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保健时报消息本报记者 董超,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晚上吃太饱影响早上空腹血糖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晚上吃太饱影响早上空腹血糖吗(晚餐吃太晚血糖控制差)

晚上吃太饱影响早上空腹血糖吗

据保健时报消息

本报记者 董超

防糖尿病,晚饭要吃得早一点、少一点

有些人晚餐不仅吃得多,

还吃得晚。

有研究表明,进餐时间的变化似乎会影响代谢变化,以及餐后血糖升高。对糖尿病患者来说,除进餐时间外,褪黑素水平也是其影响因素。

褪黑素是一种在夜间或光线弱的时候大量分泌的激素,其主要功能是调节睡眠-觉醒周期。

那么,褪黑素受体基因和晚餐时间如何影响个人的血糖控制?

近日,由美国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和布莱根妇女医院学者领衔,来自美国和西班牙的合作研究团队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晚餐吃太晚会增加糖尿病风险。

01晚餐吃得太晚,血糖控制差

该研究纳入了845名18―70岁,没有糖尿病病史的参与者,所有参与者的平均年龄为38岁,其中71%为女性。他们的平均体质指数(BMI)为25.7,其中18%的人患有肥胖症。

调查发现,参与者通常在21:38吃晚餐,0:32上床睡觉。该研究要求所有参与者接受两次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分别为睡前1小时进食晚餐、睡前4小时进食晚餐,第二天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确保禁食后8小时)。

结果发现,睡前1小时进食晚餐的平均血清褪黑素值比睡前4小时进食晚餐高3.5倍;胰岛素水平下降,睡前1小时进食晚餐曲线下面积相较于睡前4小时进食晚餐降低6.7%;血糖水平升高,睡前1小时进食晚餐葡萄糖曲线下面积相较于睡前4小时进食晚餐升高8.3%。

该研究证实了过晚进食会影响胰岛素分泌,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从而损害葡萄糖耐量。研究人员指出,对于一般人群来说,睡前至少两小时不吃东西可能是明智的,该研究结果对制定预防2型糖尿病策略十分重要。

02晚餐吃得过饱,易引发血糖异常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丰盛的晚餐恰恰是健康的慢性“杀手”。最新的一项研究分析了早餐和晚餐饮食摄入多少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

研究者纳入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1997―2011)中11153名成人的膳食数据,并按照晚餐和早餐之间的能量与常量营养素摄入差值分为五等分,探讨不同时间膳食摄入量与2型糖尿病发病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与早餐相比,晚餐摄入更多的能量、蛋白质和脂肪会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研究人员认为,如果晚餐吃太饱,占一天热量比例太大,对健康人来说,这种吃法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如果晚餐长期吃得过饱,会反复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易引发血糖异常,导致糖尿病风险增加。

03晚餐吃七成饱,增加蔬菜豆类摄入

预防糖尿病也要从一日三餐做起,

尤其是晚餐。

那么,晚餐究竟该怎么吃呢?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在其著作《范志红:我的健康家常菜》中指出,理想的状况是吃晚餐的时间距离就寝休息至少3小时。进食3小时后胃里的食物已经残留不多,不会影响夜间的睡眠质量。正常的晚餐宜吃到七分饱。

所谓七分饱,也就是说胃还没有觉得胀起来,没有负担,食欲已经减弱,习惯性地还想再吃几口。但是如果当时把食物拿走,也不觉得遗憾,而且晚上睡前也不会觉得饿。

至于晚餐的食材,大多数时候来说不宜油腻。肥美的牛排、红烧肉等其实不太适合晚餐时多吃。相比之下,倒是那些早餐和午餐不容易吃到的食材,更值得在晚餐时加入餐单中,如蔬菜、豆类和薯类等。用它们替代米饭、馒头,既提高饱腹感,还能预防多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