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梨花压海棠“的名句人尽皆知,甚至有部美国电影《Lolita》在翻译成中文的时候,直接采用这句诗做中国版名字。很多人用那这句诗调侃老夫少妻,却很少有人知道“一树梨花压海棠”的男主角张先其人是宋代大词人、画家,与“白衣卿相”柳永齐名。

《词坛丛话》的作者陈廷焯对张先赞不绝口:“张子野词,古今一大转移也。前此则为晏、欧、为温、韦,体段虽具,声色未开。后此则为秦、柳,为苏、辛,为美成、白石,发扬蹈厉,气局一新,而古意渐失。子野适得其中,有含蓄处,亦有发越处。但含蓄不似温、韦,发越亦不似豪苏腻柳。规模虽隘,气格却近古。自子野后一千年来、温、韦之风不作矣。亦令我思子野不置。”

在张先之前,词坛上的重要人物有大小晏等等,陈廷焯认为,这些人的词作并不能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而张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他的词不仅有古意,而且形式新颖。

再来看张先的画作:

一树梨花压海棠结局解析(一树梨花压海棠)(1)

1995年,张先的《十咏图》经过激烈竞价,最终以1800万元落了槌,加上10%的佣金,以1980万元定价。

张先写诗作画几十年,但是几百年后被人记住的,多是他的风流韵事。历史上同类事件屡见不鲜,名人轶事被记住了,而那些呕心沥血的文化遗产却淹没在历史长河中。本末倒置的猎奇态度让很多本该深刻的人物形象流于表面。

比如下面两位。

司马光不仅砸了缸,还是当时百姓心中神一样的存在

赵丽蓉老师在春节联欢晚会上有个关于司马光的段子,反映了人们对司马光的印象多半比较刻板:就是那个小学课文里的砸缸少年。

那长大后的司马光呢?除了砸缸救小伙伴儿,司马光还做过什么?

司马光和司马迁被后世称为“史学两司马”,两人是中国历史上当之无愧的史学集大成者。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资治通鉴》作为历代君王的教科书,自成书以来,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各界要人争读不止。点评批注《资治通鉴》的帝王、贤臣、鸿儒及现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不胜枚举、数不胜数。

而且《资治通鉴》不仅仅是一本史书,它涵盖文学、历史、经学、经济、政治等,毫不夸张地说,司马光学识广博,是个通才。

更重要的是,司马光不仅学术水平很高,在治国理政上也深得人心。

神宗去世,司马光到开封奔丧,开封百姓奔走相告,从外地过来几千人把街道围得水泄不通,百姓们拦住司马光大喊:“您不要走了,给皇帝做宰相,不要回洛阳了,救救老百姓的命吧!” 后来司马光去世,开封有人画了他的画像做成木版画,开封人民都买来:家家挂象,饭食必祝。

那个四岁让梨的孔融不仅是建安七子之首,还有治国之才

孔融让梨的故事,我们从小就听说了,但孔融也是“建安七子”之首,他不仅为人刚直不阿,且直谏纳贤,是很多人所不了解的。

光和七年(184年)孔融受到司徒杨赐的征召,暗暗察访官僚中的贪污之人,检举的多为宦官的亲族。

后来,孔融被征为司空掾属,被授为北中军候。正逢权臣董卓总揽朝政,想要废掉汉少帝刘辩,孔融与董卓争辩,言辞激烈。

孔融为孔子第二十世孙,不仅家族显贵,家风也是刚正持节。

名士张俭为侯览所记恨,密令捉拿。张俭与孔融哥哥孔褒是好友,于是逃到孔褒家中,孔褒却不在。当时孔融年仅十六岁,张俭认为孔融年轻,并没有告诉他自己的处境。孔融看见张俭窘迫的样子,对张俭说:“哥哥虽然在外未归,我难道不能为您的东道主吗?”因此留张俭住在自己家。

后来事情泄漏,孔褒、孔融则被逮捕入狱。孔融说:“收容匿藏张俭的是我,有罪归我。”孔褒说:“张俭来找我,不是弟弟的罪过,罪在我。”官吏问他们的母亲,母亲说:“年长的人承担家事,罪责在我。”一门都争着赴死。

孔融不仅为忠良庇护,在朝中直言敢谏,还能够招贤纳士,兴盛教育,为宋朝的基业长青做出很大贡献。

被贬北海期间,慢慢集结官吏百姓被黄巾所蛊惑的男女四万多人,设置城邑、学校,表显儒术,荐举贤良郑玄、彭璆、邴原等。因颇有政声,被时人称为“孔北海”。

史料多严肃枯燥,而评书和民间故事却往往动人心弦。说书人搬出大家耳熟能详的名人,讲述其轶事趣闻,以博取受众的猎奇心理,于是花边新闻和那些能够拉近平民关系的小故事成为大众心里对于名家的直观印象。

但是知识学习和历史的研究不该流于表面,如果以猎奇的心态学习历史和名人,必定只能形成刻板印象,无法窥其全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