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当下热议的供销社,仿佛时光让我回到了四十几年前的情境,计划经济时代,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供销社业务人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供销社业务人员(供销社营业员的那些嘴脸)

供销社业务人员

说到当下热议的供销社,仿佛时光让我回到了四十几年前的情境,计划经济时代。

彼时,许多物质都要凭票供应,不是随便能买得到的。比如;粮食、猪肉、布匹、香皂、火柴等等,没有票证,一切都是痴人说梦。

物质虽然匮乏,日子照样日复一日的过着,人们倒也没有什么怨言。那时没有攀比,没有蛮大的追求,最大的希望便是踏踏实实过好每一天。

不知道自己是否已经老了,还是上了年纪后喜欢怀旧,对于已逝的青春岁月,那时发生过的事,特别的感兴趣,同龄人在一起闲侃的时候,总是喜欢念叨念叨,仿佛那些事就在眼前,似乎有说不完的话题。

一个一个时代有它的优点,也有它的弊端,不可能尽善尽美。正如作家莫言在《檀香刑》里写道:“世界上事情,最忌讳的就是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圆满了,马上就要亏厌;树上的果子,一旦成熟了,马上就要坠落。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

有些事情总让人不能释怀,似乎定格在记忆库里。那个时期的供销合作社的工作人员,似乎高人一等,不把农民放在眼里。特别是那些年轻的女营业员,高傲的眼睛宛如超过了头顶,她们的做派当然是针对农村人,而农民又是供销社的主要消费群体。

由于当时商品粮的优越,城乡之间无形拉开了巨大的鸿沟。加上政策和各种制度的倾斜,吃商品粮的营业员在我们面前有了显摆的资格。因此,农村人在他们面前自然而然的矮了三分,少了底气。

我们公社仅有一个供销合作社,位于人民公社所在地。那里有商店、粮管所、食品站、邮政所,还有一个清晨卖菜的场口,人称谓“打屁街”,我们生活需要的物资,几乎全在那儿购买。

有一天中午,我和几个伙伴上供销社去买乒乓球拍。来到那里,商扂外面门可罗雀,里面更是冷冷清清,营业员是三个年轻的小姑娘,正在一起谈天说地,显得非常开心。我们走近柜台,她们旁若无人地聊得津津有味,这时,伙伴春迎看见柜台里面摆着一个五颜六色的魔方,不知道是何物,顿感新奇,便问营业员:“这是什么?”,一个营业员翻了翻白眼,也不搭讪,春迎好奇心蛮强,继续提问同样的话题,谁知营业员极不耐烦地说:“不知道问什么,乡巴佬”。

营业员见我们是乡下的孩子,不屑一顾,当时我们面红耳赤,哪里还有心思买什么东西,一个个蔫头耷脑地离开了那里。

我想,若是当下的供销合作社的营业员如此对待顾客,那会是什么样的情景,可想而知,今天的农村人今非昔比,我们会理直气壮的找她们的老板要一个说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