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领右衽”是汉民族服饰的象征。“右衽”是左襟压右襟,由系带固定在衣身右侧腋下,而“左衽”形制与其相反。在一定观念中寿衣形制一度被认为为左衽,那左衽一定是寿衣吗?
寿衣与左衽渊源:
《礼记·丧大记》记载:小敛大敛,祭服不倒,皆左衽,结绞不纽。墓葬中用左衽的衣服和着左衽服饰的人俑也说得通。
“左衽”在我们观念中具有贬义性质。如“披发左衽,华夷之辨”,不束发,披头散发,衣襟左开,借指沦为夷狄,落后不文明,没有开化之意。相传盘古在开天辟地倒下之时,左眼化日,右眼化月,就有了左为阳,右为阴的说法。就有了右衽是阳包阴,为活人穿着,而左衽为阴包阳,古代死者入殓的时候寿衣采用左衽。所以,说左衽的服饰是寿衣,也是具有一定科学的依据。
左衽服饰不等同于寿衣
其一,从古汉字字源学角度来说,文字起初并无严格左衽、右衽界限区别。商周时期甲骨文与金文的“衣”字,衣襟相互叠压,向左或向右两种字体交互使用并没有确定方向,而左衽的结构的字形比右衽还多。
其二,从考古角度来看,据各地出土的汉画像石与画像砖,中原地区的官吏、妇人、神仙等也普遍存在左衽的情况,左衽与右衽一定时期内同时存在于日常生活中。例如,出土于河南洛阳金村韩墓的玉雕战国舞女,交领、衣襟开合方向左右各一;山西侯马出土的东周男女人物陶范,都身穿左衽服装,腰束绅带,这些都是左衽服饰存在于生活的有力代表。
其三,图像资料角度来看,崔溥的《漂海录》里明确记载了1488年时明代服饰的“左”“右”情况。崔溥本是非常恪守儒家伦理的人,对于左右衽极为敏感,在他的记载中也可推断出,“左”“右”其实并不具备全国统一性的,也许只是一时一地的服装习俗。而在现行服装中也有左右交叠存在的部分也更说明了这一点。
顾颉刚先生就曾提出“左衽”的“衽”根本不应该解释为衣襟,而是衣袖。他的依据是许多提到“衽”的文献里根本全是一些衣襟不可能达到的事。因此左衽与右衽本质不是在于服饰款式的差异,而主要在于文化伦理观念的不同。
古人讲究“事死如事生”,寿衣本就是祝福之意,因此在对于说左衽一定是寿衣,亦或是寿衣一定是左衽说法都不太准确。随着文化思想观念的变化,寿衣服饰也具有多元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