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那个“唻嗦"过世了,他走得也不是很突然,就象村里其他老人去世那样自自然然的。

孤独老人在老家(我们村里有个单身汉叫)(1)

"唻嗦"去世那年是81岁,也算是村里的老寿星。只可惜一辈子单身,没有娶妻育子,他家中有四个兄弟,他排行老二,他的真实名字早已被人忘记,甚至连他自己也想不起来了,只有在使用身份证时才想起“德草’’两字。由于他外号叫“唻嗦”其实就是2、5的意思,形容他傻里傻气的,像个二百五。他这"唻嗦"的外号到底怎么来的,农家人在村里问过几个与同龄的老人,他们说法不一,有的说可能恰巧他出生也是在农历二月初五。也有的说他几兄弟都喜欢拉二胡,“唻嗦"常听他兄弟的二胡,时间久了,多多少少也记得些兄弟几个拉二胡调试琴弦时发的声调“唻嗦,唻嗦",慢慢的就记在脑子里,嘴里也自然的常常哋咕这“唻嗦,唻嗦”的音符,于是,兄弟几个就戏称他“唻嗦",这名字叫久了,叫习惯了,也就很自然的替代了他的真名。

其实“唻嗦"他人不傻,只是有些不近人情,不通情理,脑子不活,年轻时在生产队里做事,队里的脏话几乎是他包了,但由于他屎尿多,偶尔偷懒就借口去上厕所或回家喝茶……

孤独老人在老家(我们村里有个单身汉叫)(2)

也正由于他的这种傻气,在他身上也发生了好多趣事。

这一年,唻嗦已经三十五、六岁了,还没有娶妻。邻居们都在说三道四,在农村最不缺少这种人,说东家论西家的,(这点相信在农村生活过的朋友们都知道)这种人是最让人讨厌的。日子久了,这些风言风语也难免会传到“唻嗦”的家人和他本人的耳中。父母和他大哥为了这二弟的婚事没少忙活,走东跑西,四处找媒人帮忙说媒,寻一个合适的姑娘,早日完成这个傻弟弟的婚事,也了却父母的心愿。

也别说,日子不长,从媒人那就传来了好消息,媒人帮他提了一门亲事,对象是邻村的一眼瞎女,父母和他大哥当时很不高兴,找对象怎么能找个残疾人呢?这以后怎么过日子!这不是给他填了个累赘么!他刚想回绝,一旁的唻嗦坐在稻草铺垫们床上,抽着用作业本纸卷成的“啦叭”烟,斜靠着墙,叭啦啦深吸吐了几口再慢慢吐出了个大大的烟圈,随后说道:“听说长得还水灵的,瞎了没什么关系吧”!他算是同意了。家里人急忙选日子,细细的张罗带他去女家“定事”(赣南农村一习俗)。

孤独老人在老家(我们村里有个单身汉叫)(3)

临行之前,家人们给他精心打粉一番,他二叔反复向他交代,到了女方家要懂礼貌,别冇理道冇道的,同时还特别交待他在吃饭时,当吃完乡俗肉后,要起身与亲戚们说感谢之类的话,并且还要敬烟,(每人两支,逢双意思双喜临门,图个吉利。二叔对他很不放心,生怕他忘了这些礼节,特别说:“到时候你要是忘了,我用脚提醒你。”

交代好了,本以为不会出事了,哪知到了临场发挥时,大哥用脚踢了他一下。他也许是紧张慌了,也许是一时忘了,他居然站起来把酒碗端起一干而尽,还招呼同桌的客人喝酒,您说这亲事怎么能成呢?回家后几个兄弟都骂他蠢,他却大发雷霆,反驳说:“一人两支香烟,我舍不得给!有好烟我还留着抽呢!”。这话不假,由于当时农民生活贫困原因,唻嗦平时只是偷偷撕用侄儿几个上学的作业本纸卷生烟抽。

................

这年冬天,“唻嗦”死了,去世时年整81岁,村里人都感到惊奇:“他活出了奇迹”,一个单身汉能活到81岁的。

可他真的死了,永远的去了。

村里人再也见不到他步履蹒跚走在田塅里的身影了。

孤独老人在老家(我们村里有个单身汉叫)(4)

尽管如此,连“唻嗦"自己生前都不会想到,死后人们还会时常记起他,实质上,他的“光辉事迹”早就已经传到周围的的村里,甚至县里,常被人们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和笑柄,甚至到了今天还会有人提起。除此之外,唻嗦也算得上是个乡村名人,他这个傻里傻气的外号成了当地人骂人损人的口头语,只要遇到那种不通人情世故,油盐不进的人,人们都会说上一句:“你怎像“唻嗦”一样!”

更有意思的是,这些年,附近的每个村子都会出现一两个有叫"唻嗦”的,理由是歪名好养活,只要家里大人高兴,把孩子叫做狗仔,牛仔,猫仔都可以。

岁月无痕,但村里人总是会记住“唻嗦"的“光辉事迹”,而对他说过的话却抛之脑后,无人谈起。

孤独老人在老家(我们村里有个单身汉叫)(5)

今天,农家人盘起他,确实没有一丝的戏意,有的就是对他的尊敬,余下的就是感叹:唻嗦活出了奇迹,尽管他一生没娶!(作者:光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