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春, 日伪在河南新沦陷区置“中原省”,省会驻郑县,即今河南郑州市,同年8月日本投降后废止。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河南寻伪迹设置“郑州市中原区”,直至2016年12月28日批复成立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河南在官宣中经常以中原、中州自居,那么我们就要问了,河南能代表中原和中原文化吗?河南能代表中州吗?中原的地理中心和文化中心到底在哪里呢?

河南和陕西谁的历史地位更高(陕西和河南的中原)(1)

图中可以清晰的看到“中原”,即被誉为中国“新月沃土”的汾渭平原

中原主要指的是“汾渭平原”连接体,被誉为中国的“新月沃地”,是华夏文明和中国农耕文明的核心发源地,是中原文化的中心,地理上包括关中平原、汾河平原、灵宝盆地和伊洛盆地。这一地区一直是中国史前人口最为集中的区域,也是仰韶文化的中心,是著名的黄土高原区和窑洞文化区。著名历史学家苏秉琦先生、当代秦汉史专家周天游教授等划分的中原都是以关中、晋南和豫西为中心,洛阳以东属于华北平原,并不属于历史学意义上的中原范畴,其实这也是一种史学定论。

河南和陕西谁的历史地位更高(陕西和河南的中原)(2)

中国第四大平原“关中平原”也称“渭河平原”,就是“狭义中原”的所指

“中原”者,“原中”也。“原”通“塬”,本指高台之上的平地,中原本指四塞之地中间的平原,“中原”必须要有“中心点”,必须要有“山岳相拥”,类似关中平原、汾河平原和伊洛平原的地理特点。“原”这种概念主要集中在关中等黄土台原区,譬如:白鹿原、周原、咸阳原、五丈原等等,有上百个,除过豫西和晋南有少量“原”的称谓外,其他地区没有这种称谓。

河南和陕西谁的历史地位更高(陕西和河南的中原)(3)

著名历史学家苏秉琦先生的“区系类型说”,其中的中原是以陕西、晋南和豫西为中心的

“中原”是研究哲学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性名词,牵扯到地理、历史、考古、文化等多个方面。自古以来,关中是中原地理概念的发源地和文化中心,无论从宏观历史学、考古学、地理学还是文化方面讲,中原都是以关中为中心来建构的,对应的是周秦汉隋唐五大中原王朝,狭义中原专指关中平原。《辞海》对中原的注释是指“黄河中下游汉人居住地”,这是广义上的中原含义表述。通过研读史籍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中原的中心在关中,在古都长安,长安是中原文化的代表和标识。中原文化就是以长安为中心,以周秦隋汉唐五大中原王朝为主轴,以儒家思想为正统,以汾渭平原为核心的广大中原地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所衍生出的文化总称。中原的概念最早诞生于西周初年,汉唐都在长安建都,是中原文化的集大成者,影响深远。中原文化的形成发展和核心都在关中平原,都在古都长安,这是确凿无疑的。

关中平原自古有“中原”之称,古人一提起中原,首先想到的是关中,是古都长安。

[1]《诗经•小雅》:”漆沮之从,天子之所。瞻彼中原,其祁孔有”。这是最早的关于“中原”名词的记载,指的就是“关中平原的原野”。

[2]明•缪希雍在《葬经翼》说:“关中者,天下之脊,中原之龙首也”。

[3]《三国演义》:“蜀兵已到祁山,入寇中原,卿安忍坐视乎”?(祁山位于甘肃省陇南、天水一带,兵临祁山即意味着侵犯中原地区)。

[4]诸葛亮•《出师表》:“北定中原,还于旧都”。(蜀国位于秦岭山脉之南,这里的“中原”指的是关中,旧都指西汉都城长安)。

[5]隋•王通《中说》:“夏都安邑,汤都亳,周都雍洛,皆中原之国也”。(“周都雍”即周建都雍州,雍是陕西的旧称)

[6]宋•谢采伯《密斋笔记》:“关中,中原一大形胜之地”。

[7]宋•薛季宣《浪语集》:“论中原形势,常以关中为诸夏首”。

[8]宋•陆游:“经略中原必自长安始”。

[9]元•方回《瀛奎律髓》:“金陵可以北望中原唐都长安,故太白以浮云遮蔽,不见长安为愁焉”。

[10]清•王猷定《四照堂诗文集》:“以通漕实关中,为经理中原之首”。

[11]明代名臣王鏊言:“自古中原无事,则居河之南,中原多事,则居江之南。河南之都唯长安洛阳,江南之都唯建康”。

[12]《辞海》中原是指“黄河中下游汉人居住地”。

那“中州”指的是河南吗?“中州”的权威的解释应该有4层意思:1、泛指以长安为中心、洛阳为副中心的中原地区。2、归属中央的州郡; 唐•陈子昂 《谏雅州讨生羌书》:“ 张仪躡踵乘便,纵兵大破之。 蜀侯诛, 賨邑灭,至今蜀为中州。” 这里明确记载“蜀为中州”。3、人口面积中等州郡; 《新唐书•选举志上》:“京都学生八十人,大都督、中都督府、上州各六十人,下都督府、中州各五十人。”《通志•地理一》:“四万户已上为上州,二万户已上为中州,不满为下州” 。4、有“冀州”为中州的说法,这个“冀”指冀国,最早在晋南,指河北那是后来的事情了。

唐玄宗《华岳铭》:“雄峰峻削,菡萏森爽。是曰灵岳,众山之长。伟哉此镇,峥嵘中土。高标赫日,半壁飞雨”。

河南和陕西谁的历史地位更高(陕西和河南的中原)(4)

中原官话的核心是秦语,即关中方言,河南话属于鲁语西渐,严格意义上讲不属于中原官话的范畴

中原官话是最早的雅言,以关中方言为基准音存在了几千年。从诸多典籍中可以看出“中原”“中州”“中土”主要指的是关中平原,而并非河南。从炎黄在陕西肇始文明到唐末,“关中本位制”一直是华夏文明的核心,是中华文明之基。中国的“大地原点”和“北京时间报时中心”都在关中平原中部的西安附近,关中是中国的地理原点、历史原点和文化原点,是真正的“天下之中”。

在河南编撰的百度百科“中原”词条里有这样一段话:“中原,又称华夏、中土、中州,是指洛阳至开封一带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狭义上指今天的河南省”。这明显是一个漏洞百出的错误词条,属于虚假冒名宣传。河南不能代表华夏、中原、中州,更不能自比自吹。河南文化不能代表中原文化,河南话不能代表中原官话,河南人更不能代表中原人,郑州更不能代表中原城市群。自古中原的地理中心和文化中心都是以关中为中心的,都是以古都长安(西安)为中心的,没有关中,没有长安(西安),何谈中原?

河南和陕西谁的历史地位更高(陕西和河南的中原)(5)

长安(西安)作为中原帝都,作为中原文化的代表,却被某地排除在中原之外,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在假历史、假考古、伪文化泛滥的今天,中国的历史学界、考古学界和社会领域打假任重而道远,靠篡改历史扬名终究不会长久。最后我在思考一个问题:靠造假宣传争夺著名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否可取?从“炎黄故里”到“中原”,从“成周”到“丝绸之路起点”……河南和陕西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争,是地域之争?还是真假之辩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