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缘份总会将两个毫无关系的人拉在一起。
一次意外的搭错车,宋扬来到了陌生的伦敦西区,就在这里他遇到了热心的老人汉斯。
就是这样的不期而遇,让这一老一少同在异乡的两个人成为了互相扶持的挚友。一句相互照顾的承诺,宋扬负责了老人的晚年。
相差47岁的宋扬和汉斯,跨越了时间与国界,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温暖的故事。
两个异乡人在伦敦的相遇
几年前,人们总会在河南郑州的某个小区内看到一位西方面孔的老人。
他经常拄着拐杖在小区里面溜达,看到路人还会热情地打招呼,一声声蹩脚的中文让人十分好奇,这位外国老人是因为怎样的因缘际会在异国他乡生活呢。
这位老人名叫汉斯,他并非独自在郑州居住,也不是有什么亲人在这里。而是十多年前在伦敦认识的小伙子宋扬将他带到了自己的家乡,让他在这里安享晚年。
而之前一直居住在伦敦的汉斯也并非土生土长的英国人。
1933年汉斯出生在瑞士,但汉斯在原生家庭里过得不好,他一直想离开瑞士。于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那个欧洲刚刚恢复和平的时期,汉斯独自一人前来英国打拼,这一待便是半个世纪。
汉斯在伦敦平淡地工作了几十年直到退休。在这座大都市,汉斯生活无忧,但却一生未娶。从年轻的时候就并不擅长料理家务,于是,邻居眼里的汉斯,就是个邋里邋遢的老头。
随着日益老去,孤家寡人的汉斯越发觉得孤独了。昏暗的家里总是布满了灰尘,和伦敦的阴雨天一样让老人觉得阴冷。他便开始常常在外溜达,与陌生人交谈,寻找一些小小的慰藉。
1999年,一位年轻人来到了这个汉斯生活了五十年的城市。
19岁的宋扬高中毕业后为了求学来到了伦敦。年轻气盛的宋扬有自己的决心,他要在这个城市里最好的学校完成学业,学成归国。
但在这个陌生的地方,所有的一切对宋扬来说都是挑战,一个刚成年的小伙子并没有多少社会经验。很快,他便被找学校、找兼职工作搞得焦头烂额。
就在来到伦敦的第三天,满身疲惫的宋扬坐上了回出租屋的汽车。在汽车行驶中宋扬看着沿途的伦敦街景,想着,能顺利进入自己想去的学校就好了。
但没什么事是简单的,而就在这时,顺利回家也成了困难,因为他上错了车。
虽然搭错了车,但正因如此,宋扬他遇到了在伦敦给予他最大帮助的汉斯。
一段珍贵的关于亲情和友情的故事在伦敦这座古老的都市里开始了。
颓丧的宋扬坐在站台的长椅上等待回程的汽车,他现在的心情就像伦敦的天空一样灰暗。伦敦总是阴雨绵绵,天空雾蒙蒙一片。这样的天气常常让人感到不适,现在的他有点想家了。
而这时,远处一位老人向他缓缓起来,看到这位东方孔,他拍了拍宋扬问道“你是韩国人还是日本人呀?”
伦敦是座国际化的大都市,这里随处可见各色皮肤的外国人,而在那个年代,中国的留学氛围不像现在这样深厚,东方面孔几本都是韩国和日本人。
宋扬抬起了头,他第一次见到了汉斯。
在异国他乡,人们总是会更加小心,而这样一位毫无威胁又面容和善的老人站在面前,宋扬却感到了些许亲切。他的奶奶也是这个年纪。
“我是中国人。”面对汉斯的提问,宋扬回答道。
汉斯听到后,脸上立刻露出了深厚的兴趣,他以前没遇到过中国人。
汉斯慢悠悠地坐在了宋扬身旁,俩人之间没有一丝隔阂,开心地聊了起来。
从自己的经历,到天气再到交通,无所不谈。人们似乎更容易在陌生人面前打开心扉。宋扬这几天的阴霾被这位亲切的老人一扫而去,“事情并没有很糟糕。”宋扬想到。
这时,汉斯拿出了电子表“这个时间不准,你帮我调一下吧。”
宋扬接过手表,翻看一下没什么大问题,几分钟就调好了。
汉斯非常高兴,为了表示感谢,他邀请宋扬去他家里做客“年轻人,去我的家里吃顿饭吧!”
本就没什么事的宋扬立即答应了这个提议。
于是一老一少,相差47岁的两位异乡人在这一刻看到了伦敦的阳光。
宋扬跟随着汉斯看到了泰晤士河沿岸的美景,原来这位其貌不扬的老人居住在这样繁华的地段。
这时的宋扬以为汉斯必定有个热闹的大家庭。
而汉斯只是孤身居住在一座小公寓里,宋扬看到这间昏暗的小屋,到处都是灰尘,角落里布满了蜘蛛网。
这时他才知道,这位老人已经独居多年。
此时的宋扬感到了凄凉,看着汉斯摆放着从年轻到现在的照片,他想起了自己的奶奶,汉斯和奶奶年纪相当。
但更多的还是顾影自怜,想到这几天在伦敦的遭遇,大家不过同是天涯沦落人,各有各的苦楚。
此时面对中国客人到访的汉斯非常兴奋,他要为宋扬准备一餐美食。
宋扬也没闲着,他帮老人打扫了卫生,收拾了屋子,还做了一道中国风味的菜肴。
这一餐俩人吃得很愉快,过往经历的巨大差异让他们有很多话题,对彼此来说都非常新鲜。
年迈的汉斯生活无法好好照顾自己,这一直是个困扰他的大问题。
汉斯非常喜欢宋扬,他的礼貌、勤劳让人感到可靠。俩人留下了联系方式,以便有什么事情可以互相帮助。
没过几天,宋扬就接到了汉斯的电话,老人表达了希望宋扬来家中同住的愿望“你照顾我,我也能照顾你。”汉斯诚恳地说道。
伦敦高昂的房租,是在外居住的宋扬最大一笔支出,而汉斯却提出不收取租金的邀请,便很快就打动了宋扬。
于是,两人开始在伦敦一起生活,这一句互相照顾的承诺便成就了俩人15年的情谊。
异国他乡的相互照顾
宋扬在汉斯家里落了脚,俩人脾性相投都很谦让大度,在伦敦他们成了家人。
宋扬为感谢汉斯帮其省下房租,主动承担了做饭和家务,汉斯也教他最地道的英式英语。
宋扬为了联系学校跑前跑后,汉斯就和他一起,帮他参谋。
在这位老伦敦人的帮助和指导下,宋扬很快就对伦敦熟悉起来。去相关部门和大使馆办理事情都变得十分顺利了。
通过汉斯的引荐,宋扬还找到了一份车行的工作。初到伦敦的苦恼随着老人的帮助一一解决,汉斯在宋扬心里就是圣诞老爷爷,给他带来了一个又一个好消息。
青年宋扬
几个月后,宋扬收到了一个更好的消息,他被名校泰晤士河谷大学录取了。他和汉斯一起分享这个好消息。
开学后,宋扬为了课业四处奔波,繁重的学业减少了宋扬和汉斯相处的时间,但稍有空闲,俩人仍会一同外出、享受美食,汉斯也渐渐学会了简单地料理生活。
老人不再像以前那样不修边幅、邋里邋遢,他变得更加积极开朗了。
一个陌生的中国学生,给原本孤独的老人带来了活力,街坊邻居都很惊讶于汉斯的变化。其实有时候就是这样,灰暗的生活里并不需要金钱和医生,真诚和温暖便能治愈人的心灵。
宋扬在伦敦的生活并非一直这样一帆风顺,2001年,骑着自行车的宋扬在回家的路上遭遇了车祸。
一辆巴士将宋扬撞飞致其昏迷。当满脸是血的宋扬从医院病床上醒来时,一眼就看到了担心难过的汉斯。
汉斯非常担心,好在宋扬只是掉了几颗牙受了些皮外伤,有惊无险后,宋扬面对的是和巴士公司以及司机的漫长的诉讼。
但在汉斯这个老伦敦人的帮助协调下,终于结束了持续了好几年的官司,宋扬也得到了应有的赔偿。
八年的伦敦生活,俩人互相陪伴照顾。让汉斯得到了快乐,宋扬也顺利地完成了学业。
在中国度过晚年2007年,取得了泰晤士河谷大学的硕士学位后,宋扬被国内的一家公司聘请。
面对宋扬即将离开的现实,汉斯非常低落。这些年的相处,他早已把宋扬当作生命里最重要的人了,汉斯无法想象离开了宋扬会变成什么样。
宋扬同样放心不下汉斯,回国前,他留下了几百罐罐头,就怕汉斯饿肚子。
回国后,宋扬也经常联系汉斯,九个月时间里,俩人天天打电话。
随着年纪变大,汉斯的记性越来越差,老是询问地球另一端的宋扬东西在哪儿。
宋扬也经常拜托在英国的熟人前去看望汉斯,他非常担心离开了自己的汉斯无法好好生活。
担心什么来什么,宋扬接到了英国同学的电话,告知他汉斯已经病倒卧床不起,远在中国的宋扬心急如焚。
他多方联系,让人带着汉斯去医院诊治,确诊结果是汉斯的股骨头严重坏死,需要置换人工关节。
英国的手术非常不好预约,可老人的病情急不得,并且还面临术后无人照顾的情况。宋扬立即决定,将汉斯接来中国照顾。
这个决定得到了父母的支持,儿子多年在外生活,家人都希望能好好感谢这位提供帮助的老人。
正如当年宋扬接受了邀请住进了汉斯家里,汉斯也接受了宋扬的邀请来到了中国。
2009年汉斯来到了郑州,看到阔别一年的汉斯已经瘦到脱形,宋扬百感交集。
宋扬为汉斯联系了郑州最好的骨科医院,为他置换了髋关节并且支付了所有费用。
术后,宋扬一直守候着汉斯,就像那个车祸的夜晚,这一守候便又是6年。
汉斯身体康复后,宋扬带着他到处旅游。汉斯和宋扬的家人都相处很好,即使语言不通,但默契让大家能通过比划交流。
在小区附近的幼儿园里,时常能看到汉斯在教小朋友们英语。他还经常带着小狗在院子四处溜达,和来往的人们打招呼。
汉斯高兴地向英国的老伙伴们炫耀自己现在的晚年生活。
当初那个孤独的英国老人,成了一个有宋家人陪伴的中国式大爷。
2014年,汉斯在郑州安详地去世了。
15年的时间,汉斯见证了宋扬的求学、工作、结婚、生子,人生大事一件也没落下。而宋扬的陪伴,让汉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怀,拥有了一个安详的晚年,并长眠于宋扬的家乡。十五年的情谊就此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宋扬将一句“你照顾我,我照顾你。”的承诺践行到底。六年的中国生活让汉斯体会到了中国人的宽厚和善良,所有的热心付出都会有所收获。
让我们珍惜相遇的每一个人,感恩每一分关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