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是悬挂在眉山三苏祠大门两侧的对联,是后人对苏洵、苏轼、苏辙父子文学成就的高度赞誉。父子三人除了巨大的文学成就,兄弟俩在政治上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苏轼曾担任过翰林学士,负责为皇帝起草诏书,参与重大朝政的决策,还担任过兵部尚书、礼部尚书,都是朝廷的要职。弟弟苏辙在政治上也拥有很高的地位,曾经担任门下侍郎,相当于副宰相,二品大员。

苏轼一生做过的最高的官(一个官至礼部尚书)(1)

他们父子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成就?我想,原因很多,这既有家庭的因素,又有良好的教育,更离不开个人的努力。

苏洵的家庭是个典型的小康之家、耕读之家,家里藏书颇丰。苏洵八岁时开始读书,但没学多少就放弃,“二十五岁始知读书,从士君子游。”时间实已太晚,可一开头的时候,态度又不很认真,仗着聪明,看看与他同辈的人,都不见得比自己高明,以为读书没有什么难。但是到第一次应乡试举人,他却不幸落第。这次失败,使他痛自检讨,再搬出几百篇自己的旧作细读,觉得全无可取之处,于是全部付之一炬。苏洵下决心搬出《论语》、《孟子》、韩愈文来从头再读,穷究诗书经传诸子百家之书,贯穿古今。每日端坐在书斋里,苦读不休,并发誓读书未成熟前,不写任何文章,此时,苏洵已二十七岁。经过多年的努力,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

吃一堑,长一智。苏洵自己年少时读书不成功的教训,使他教育起两个儿子来分外严格。他如在家,自己一边苦读一边教授儿子;如外出,孩子学习的事就交给夫人,苏洵还会给孩子布置好作业,严格检查。这样的经历大概给少年时的苏轼心里留下了烙印,以致他晚年被贬到海南,有一天夜里还梦见童年之事:

夜梦嬉游童子如,父师检责惊走书。

  计功当毕春秋余,今乃粗及桓庄初。

  怛然悸寤心不舒,起坐有如挂钩鱼。

苏轼一生做过的最高的官(一个官至礼部尚书)(2)

苏洵给苏轼布置的作业,是读完《春秋左氏传》,但小孩贪玩,读不了几页就跑去玩了,把读书的事情抛到脑后,等老爸快回来要检查作业了,吓得赶紧跑回书房临阵抱佛脚。“惊走书”的意思是被吓到了,急忙跑向书,这一着急苏轼就从梦中惊醒,心里还惴惴不安,就象是被挂在钩上的鱼。

关于苏夫人教子的事在《宋史•苏轼传》中有这样的记载:苏轼十来岁时,苏夫人给他读《后汉书•范滂传》。范滂是东汉时的清官,他查贪官,铁面无私,遭到陷害,被判处极刑。上刑场前范滂与母亲诀别,说:“母亲,儿对不起您。今后只有靠弟弟尽孝心了,我就要跟随父亲在九泉之下。只求您舍弃难以割断的恩情,不要增加悲伤。”他母亲深明大义,对范滂说:“你今天能够与忠义之臣齐名,死有何恨!既已享有美名,又要盼望长寿富贵,岂能双全?我支持你为了理想舍弃生命。”苏轼听完这个故事,问:“母亲,倘若我也要做一个范滂这样的人,您同意吗?”程夫人很平静地说:“你如果能做范滂,我难道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

苏轼一生做过的最高的官(一个官至礼部尚书)(3)

由此可以看出,苏轼兄弟德才兼备,他们父母的家庭教育功不可没。

到了仁宗嘉祐元年(1056),已四十八岁的苏洵带着苏轼、苏辙出川来到汴京,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赞赏他的《权书》《衡论》《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苏洵文名因而大盛。第二年兄弟俩参加科举考试,同中进士高等。苏轼当时二十二岁,苏辙十九岁。考官欧阳修看了苏轼的试卷,“以为异人”,对苏辙也颇欣赏。于是,苏家“父子隐然名动京师,而苏氏文章遂擅天下”。许多考生,争读他们的文章,甚至学习他们的风格。当时有谚语说:“苏文生,吃菜根;苏文熟,吃羊肉。”是说精熟三苏的文章,就能登科及第,享有富贵,足见三苏文章受世人重视的程度。据说,苏轼兄弟登科时,苏洵对两个儿子一举成功,而自己却曾是科场的败将,有所感触道:“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莫道登科难,小儿如拾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