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第十八章原文和感悟(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原文)(1)

《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内容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曾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它对我国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古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

《道德经》作为道教基本教义的重要构成之一,被道教视为重要经典,其作者老子也被道教视为至上的三清之一道德天尊的化身,又称太上老君,所以应该说道教吸纳了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完善了道教。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全文共约五千字,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泽光书院 计划用81天时间,对《道德经》中的81章,每天一章节进行解析和译文,希望能帮助大家学习理解《道德经》。

老子道德经第十八章原文和感悟(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原文)(2)

第16章 致虚守静

【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dǔ)①。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③,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③,静曰复命。复命曰常④,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⑤,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⑥,天乃道,乃久,没身不殆⑦。

【注释】

①笃(dǔ):极度、顶点。

②芸芸:纷杂茂盛,常用来形容草木的繁盛。

③根:即事物的根本。

④常:万物运动与变化中的不变的律则。

⑤容:包容、宽容。

⑥天:自然界的天。

⑦没身:终身。

【译文】

使心灵空明虚寂到极点,使生活的清静达到极致。在万物都蓬勃生长的时候,我从中仔细观察它们生死循环的道理。天下万物虽然纷纷芸芸,但最终都将回复到它们的本根。返回本根就叫“静”,静叫作复归本性。复归本性是万物运动与变化中不变的律则,认识和了解万物运动与变化都依循着循环往复的律则,叫作“明”。不了解这个不变的律则,轻举妄动就会有凶险。了解了这个不变的律则的人,就能做到宽容,做到了宽容就能坦然大公,坦然大公才能无不周遍,无不周遍才符合自然,符合自然才能符合于“道”,体道而’行才能长久,终身可免于危殆。

【导读】

宇宙间万物都是由动到静、由生到死,又由死到生循环往复的。然而只有致虚守静到极点的圣明得道之人才能看到这种永恒不变的自然规律。老子希望人们从虚寂沉静的发境去观看世间万物,如此才能得到“道”的真谛,才能遵循“道”来对待事物,达到“殁身不殆”。

老子道德经第十八章原文和感悟(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原文)(3)

【解析】

本章阐述的是“道”的本质,揭示了修行的最高境界。“大道”虚是其常,有是其变;静是其常,动是其变。有、动最终必归于不有、不动。所以,守定常道,万物虽纷纷扰扰,只须以虚含有,以静待动,并且不见其有,不见其动,就不会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使自己处于永远安乐的境地。

老子认为,道的本质和修行的最高境界,就是达到“虚”的极致和虔诚地守住一个“静”字,因此他提出了“虚极”、“静笃”、“静”、“常”、’“明”、“容”等概念。

“致虚极,守静笃。”致,春秋古义有“委身”之义,即将身置于静寂无极的虚空中。这是修行中的一种自我醒觉状态,非修行者是很难理解这句话的真谛的。修道者在修行中,身心融于太虚之中,达到了物我两忘的状态。

“复命日常,知常日明。不知常,妄作凶。因静是根本,是生命的本质,回归了这个根本就是常。常是虚、静。知道这个道理就是明。明,就是智慧、通达、得道。而不知道虚、静,就会大胆妄为,逞凶害己。老子告诫说:“万物生生灭灭是大道法则,知而不干涉是睿智,如果凭借自己的通妄加干涉,那样必遭凶险。”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行道时要知道正常合理是什么样子,它的样子就是公正合理,公正合理才能够保全,保全是至上的信条。知道了天道的规律法则,才可以涵容一切,不倚仗神通妄加干涉。做到涵容一切才会无私无欲;做到了无私无欲才可能神机博大;神机博大才可能神融太虚;神融太虚才可能同归生命的本源,只有回归那生命本源,才会永存不息。

老子道德经第十八章原文和感悟(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原文)(4)

王弼《道德经注》

致虚,物之极笃;守静,物之真正也。以虚静观其反复。凡有起于虚,动起于静,故万物虽并动作,卒复归于虚静,是物之极笃也。归根则静,故曰“静”。静则复命,故曰“复命”也。复命则得性命之常,故曰“常”也。常之为物,不偏不彰,无皦昧之状、温凉之象。故曰“知常曰明”也。唯此复,乃能包通万物,无所不容。失此以往,则邪入乎分,则物离其分,故曰不知常则妄作凶也。

极致的虚无,是万物最终的发展方向;守持宁静,是万物最真确的选择。要以空虚宁静的状态去观察万物的周而复始。存在都是由虚无而来,运动都是由静止而来,所以虽然万物同时变化发展,但最终都要归于空虚宁静,那才是事物发展的终极。回归了根本就会宁静下来,所以说静。宁静了就能回归生命的本质,所以说复命。回归了生命的本质就顺应了我们的本性和命运中最根本、最永恒、最普遍的规律,所以说永恒、普遍。永恒的道作用于具体事物,不偏向、不彰显某一具体事物,不会形成明暗、冷热的分别,所以说了解永恒不变的规则,人就明智了。只有如此才能包容、通晓万物。不了解这种规则而去做事,妄加的不正常、不正当的改变会掺杂进来而使事物偏离了它们的本分,所以说不明了宇宙普遍永恒的法则,轻举妄动就会招来灾祸。

知常容,无所不包通也。容乃公,无所不包通,则乃至于荡然公平也。公乃王,荡然公平,则乃至于无所不周普也。王乃天,无所不周普,则乃至于同乎天也。天乃道,与天合德,体道大通,则乃至于极虚无也。道乃久。穷极虚无,得道之常,则乃至于不穷极也。无之为物,水火不能害,金石不能残。用之于心,则虎兕无所投其爪角,兵戈无所容其锋刃,何危殆之有乎!

得道的人没有不包容、不透彻的,就能对万物一视同仁地公平;能对万物一视同仁地公平,所以他的恩德惠及所有事物,因此万物都拥戴他作王;恩德惠及所有万物,他就具有了天的品格;具有了天的品格,就完全彻底地体会了道,大彻大悟,就能够实现完全的虚无;内心完全虚无就掌握了抽象的、永恒的、本质的道,就能让自身没有覆没、灭亡之时。如果把不存在作为一种存在物来看待,那么这种东西水火都不能损害它,金石那些坚硬的东西都不能使它破损。如果这种虚无成为人的心理状态,那么猛兽的尖牙利爪都无处施用,兵器的锋刃都无从近身,哪里还有什么危险呢?

苏辙《老子解》

致虚不极,则有未亡也;守静不笃,则动未亡也。丘山虽去,而微尘未尽,未为极与笃也。盖致虚存虚犹未离有,守静存静犹限于动,而况于他乎?不极不笃,而责虚静之用,难也!

虚极静笃,以观万物之变,然后不为变之所乱,知凡作之未有不复也。苟吾方且与万物皆作,则不足以知之矣。万物皆作于性,皆复于性,譬如华叶之生于根而归于根,涛澜之生于水而归于水。

追求虚无没有达到极致,就是还有欲望杂念存在;守持宁静不够专心,就还有妄动的企图。山虽然不在了,但是还有尘土剩下,没有达到极致和专心一意。追求虚无、保持虚无仍然未能脱离存在;争取宁静、持守宁静仍然是在与动的对比中才能体现宁静,只是动的因素减少了一些而已,何况其他的更进一步的追求了?不追求极致、不一心一意就妄图虚静发挥它们的作用,难啊!

追求虚无和宁静的极致,来观察万物的变化,这样之后并不被万物的变化扰乱,凡是一件事情发生了,必然有与它性质相反的事物存在,一种改变必然会导致另一种相对应的改变。所以我如果和万物都在作为、施加作用,我是不会认清万物的变化的。万物的作为、作用都是根源于它们的本性,最终还要恢复它们的本性,就像是花和叶子从根上生长出来,最终还要变成土壤中的养分回到根,还像是浪花从水里涌出来,又落回水中。

苟未能自复于性,虽止动息念以求静,非静也。故惟归根,然后为静。命者,性之妙也。性可言,至于命则不可言矣。《易》曰:“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圣人之学道,必始于穷理,中于尽性,终于复命。仁义礼乐,圣人之所以接物也,而仁义礼乐之用必有所以然者,不知其所以然而为之,世俗之士也,知其所以然而后行之,君子也。此之谓穷理。

人如果还没能恢复自己的本性,虽然克制自己的行为、收敛自己的欲念来求静,终归达不到静。只有回归自己的本性,然后再做求静的努力。命,是本性的根本和奥妙。本性是可以言说的,命就不能言说了。《易经》说:“穷究道理,发挥本性,然后能认清、顺从命运。”圣人学习道,一定是从学习事物的原理开始,然后认识和发挥自己的本性,最终回归、认同自己必然的命运。仁义礼乐,这些是圣人与外物接触所遵循的原则,而仁义礼乐发挥如此的作用有必然的原因,不知道其中的原因而按这些去做,是世俗的人;知道是为什么,然后去做的是君子。这就叫做穷究事物的原理。

虽然,尽性必穷理而后得之,不求则不得也。事物日构于前,必求而后能应,则其为力也劳,而其为功也少。圣人外不为物所蔽,其性湛然,不勉而中,不思而得,物至而能应,此之谓尽性。虽然,此吾性也,犹有物我之辨焉,则几于妄矣。君之命曰命,天之命曰命,以性接物而不知其为我,是以寄之命也。此之谓复命。

虽然这样,在了解了事理才可能认识和发挥自己的本性,本性若不去追求,人是不会自然得到的。只着眼于事物构造和原理,就必须对它施加作为它才能回应,这样做费的力气也大,收到的效果也差。圣人不被事物的表象蒙蔽,本性深沉清明,不刻意为之就能恰到好处,不用绞尽脑汁就能有所得,对事物的变化、发展能够从容应对,这就叫做发挥本性。虽然这样,这样地回归本性还是局限于我自己,在意识里我和外物还是截然分开的,这样就接近虚妄了。君王的命运叫命,天的命运也叫命,以本性来处理自己与外物的关系,而没有自我意识,让自己完全服从于万物发展的必经之路。这就叫做复命。

方其作也,虽天地山河之大,未有不变坏、不常者。惟复于性,而后湛然常存矣。不以复性为明,则皆世俗之智,虽自谓明,非明也。不知复性,则缘物而动,无作而非凶。虽得于一时,而失之远矣。方迷于妄,则自是而非彼,物皆吾敌,吾何以容?

苟知其皆妄,则虽仇雠犹将哀而怜之,何所不容哉!无所不容,则彼我之情尽,而尚谁私乎?无所不公,则天下将往而归之矣。无所不怀,虽天何以加之?天犹有形,至于道则极矣。然而虽道亦不能复进于此矣。

命运运作起来,虽然天地山河那样大,也要变化、毁灭并且永无休止地运转下去。只有回归本性,然后才能深远地存在。不以回归本性为明白的,都是世俗的智慧,虽然自己觉得明智,但其实差得远呢。不知道回归本性,就会执着于物质的东西而为追逐外物展开行动,而不作为才不会有灾祸。虽然一时可能得到利益,但其实反而差得远了。沉迷于虚妄就会觉得自己对而别人错,除我之外的人与物都成了自己的敌人,这哪里是包容呢?

一旦知道这些都是虚妄的,虽然跟别人有仇怨也会哀怜他,那还有什么不能包容的呢?没有不能包容的,那么自己和别人、外物的分别就没有了,谁还只关注自己、为自己谋利呢?对所有的人与物都公平,天下都会来归顺你。能包容、关怀一切,天也不能包容得更多了。天还是有形态的,能达到无形的道那样就算极致了。这样已经达到极致,之后即便是道自身也不可能更进一步了。

【经典解读】

本章老子指出了万物生生不息的根源,就是在道的支配下,由静至动,由动至静地无止息循环着。这种规律在世间永恒,却是不可名状的,我们只能“强容之”,即“道”为万物的本源,万物从这里开始,从这里结束,“万物之始”(是这不断地循环的大圈中的“个点”,可它又是最特殊的一个点,因为它在周围纷纭的“动”中达到了真正的虚空和宁静。然而正是这种虚,产生了世万物的“实”,正是这种静,变化为纷纭错乱的“动”。而“实”和“动”最终又将归于此处的虚静。在整体上看,世间万物是动的,因为它们都在无止息地循环着,可它们又都是静的,因为无论如何动,最终总会归于原始。

老子的哲学带有明显的循环色彩。但这种循环是“道”的循环,是规律的循环,和因果、灵魂不死等并不相同。正如《列子.天瑞》中所言:“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认识这循环往复的“道”最重要的方法就是保持内心的虚空和宁静,思考万物循环往复的道理。保持内心的虚空即时刻怀着“不盈”的心,不自傲自满;保持内心的宁静,即清净节欲,抵御酒肉声色的诱惑。认识到“道”的人,都是包容的,因为他们有着敬畏、虚空的心。包容万物,才能无所偏失,才能达到真正的公正,然后才能达到天地一样顺应自然规律,这样的行为才算是符合道,才能长久。而不明白这种规律,对事物妄加干扰,只能带来忧患和祸害。

本章给人们的启示很多,如要用动静循环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事物,要怀着虚空、包容的心:,要公正、无所偏辟:要回归自然,追求安静的本性,做事要顺从事物发展的规律,不能妄为.......

【哲理引申】

世间的万物都是有规律的,都是依着“道”而运作,人们做事前应该先弄清其中的规律,依规律做事则能事半功倍,否则必然要事信功半。《鬼谷子。持枢》中言:“持枢,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之正也,不可干面逆之。逆之者,虽成必败。故人君亦有天枢,生养成藏,亦复不可干而逆之,逆之虽盛必衰。”就是对老子这种思想的一种继承和解释。那么如何才能掌握世间万事的发展规律呢?老子本章所说得“致虚极,守静笃”就是其途径。只有通过放空心灵、修身养性,才能悟到世间的大道,才能真正看清事物的发展规律。这也正是儒家所说的“自天子至庶人,一是以修身为本”。

《列子》中也记载了詹何垂钓的故事,说明静以悟道、依道而行的效果。詹何是楚国的著名隐士,他以独茧丝作为鱼线,以芒针作为鱼钩,细竹子作为鱼竿,剖开米粒作为鱼饵,在高达百丈的深渊急流之畔钓鱼。不足一天,就钓到了一车的大鱼,而鱼线、鱼竿鱼钩都保持完好,毫无损坏。楚王听到了这件事,觉得很奇怪,就将詹何招来,问其中的缘故。詹何说:“我听说以前的贤人说过,蒲且子射猎,用力量很弱的弓箭,乘风拉开,一箭射中了两只在云间高的鸽鸟,这都是因为用心专一、手力恰当的结果。我根据这件事来修炼钓鱼之术,五年才悟得其中之道。当我持着钓竿之时,心中毫无杂念只想到渊下的鱼,投下鱼线鱼钩后,手上不知轻重如何,外物不能使我扰乱丝毫。因此水中的鱼,见到了我的钩饵,就像见到尘埃和泡沫一样,毫不疑惑地吞食。就是因为这样,我才能以弱制强,以轻制重,用如此细弱的鱼线、鱼竿,钓上来这么多的大鱼。大王如果也能通过静心使心中毫无杂念,来掌握事物的本来规律,则天下可运用于掌上,更遑论其他的小事呢?”詹何钓鱼的修炼之道其实就是老子所说的“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然后才能找到其中的奥妙,达到心中无杂念,近于“物化”。

纪昌学射的故事也说明了同样的道理。战国之时,有个叫纪昌的人,他想学习射箭的技术,于是拜了赵国邯郸著名的射箭大师飞卫为师。纪昌向飞卫请教射筒的窍门,飞卫对他说:“你先要学会盯住一个目标不眨眼,然后才谈得上学射箭。”纪回去就躺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边,用眼睛盯着织布机密排的锥刺。就这样坚持了两年以后,就算锥子碰到纪昌的睫毛了,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下。于是纪昌又去找飞卫。飞卫说:“这样还不够,你还要学会用眼睛去看东西的技巧。要练得能把小的东西看成大的东西,能把细微的东西看得清清楚楚,然后再来告诉我。”纪回去后,就在自己家的南窗下用马尾毛挂一只虱子,自每天都注视着这只虱子,在十天里,纪昌看见虱子慢慢变大了。这样过了三年以后,在纪昌眼里虱子已经变得像车轮那么大了。再看其他的东西,就好像山丘一样大。于是,纪昌就用箭向那只虱子射去,箭穿过了虱子的中心,悬挂虱子的马尾毛却没有断。纪昌赶快去告诉飞卫。飞卫高兴得跳了起来,拍着胸说:“你已经把射箭的功夫学会了!”

飞卫是个真正的射箭大师,他并没有教纪昌如何持弓、如何瞄准、如何发箭,而是他在那些看似平常,却是最基本的技巧中静静思悟、磨炼,故而成为一一名出色的射箭大师。不仅仅是钓鱼、射箭这些小技巧,天下所有的事都是这样的,只要找到其中之道,其中的规律,就没有什么办不好的。

修身不仅仅是为了让身体保持健康、心情保持愉悦,这也是万事之本、悟道的途径。儒家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身不修就不可以做其他的事情。故而老子认为只有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生活清静安宁到极点--即修身,能悟得万物循环往复的大道,掌握其中的规律,不认识这种自然规律而轻妄举止,就会导致灾凶。

老子道德经第十八章原文和感悟(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原文)(5)

欢迎关注@泽光书院 ,让思想充实生活。阅读可以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正气。

老子道德经第十八章原文和感悟(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原文)(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