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季度过去了,各大奶粉品牌大都递交了成绩单,喜忧参半。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奶粉市场,由于春节开始疫情的爆发,各大内外资奶粉品牌因为应对不同,业绩出现不同结果。

目前行业前景好的奶粉品牌(内外资十大奶粉品牌1季度业绩)(1)

中国品牌方面,1季度,伊利奶粉及奶制品营收增速27%;飞鹤营收增长不低于30%;君乐宝奶粉销量增长50%以上;澳优营收增速在25.7%至27.4%。

外资品牌方面,1季度,雀巢中国营养品增长将会是医学营养拉动,惠氏奶粉业务微增;美赞臣中国婴幼儿营养保持个位数增长;雅培1季度婴幼儿营养国际市场营收增长0.2%,中国市场微增;达能中国市场1季度个位数增长,医学营养高速增长;菲仕兰(美素佳儿等)微增。

1季度,健合集团营收增长13%,奶粉业务营收同比增长9.9%。

消费日曝分析认为,外资品牌1季度高端奶粉都有较好增长,但是中低端奶粉都保持下降,因为高端奶粉打折促销,中低端奶粉失宠;这些外资品牌中,3-4线及往下市场有稳固的市场的能保持增长、否则业绩保持下降。

外资品牌现在最大的瓶颈是难以用现有品牌从线下延伸进3-4线往下市场。一是价格高不能太多促销让利,二是没有在下线市场站稳脚跟。

而中国奶粉大品牌增长一是替代了因为疫情而停摆的海淘、代购奶粉业务,二是替代部分跨境购,三是替代一些中小品牌市场(大鱼吃小鱼),四是杀往2线以上市场抢外资的地盘。

中国品牌

飞鹤

2019年,飞鹤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37.22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32.0%,飞鹤乳业2019全年婴配粉产品营收达125.38亿元,同比增长36.3%。目前居于中国市场首位。

飞鹤1季度业绩营收不低于30%,2019年1季度飞鹤营收约估计为45亿左右,奶粉营收约为40亿左右。

伊利

一季度,伊利旗下金领冠等奶粉及奶制品实现营收32.41 亿,同比增加27.00%。消费日曝了解,伊利奶粉主要原因是奶粉偏向刚需产品,受疫情影响较小,另外国外疫情在3 月逐渐爆发可能影响国外奶粉进口,从而刺激国产奶粉需求。

如果去除成人奶粉业务,伊利婴幼儿奶粉1季度营收估计25亿以上,增速超过27%。

君乐宝

君乐宝之前表示,自春节以来(一季度)君乐宝奶粉产销量同比增长50%以上,如果按照去年80亿销售额计算,约为30亿规模。

健合集团

5月8日,健合集团公布一季报,营收24.24亿元,同比增长13.0%,中国区实现增长19.4%。

婴幼儿奶粉营收11.82亿元,同比增长9.9%。

澳优

澳优公布,2020年第一季度,澳优实现收入为人民币约19.10亿元至19.35亿元,较2019年同期人民币约15.19亿元增长25.7%至27.4%。

澳优奶粉业务加在一起预计在18.6亿,增速在35%

贝因美

贝因美发布的2020年一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实现营业收入7.14亿元,同比增长12.79%。

外资大牌

达能

消费日曝查阅达能财报了解,达能专业营养业务营收19.49亿欧元,同比增长7.9%。

中国市场约占其营养业务的1/3。约为6.5亿欧元,合计人民币约45.8亿元。

扣除成人营养业务,达能1季度婴幼儿营养业务营收40亿规模左右。

惠氏

雀巢营养品一季全球销售收入达到23亿瑞士法郎,有机增长为6.4%。

在中国市场,惠氏奶粉销量下降,特别是S-26系列,这影响到惠氏的1季度业绩。1季度惠氏奶粉业绩与去年同期相比相比微增或者持平。

雅培

1季度,雅培营养品中婴幼儿营养品卖出了10.89亿美元,同比增长6.4%。其中,在美国本土市场卖出了5.18亿美元,大幅增长了14.3%;在国际市场,卖出了5.71亿美元,增长了0.2%。

在中国市场,雅培婴幼儿营养中国市场预计微增长。

美赞臣

2020 年第一季度,美赞臣所在的婴幼儿营养品业务收入为 7.46 亿英镑,约合人民币 65.80 亿元。

美赞臣高端美赞臣旗下超高端品牌 "蓝臻" 呈现明显增长。 2019 年第一季度,蓝臻在美赞臣组合中的(销售额)占比为 30%。到 2020 年第一季度,这个数字达到 46% 左右。

但是中低端奶粉面临下降的趋势。

菲仕兰(美素)

菲仕兰未公布1季报,目前看,1季度美素佳儿等业绩将会面临微增。

另外,需要强调,一季度因为疫情,外资大牌的官方的跨境购业务都受到影响,因为香港地区实施封境限制以及中国当时的出行限制,而众多外资品牌的跨境购业务多放在香港那边。

从外资品牌的情况来看,由于多是集中在1-2线市场,增长面临乏力。要想实现更多的增长需要下沉到3-4线往下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