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将军‘神武’”与“壮阳五石散”对比,让东吴诸将对周瑜由羡慕成讥笑。诸葛亮这一招,直接打在周瑜的心窝。

诸葛亮说了什么话把周瑜气吐血了(诸葛亮冒死吊丧)(1)

周瑜与诸葛亮 剧照

三国时期,周瑜与诸葛亮的恩恩怨怨,一向让人津津乐道。一般大家都会认为周瑜气量太过狭窄,与诸葛亮的一番斗智斗勇皆以失败告终,最后生生将自己气死。 不禁感叹,周瑜为何不能联合诸葛亮一起讨伐曹操呢?两者之间却斗来斗去,不是自相残杀么?其实不然,两者之间都各有理由。只是可惜,周瑜为东吴的苦心经营,却成了鲁肃口中:“孔明自是多情,乃公瑾量窄,自取死耳。”

诸葛亮说了什么话把周瑜气吐血了(诸葛亮冒死吊丧)(2)

周瑜剧照

周瑜与诸葛亮的相争,归根结底都是处于利益考虑

起初孙刘联合抗曹,周瑜并没有将刘备等人放在心上,毕竟刘备军队实力有限,抵抗曹操还是依靠东吴的力量。随着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的表现,周瑜不得不重新审视刘备势力。刘备麾下拥有赵云、关羽、张飞等万夫不当之勇的悍将,更有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击退曹操进攻后,刘备必然是东吴又一大敌。

诸葛亮说了什么话把周瑜气吐血了(诸葛亮冒死吊丧)(3)

赤壁之战中,诸葛亮草船借箭、借东风等奇谋妙计,虽然辅助东吴抗击曹操。同时周瑜也切身感受到诸葛亮恐怖的神机妙算。可以想象,事实也是如此,诸葛亮加上赵云、关羽、张飞的配合,创立了蜀汉,达成三国鼎立的局势。即便双方联合北伐曹操,取得的战果,必将多数归于蜀汉,而东吴只能取得少数利益,蜀汉与东吴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保不准就是下一个曹操。周瑜为了东吴的未来不得不选择除掉诸葛亮,让刘备这只猛虎失去最明亮的双眸,才是最保险的选择。

在诸葛亮借东风之后,击退曹操的进攻,已经大局已定。周瑜就选择除掉诸葛亮,只不过诸葛亮技高一筹,提前做好撤离准备。尽管周瑜风光无限的,火烧连营,曹操白万大军灰飞烟灭,但周瑜却丧失除掉诸葛亮的最佳时机。但诸葛亮“智近乎妖”,周瑜连番奇思妙计都被诸葛亮一一破解,最后周瑜口吐鲜血而亡,留下了只能留下一句“既生瑜,何生亮”的哀叹。

诸葛亮说了什么话把周瑜气吐血了(诸葛亮冒死吊丧)(4)

周瑜临死的哀叹,何尝不是叹息东吴的未来

此时的刘备麾下兵卒不足三千,更带领了数万百姓,刘备等人更是没有立足之地。但刘备的“仁义”之名,加上汉室宗亲的身份,而东吴世代汉臣。面对诸葛亮以“大义”的裹挟,孙权不得不同意与刘备等人联合抗曹。

诸葛亮并没有所谓的“多情”。周瑜与诸葛亮的协作,周瑜为了东吴的未来,意图除掉诸葛亮。诸葛亮又何尝没有除掉周瑜的意图,比如诸葛亮特意留下的锦囊,上书:“亮偶于都督家中见壮阳五石散,将军‘神武’,可惜,可惜。”东吴大小乔的美名著称于整个三国,周瑜家眷小乔更是让人羡慕,诸葛亮初到东吴,陈述曹操进攻东吴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是曹操为了大小二乔。

诸葛亮说了什么话把周瑜气吐血了(诸葛亮冒死吊丧)(5)

小乔剧照

一句“将军‘神武’”与“壮阳五石散”对比,让东吴诸将对周瑜由羡慕成讥笑。诸葛亮这一招,直接打在周瑜的心窝。在《三国演义》中,也描述当时的周瑜,听完诸葛亮“不小心”留下的锦囊内容后,面红耳赤吐血而亡。如果诸葛亮没有意图伤害周瑜,为何要留下这样的“锦囊”呢?以诸葛先生的才能,不可能预测不到这点吧。所以诸葛亮就是有意为之。

反观东吴,除了周瑜,鲁肃、诸葛瑾、张昭等人,虽足智多谋,但多是内政之才,论谋略与诸葛亮相较,难以并论。周瑜费尽心机意图除掉诸葛亮,为东吴赢得一个大好前途,但江郎才尽,面对东吴众人面色上的鄙视之色,周瑜如何不能气急吐血?

诸葛亮说了什么话把周瑜气吐血了(诸葛亮冒死吊丧)(6)

诸葛亮悼念 剧照

诸葛亮悼念周瑜,像极了披着羊皮的狼

东吴大旗周瑜病逝后,东吴诸人对诸葛亮可谓恨之入骨。任谁都没有想到,诸葛亮甘冒生命危险,前来悼念周瑜。诸葛亮何尝不知道呢?只是他不得不来。

虽然曹操新败,但曹操根基很深,卷土重来只是时间的问题。没有周瑜的东吴,如何面对虎狼之师的曹军呢?而刘备的军队如果没有十足的实力,根本无法抵抗,而诸葛亮早已将目标放在益州。虽说周瑜与诸葛亮的较量,以周瑜吐血而亡结局,但东吴也因此嫉恨到刘备等人身上。此时的刘备,急需一个稳固的后方,如果不缓和东吴的关系,他们的计划将是泡影。

诸葛亮说了什么话把周瑜气吐血了(诸葛亮冒死吊丧)(7)

周瑜剧照

改善与东吴的关系,维护孙吴联盟,成为诸葛亮悼念周瑜的一场使命。从诸葛亮悼念周瑜的悼词可见一斑,比如:

魂如有灵,以鉴我心;从此天下,更无知音!

一、诸葛亮与周瑜较量,只是朋友间的竞技,而非生死对局,周瑜的死只是意外。诸葛亮悼念周瑜,实质是告诉周瑜与诸葛亮之间互为彼此知音。诸葛亮的痛哭流涕,虽说有损形象,更加深悼词所说的知音关系。让东吴诸人潜意识认为,两者互相竞技,只是周瑜气量狭小,吐血而亡。当时新任都督鲁肃听闻,暗自认为:“孔明自是多情,乃公瑾量窄,自取死耳。”反而认为诸葛亮宽宏大气。鲁肃都这样认为,何况其他诸人呢?只是周瑜这吐血,何尝不是因为东吴诸人呢?

亮也不才,丐计求谋;助吴拒曹,辅汉安刘。

掎角之援,首尾相俦;若存若亡,何虑何忧?

二、诸葛亮贬低自己,乞求东吴联合抗曹。陈述刘备军与东吴军联合抗曹的厉害之处,彼此的关系应该为守望相助的盟友,而不是彼此敌对的态势。两者只有合作才能保持安枕无忧。在《三国志》中,周瑜部将初见诸葛亮,都想拔剑杀之。虽说赵云带剑护送诸葛亮,但诸葛亮可不能像阿斗一样拴在裤腰带上杀出去。诸葛亮这一番哭诉,周瑜部将不仅放下手中的剑,更是缓和了态度。更缓解孙吴之间的矛盾,给刘备赢得喘息之机。

诸葛亮说了什么话把周瑜气吐血了(诸葛亮冒死吊丧)(8)

煮酒看茶聊历史

吊君弘才,文武筹略;火攻破敌,挽强为弱。

想君当年,雄姿英发;哭君早逝,俯地流血。

诸葛亮又何尝惋惜周瑜,声情并茂的悼词,加上低姿态的痛哭流涕。引得东吴诸人对周瑜的怀念伤感,无形之中缓解了孙吴两家的矛盾。就像周瑜评价鲁肃,就是一个“老好人”。鲁肃从中相助,孙刘两家化干戈为玉帛。其实周瑜并非针对真个孙刘联军,只是想遏制刘备军队太过强大,而诸葛亮只是诱因。周瑜去世,也确确实实孙吴不能再起干戈了。

诸葛亮说了什么话把周瑜气吐血了(诸葛亮冒死吊丧)(9)

诸葛亮吐血

只是可惜,没有周瑜,东吴目光短浅之辈当权后,对孙吴更是一场灾难。虽说刘备死皮赖脸占着荆州不还东吴,但价值没有到为此撕毁孙吴联盟的地步。孙权、吕蒙强取荆州,孙吴土崩瓦解,多年休养生息得来的北伐力量,彼此消耗掉了。就像诸葛亮最后哭诉:无耻小人,败坏了唾手可得的天下耶。

参考文献
  1. 《三国志》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都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