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五体病通常是指由支原体、附红细胞体、衣原体、弓形体以及钩端螺旋体感染而引起的猪支原体肺炎、附红细胞体病、衣原体病、弓形体病以及钩端螺旋体病。其中,支原体肺炎会导致母猪出现咳嗽以及气喘等症状,使其生长发育受到影响,进而影响母猪场的生产成绩;而附红细胞体病、衣原体病、弓形体病以及钩端螺旋体病则会在很大程度上使母猪的繁殖能力受到影响,进而降低母猪场的生产成绩。因而,在母猪场内加强对五体病的防控意义重大。

1 母猪五体病的主要症状

1.1 支原体肺炎

母猪五体病防治措施(重视母猪五体病的防控)(1)

怀孕母猪以及哺乳母猪通常呈急性发病,急喘、进行腹式呼吸或者犬坐呼吸、流鼻涕、食欲不佳症状,如果出现继发感染极有可能发烧,最终因窒息而死亡;后备母猪通常呈慢性经过,病猪会出现3~6 个月以上的咳嗽,如果病情严重还会出现痉挛性咳嗽、气喘以及腹式呼吸。母猪支原体肺炎通常不会造成过大的危害,但是如果不及时治疗和净化,极容易导致仔猪生长缓慢,降低育肥价值。

1.2 附红细胞体病

如果为急性附红细胞体病,母猪常出现乳房以及外阴水肿;而慢性感染则会导致母猪出现繁殖障碍以及受孕率低等症状。如果母猪在妊娠前期感染,通常无需治疗,如果在妊娠后期感染附红细胞体,其体内的大量红细胞就会遭到破坏,会导致胎儿因营养缺乏而生长发育不良,进而出现流产以及产弱仔数升高等,与此同时怀孕母猪还会出现少乳甚至无乳现象。

1.3 衣原体病

患病母猪的食欲以及精神状况良好,妊娠母猪在流产之前没有明显的异常,一些即将生产的母猪也可能出现流产,流产胎儿全身上下会有水肿现象,甚至头颈以及四肢部位呈弥漫性的坏死。空怀母猪在发情以后阴户部位会流出清水样的黏液,通常多次配种不孕,空怀返配率明显提高。

1.4 弓形体病

母猪五体病防治措施(重视母猪五体病的防控)(2)

怀孕母猪如果患有急性弓形体病,常常出现拒食、高热以及精神萎靡的症状,由于弓形体病可以通过患病母猪的胎盘传给胎儿,且常在数天后母猪出现流产现象,或产死胎,即使是活胎,也会很快死亡,或发育不全。怀孕母猪即使没发生胎盘传染,其所生健康仔猪也会通过吃母乳发生感染,通常耳部、下腹部、后肢以及尾部等出现紫红班。

1.5 钩端螺旋体病

妊娠母猪患病主要表现为流产、产死胎以及弱仔的现象。在流产之前母猪体温会略微升高,眼屎较多以及鼻镜干燥等,弱仔通常无法站立,呈游泳状移动,通常不会吸乳,1~2d 即会死亡。母猪在产后通常出现少乳或无乳的症状。

2 防控措施

2.1 增强母猪免疫力

当前,有一部分猪场母猪因潜伏感染各种病原而致其免疫功能不高,处于亚健康状态。因而要想对母猪五体病进行有效控制,首先需要减少各种病毒性疾病的危害,使母猪具备更高的健康水平。可以在母猪饲料中加入适量的多功能免疫增强剂、扶正解毒散以及盐酸多西环素,连续为母猪服用7d,从而有效提高母猪免疫力,达到对五体病预防的目的。

2.2 改善环境

良好的环境对母猪的健康尤为重要,尤其是在气温较高的夏季,必须对饲养密度进行有效控制,对猪舍加强通风换气,采取有效的降温手段,保证猪舍内适宜的温度,一旦猪舍内温度高于28℃,应当及时在每吨饲料中添加多功能免疫增强剂,从而有效抵抗应激反应。母猪需要通过适量运动以保持体质。做好猪舍内的消毒工作,保证猪只始终处于一个清洁卫生的生长环境当中。在猪舍内采取有效的灭鼠措施,与此同时猪场内不得饲养其他动物,以防猪只与其他动物接触而导致感染的发生。

2.3 加强饲养管理

在温度较高的夏季,猪的采食量有所降低,此时必须对营养平衡加强重视,帮助母猪提高营养标准,在提高其采食量的同时,使其具备更强的体质以及抗病能力。在日常的饲养过程中必须严把饲料原料关,以防因原料内霉菌毒素过量而导致母猪免疫功能受到影响,进而引发各种疾病。

2.4 治疗措施

母猪五体病防治措施(重视母猪五体病的防控)(3)

(1)母猪支原体肺炎,可肌注泰乐菌素治疗;(2)母猪附红细胞体病,可肌注血虫净注射液以及盐酸多西环素长效注射液治疗;(3)母猪衣原体病,可肌注氟苯尼考同时在母猪饲料中加入强力霉素;(4)母猪弓形体病,可口服磺胺- 6- 甲烷嘧啶治疗;(5)母猪钩端螺旋体病,可猪肌注氟钾砜霉素以及磺胺- 5- 甲氧嘧啶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