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8月9日,经中朝方面坚决交涉,停战双方各自派代表接受遣返战俘。而这些被遣返的战俘里,一个瘦弱的小姑娘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她戴着军帽低着头,一时半会儿还没适应外面的环境。没一会儿志愿军政治部主任杜平走过来,热情地和这位小姑娘握手。这位小姑娘是谁?又是如何成为俘虏的呢?

抗美援朝战俘回国结果如何(抗美援朝唯一归来的女战俘)(1)

志愿军政治部主任杜平(右)迎接被遣返回来的杨玉华(左第一人)

朝鲜战争爆发

1950年6月25日凌晨4点,朝鲜人民军打响了反击侵略的第一枪,眼看南朝鲜政府处于下风,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决定出兵朝鲜。有道是“唇亡齿寒”,美军不但破坏了朝鲜半岛人民翘首以盼的和平,还派轰炸机轰炸我国丹东地区,更派遣第七舰队开进我国的台湾海峡。“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美国的无礼行径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之心,很多有志青年都想要成为志愿军中的一员,参与到打击侵略者的战争中去,这其中及就包括杨玉华。

抗美援朝战俘回国结果如何(抗美援朝唯一归来的女战俘)(2)

志愿军们

杨玉华是土生土长的四川妹子,从小失去母亲,是外婆辛苦抚养她长大,按照外婆期望的人生轨迹,她应该去考师范学院,毕业后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之后再结婚生子,过完普通女孩的一生。可此时“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消息传遍了大街小巷,连豫剧大师常香玉都响应号召,用义演的方式为志愿军筹款,还筹钱为志愿军捐赠了一架“苏制米格15战斗机”。这一切都深深地感动了杨玉华。

抗美援朝战俘回国结果如何(抗美援朝唯一归来的女战俘)(3)

杨玉华

于是16岁的她瞒着家人考上了军区卫生学校,成为了第60军180师的一名卫生员。1951年2月,杨玉华所在180师进入朝鲜战场作战。

同年5月16日,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的战斗正式打响。180军全体将士冲到了第一战线,与美军王牌陆战一师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180师的溃败

5月21日,第五次战役结束,志愿军司令部发出了“全军于5月23日向后转移”的命令。然而在撤退的过程中,落后的通讯系统加上部队基础的薄弱,以及指挥人员的整体素质不强,导致全师失利并很快被紧咬不放的美军迂回包围。眼看着美军坦克到达师的后方地域,韩6师、美7师和24师已经形成三面包围,180师开始与美军奋力拼杀。可整整十天过去,180师还是没能拿下敌军的防守阵地。

抗美援朝战俘回国结果如何(抗美援朝唯一归来的女战俘)(4)

180师被包围

就在这生死存亡的时刻,180师师长郑其贵命令全师分散突围,至6月1日,最终全师只突出了3000多人,还不到整个兵力的四成,在此过程中,很多伤员无法完成突围,不少人被美军俘获成为了俘虏,这其中就包括180师卫生员杨玉华。

抗美援朝战俘回国结果如何(抗美援朝唯一归来的女战俘)(5)

早先为了让部队里的伤员尽快恢复身体,杨玉华把干粮让给伤员,自己吃苦涩的野菜。战争环境的恶劣,再加上卫生员对野菜的种类还不够了解,很快杨玉华就因食物中毒体力不支。美军的炮弹接连不断的轰炸,这支苟延残喘的小队伍已经没有了任何转移的能力,杨玉华只能瘫软在一处铁路隧道口,听天由命。

抗美援朝战俘回国结果如何(抗美援朝唯一归来的女战俘)(6)

朝鲜战场

花样少女的被俘生活

没过多久轰炸结束,敌人也开始清理战场,还有一丝气息的杨玉华,被搜山的韩军第6师俘获,随即被送往医院。张泽石是极少数参加了朝鲜战争的知识分子,曾经在1946年考取清华大学物理系,他曾经在回忆录《我的朝鲜战争:一个志愿军战俘的自述》中写道:

“由于杨玉华留着利落的短发,又因为伤势难以分辨,导致美军误以为他是男性,直到7月中旬,才被美军野战医院的女医生发现,她原来是一位女兵,随后杨玉华被送到了釜山女俘收容所。”

抗美援朝战俘回国结果如何(抗美援朝唯一归来的女战俘)(7)

张泽石:《我的朝鲜战争:一个志愿军战俘的自述》

当时的杨玉华很绝望,年纪小再加上身处异国他乡,刚开始来到收容所她用绝食来抗议,但成效不大。好在和她一起关在女俘收容所的还有其他4名志愿军女同志,还有一些朝鲜人民军的女兵们。她们相互鼓励彼此照顾,即便成为了阶下囚,也不能失了志愿军的气势。

抗美援朝战俘回国结果如何(抗美援朝唯一归来的女战俘)(8)

釜山女俘收容所

不仅如此,杨玉华还在被俘虏的过程中,认识了张泽石、曹友和他之后的丈夫刘英虎。杨玉华这一被俘就是两年,在这两年间其他的女志愿军先后遇难,临死前她们叮嘱杨玉华:一定要坚强地活下去!带着战友们的期望,杨玉华坚强地活到了最后。

抗美援朝战俘回国结果如何(抗美援朝唯一归来的女战俘)(9)

其实在1951年12月,朝鲜战争的停战谈判已经提上了日程。只是美国不愿意完整的将战俘全部遣返,才整整拖延了两年。有战俘表示:只要表露想要回大陆的意愿,便会遭到暴力对待。

志愿军战俘李兰贵在给母亲的心中写道:“谁敢说回国两个字,就要被殴打,还有人因此失去了生命,幸好当时我已经残疾了。”

艰难的回家之路

尽管让战俘们回家的过程如此艰辛,但彭老总仍然没有放弃。经过长达747天的艰难谈判,战俘问题终于达成了协议,1953年7月28日,彭老总在《朝鲜停战协定》上正式签字。随后便是漫长的战俘交换。

抗美援朝战俘回国结果如何(抗美援朝唯一归来的女战俘)(10)

1953年8月9日,在战俘营苦熬了两年的杨玉华终于重见天日,16岁入战俘营如今已经是18岁的大姑娘了。此时的她仍然留着利落的短发,很快她就要坐上去板门店的火车,恢复自由啦!

抗美援朝战俘回国结果如何(抗美援朝唯一归来的女战俘)(11)

报纸报道美方向我方俘虏扔催泪弹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美军还不打算完全放过这批战俘,他们往列车上扔下催泪弹。勇敢的杨玉华当即抓住这些催泪弹扔了出去,手部因此受伤。到达板门店后,杨玉华受到了志愿军政治部主任杜平的热情接待。刚刚英勇无比的她,此时变成了娇羞的小姑娘。杜平亲切地握住她的手感概道:

“你终于回来了,祖国在等待着!”

低调生活泯然众人矣

一句话让杨玉华感动不已,两年来所受的委屈一瞬间烟消云散。之后她和在战俘营中认识的男友刘英虎结了婚,并回四川内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这也算是完成了外婆的心愿。只可惜这段婚姻最终因丈夫刘英虎的背叛草草结束。离开刘英虎后,杨玉华再次组建了家庭,过着普通人的平淡生活。虽然时不时地有记者想要采访杨玉华,但她基本上避而不谈,战争的创伤很难治愈,战争的黑暗的残酷剥夺了无数个家庭的幸福,希望世界一直和平,不再有战争。

抗美援朝战俘回国结果如何(抗美援朝唯一归来的女战俘)(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