够导致如史料中记载的那般惨状,则依旧没有定论。更加令人迷惑不解的,便是当时不管死者还是伤者都瞬间衣不蔽体,而这也为研究者提出假说奠定了基础。

世界上最严重的大爆炸(造成两万人死伤的)(4)

一种说法认为,是强烈地震导致了王恭厂内火药库发生了爆炸,毕竟史书中确实有大量关于明朝时北京频繁发生地震的记载。不过,既然寻常地震都会被史书记载,如果天启大爆炸真是地震导致了火药库爆炸,史书或是其它史料也理应有所提及。因此,这一说法并不能令人完全信服。

除了地震之外,也有陨石、飓风等自然灾害导致爆炸的猜想,但和地震说同样,这些说法也都缺乏关键性的证据。实际上,由于古人认知水平远不及现在,再加上当时灾难突发、人心惶惶,对于天启大爆炸发生的准确原因自然没法把握。甚至于被史书采纳的“火药自焚”一事遭到了怀疑,因为有史料表示附近树木并没有被焚烧的痕迹。

此外,民间还流传着外星人造访、核试验等稍显离谱的假说,此处我们就不加以讨论了。不论如何,这场骇人听闻的爆炸应当还是与存放于王恭厂的大量火药紧密相关,至于是存放保存不当还是受到外部刺激,甚至有人暗中引爆则实在是无从得知。

世界上最严重的大爆炸(造成两万人死伤的)(5)

根据多处史料提到的受害者赤身裸体的现象,则有一种说法认为是爆炸导致了高真空负压环境的产生,人体与衣物被瞬间高度膨胀的空气撑开,这才导致了灾难后人人衣不蔽体。综上所述,这场被朱祖文形容为“声震宫阙,为古今所未有”的巨大灾难确确实实造成了严重后果,在大量百姓死伤、无数房屋倒塌后,明熹宗只得降下罪己诏祈求上天宽恕。

世界上最严重的大爆炸(造成两万人死伤的)(6)

时至今日,我们已经无从知晓有关天启大爆炸的各种史料是否真实准确,但这一事件发生后不到二十年明朝就走向了灭亡。从命运的角度来看,这或许是上天预示着明朝的末日;而从更实际的角度看,这或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明末武备废弛的状况。其实,相比于遇到灾难才匆匆下诏反思,君王更该做的是平日里就励精图治,这样即使灾难仍然不可避免地发生,造成的影响也会小上很多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