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导视】,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新华纵横权威访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新华纵横权威访谈(新华纵横这部社会生活百科全书)

新华纵横权威访谈

【节目导视】

7编加附则,1200多条,这是一部全方位保障人民权益的法律。(同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保护民事权利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回应人民群众的法治需求。)

倾听人民心声,聚焦社会热点问题。(同期:我们也很期待民法典颁布以后,我们中国的法治水平、对人民财富的权利的保护的水平有一个新的飞跃和提高。)

敬请收看本期节目——《这部“社会生活百科全书” 与你息息相关》

【解说】5月22日,作为今年全国两会重要内容,酝酿多年的民法典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

被誉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民法典草案,由民法总则与各分编草案“合体”而来,包括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及附则,共1200多个条文,覆盖一个公民生老病死的全部生活。

(小标题)物权编:更好保护你我财产权利

【解说】草案物权编的一大亮点,是增加规定“居住权”这一新型用益物权,明确居住权原则上无偿设立,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或者遗嘱,经登记占有、使用他人的住宅,以满足其稳定的生活居住需要。

【同期】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民法典研究中心主任 孟强

因为他把居住权从一个我们常见的只是一个租赁的这种债权上升为一种物权,让它更加地稳定,不会再因为业主心情的变化、意志的转移而影响这个人居住的权利。

【同期】华东政法大学教授 韩强

我们认为民法典设立居住权制度,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一种制度回应。那么对于未来中国社会保障以及我们不动产市场的发展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小标题)合同编:建立更具时代性的合同制度

【解说】近年来,一些侵害大众权益,甚至危害广大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现象和问题时有发生,亟待法律规制。此次合同编草案就针对这些问题作出了明确的规制,切实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权益。

【解说】针对近年来各界反映强烈的高利贷问题,草案明确规定禁止高利放贷。对于很多消费者都遭遇过的商家“霸王条款”,草案完善了格式条款制度。

【同期】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民法典研究中心主任 孟强

民法典(草案)专门在合同编借款合同里边写的禁止高利借贷,传达了民法典的一种导向,就是说希望金融回归到实体,不要以高利放贷为生,要让金融能够支撑实体企业。

(小标题)人格权编:强化对人格尊严的全面保护

【解说】人格权独立成编是民法典草案的一大亮点。代表委员普遍认为,这是民法典立法的重大创新,有助于强化对人格尊严的全面保护。

回应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带来的新问题,草案对隐私权和个人信息的保护可谓浓墨重彩。草案规定,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同期】全国政协委员 皮剑龙

这意味着,“侵犯隐私”不仅局限于此前人们熟知的各种非法获取、泄露个人私密空间、私密生活和私密信息的行为,其他任何可能滋扰、破坏私人生活安宁或构成严重扰民的社会现象,比如各种频发的骚扰电话、骚扰短信、强制弹窗广告,可能被认定为“侵犯隐私”,侵犯私人生活安宁。

(小标题)婚姻家庭编:为“家和万事兴”提供更强法律保障

【解说】草案中备受关注的婚姻家庭编,着眼于促进家庭和谐,解决当前百姓反映强烈的现实问题。草案规定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

【同期】全国人大代表 马一德

民法典(草案)把优良家风放进去,实际上有一种价值宣誓的作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民法典的重要体现。

【解说】为减少“头脑发热”式离婚,草案规定了提交离婚登记申请后三十日的离婚冷静期。在此期间,任何一方可以向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申请。

【同期】全国人大代表 朱列玉

离婚是一件大事,都要冷静处理。有的人闪婚,把结婚离婚当成儿戏,那么法律规定要有冷静期,让大家更加理性去处理。

(小标题)继承编:让继承制度更符合百姓需求

【解说】随着社会发展,百姓财富增加,财产继承问题日益重要。草案在继承编中对现行继承法的多处修改,有利于遗产得到妥善保管和顺利分割,促进家庭和睦。草案完善遗赠扶养协议制度,适当扩大扶养人的范围,明确继承人以外的组织或者个人均可以成为扶养人。

【解说】此外,遗嘱的形式和效力更加灵活多样。草案增加了打印、录像等新的遗嘱形式。

【同期】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民法典研究中心主任 孟强

这是因为我们继承法也因为之前颁布的年代比较久远,这些技术手段以前可能都没有普及,所以这次为了回应这个时代的发展,都对这些作出了修改和补充。

【解说】草案还修改了遗嘱效力规则,删除了现行继承法关于公证遗嘱效力优先的规定,切实尊重遗嘱人的真实意愿。

【同期】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民法典研究中心主任 孟强

以前对于公证遗嘱,它的效力是非常地高,有公证遗嘱在就可以排除后面其他遗嘱的效力。这个好的地方是他可以在举证上更加地容易,因为公正毕竟程序上更加地严格。坏处就在于一旦之前做了一个公证遗嘱,后面再设其他遗嘱,就很难推翻公证遗嘱。

(小标题)侵权责任编:回应新情况新问题

【解说】为保障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草案对高空抛物坠物治理规则作了进一步的完善,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同时针对此类事件处理的主要困难是行为人难以确定的问题,强调有关机关应当依法及时调查,查清责任人,并规定物业服务企业等建筑物管理人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此类行为的发生。

【同期】全国人大代表 朱列玉

高空坠物,以前都是法律规定的盲区。自从高空坠物发生无法可依,法院的裁判也是五花八门,那么民法典对这一点也是规定得很清楚,物业管理部门也需要承担责任,这样就不至于说高空坠物没人管。

【同期】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民法典研究中心主任 孟强

同时这个条文还强调了有关机关应当介入,比如说公安机关应当及时介入,帮忙查找真凶等等,这都是对于老百姓密切关注的问题的一个回应。

【解说】作为新时代人民权利的“宣言书”,民法典草案充分体现了时代特色。对于社会热点和百姓关切,草案均进行了直接回应。尤为值得关注的是,草案还体现了对疫情防控有针对性的考量。

比如对监护制度作了进一步完善,规定因发生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监护人暂时无法履行监护职责,被监护人的生活处于无人照料状态的,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应当为被监护人安排必要的临时生活照料措施。

此外,草案在征用组织、个人的不动产或者动产的事由中,增加了“疫情防控”。对于疫情中物业服务企业和业主的相关责任和义务,草案增加规定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应当执行政府依法实施的应急处置措施和其他管理措施,积极配合开展相关工作,业主应当依法予以配合。

【解说】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承载着亿万人民的期许,正在向我们走来。

【同期】华东政法大学教授 韩强

(它)是我们走向新时代关键的历史时期,在我们“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的一个重大的立法事件。因此它的历史意义、它的现实意义都是非常重大的,因此我们也很期待民法典颁布以后,我们中国的法治水平、对人民财富的权利的保护的水平有一个新的飞跃和提高,也让我们社会生活更加美好,更加能够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同期】全国人大代表 朱列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保护民事权利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回应人民群众的法治需求,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努力让民法典成为新时代保护人民民事权利的权利宝典,这是民法典编纂的初心使命和工作准则。

制片人:李杰

编 导:王超

记 者:李姝莛 殷家捷 潘旭 陈杰 胡拿云 赵旭 吴一蒙 杨思琪

配 音:潘锴(实习)

统 筹:王健

监 制:张平锋

出品人:孙志平

新华社音视频部出品(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