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的文化大事(诞辰逝世创刊)(1)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周年类考点,向来是各大院校的考察重点,铎子特地整理了传播学和中新史中2022年的周年类考点,大家直接打印背诵即可!

2022周年考点目录一览

一、传播学

1.本雅明诞辰130周年(1892年)

2.拉斯韦尔诞辰120周年(1902年)

3.施拉姆诞辰115周年(1907年)

4.霍夫兰诞辰110周年(1912年)

5.卢因逝世75周年(1947年)

6.布鲁默逝世35周年(1987年)

7.“媒介接近权”提出55周年(1967年)

8.“议程设置”提出50周年(1972 年)

9.“上限效果假说”提出45周年(1977年)

10.李普曼《舆论学》出版100周年(1922年)

11.罗杰斯《创新与普及》出版60周年(1962年)

12.哈贝马斯《公共性的结构转换》出版60周年(1962年)

二、中新史

1.《蜜蜂华报》创刊200周年(1822年)

2.《广州记录报》创刊195周年(1827年)

3.《中国丛报》创刊190周年(1832年)

4.《六合丛谈》《孖剌报》创刊165周年(1857年)

5.《申报》创刊150周年(1872年)

6.《字林沪报》创刊140周年(1882年)

7.《知新报》《湘学新报》《国闻报》创刊125周年 (1897年)

8.《新民丛报》《大公报》创刊120周年(1902年)

9.“横三民”创刊110周年(1912年)

10.《先驱》《向导》创刊100周年(1922年)

11.新华通讯社建立85周年(1937年)

12.王韬逝世125周年(1897年)

13.郑观应逝世100周年(1922年)

14.康有为逝世95周年(1927年)

15.斯诺逝世50周年(1972年)

16.反“客里空”运动75周年(1947年)

传播学部分

1.本雅明诞辰130周年

本雅明,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巴黎拱廊街》。他认为,传统的艺术品是不可复制的,这种独一无二性使原作本身具有了一种神秘的“灵光”,人们在这些艺术杰作面前,只能顶礼膜拜,聚精会神地欣赏。而机械复制艺术品由于可以无限制地复制,没有了这种灵光与独一无二的特性,只具有展示的价值,受众在接受时是心神涣散的。这种展示为了吸引受众,追求震惊效果。此外它的广泛扩散,可以最大限度地吸引受众的参与,这是传统艺术品所不具有的特征。也就是说,他认为机械复制艺术品和传统艺术品各有优势。

2.拉斯韦尔诞辰120周年

拉斯韦尔是美国现代政治科学的倡始人之一,1926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在母校和耶鲁大学任教。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担任过美国国会图书馆战时报道调查局局长,1955年出任美国政治学会会长。

拉斯韦尔在宣传研究领域拥有很大的影响。1927年,他出版了《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一书,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宣传策略及其效果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这本书刺激了两次大战之间的宣传研究,使之成为当时学界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拉斯韦尔曾经为宣传下过这样的定义:宣传就是运用象征符号来控制(人们的)群体态度,广义的宣传,就是运用各种表态方式以影响人们的行动的技术,这些表态方式可以是口头的、书写的、图画的或音乐的等。

拉斯韦尔对传播学的许多基本理论问题进行过研究。在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他最早总结了社会传播的三项基本功能(环境监控、社会协调、文化传承),并考察了传播的基本过程,将其解析为五个主要环节或要素(即著名的“5W”: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产生了什么效果)。这个过程模式虽然带有单向性和直线性的缺陷,但它明确勾勒出了传播学研究的五个主要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对形成传播学的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具有重要意义。拉斯韦尔一生写了600万字的著作,在他逝世的1980年,又出版了三卷巨作《世界历史上的宣传与传播》。

3.施拉姆诞辰115周年

除了四大奠基人以外,施拉姆在传播学上地位也非常重要。一些学者认为,施拉姆“使传播科学从梦想变成了现实”,他应该是传播学的“第五位奠基人”,这主要是指施拉姆在传播学学科建设方面做出的贡献。

施拉姆早年在艾奥瓦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在该大学讲授文学创作。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曾应聘到美国国防部战争情报室工作,并在那里开始与霍夫兰和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接触。1947年,施拉姆在伊利诺伊大学创办了第一个传播学研究所,并开设了硕士和博士学位教育课程。1950年,世界上第一个传播学博士学位在伊利诺伊大学获得通过,施拉姆成为该校传播学系主任。1956年,施拉姆又创办了斯坦福大学传播学研究所。他主编了最早的一批传播学教材,包括《大众传播学》(1949)、《传播过程与效果》(1954)等。施拉姆一生编写了近30部论著,并开辟过几个新的研究领域,如电视对少年儿童的影响、国际传播中的信息流通、传播与第三世界国家发展等。他曾经于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数次访华,是最早向中国介绍传播学的外国学者之一。

4.霍夫兰诞辰110周年

霍夫兰是耶鲁大学的实验心理学教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应聘担任美国陆军部心理实验室主任。霍夫兰和他的实验室的任务,是研究军内教育电影对提高士气所起的作用和效果,为此他们进行了一系列心理实验。战后,霍夫兰带着他的研究资料回到耶鲁大学,主持“关于传播与态度改变的耶鲁项目”,并把战时的研究成果整理为《大众传播实验》(1949)一书出版。1953年,又出版了《传播与说服》。霍夫兰的学术关心在于揭示传播效果形成的诸条件,如信源的条件、传播方法和技巧的条件以及受传者本身的属性条件等,并为此进行了大量实验。霍夫兰对传播学的贡献,一是把心理实验方法引进了传播学领域,二是他的研究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和复杂性,为否认早期的“子弹论”效果观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5.卢因逝世75周年

卢因是德国犹太人,原在柏林大学任社会心理学教授,1933年为躲避法西斯迫害而逃亡到美国,在艾奥瓦大学任教。卢因的主要专业领域是群体力学,他研究了不少群体传播的问题,如群体归属关系和群体规范对个人态度和行为的制约、独裁的和民主的领袖对群体运作效率的影响等。卢因的理论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卢因对传播学的一个重要贡献是提出了信息传播中的“把关人”(gatekeeper)概念。大众传媒对新闻和信息的选择或“把关”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理解把关活动的实质之际,我们不应仅止于新闻价值或新闻要素分析,而是应该把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因素考虑在内。这是因为,第一,大众传媒的新闻或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并不具有纯粹的“客观中立性”,而是依据传媒的一定立场、方针和价值标准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和加工活动;第二,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受到媒体的经营目标、受众需求以及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但是,与媒介的方针和利益一致或相符的内容更容易优先入选、优先得到传播;第三,传媒的“把关”是一个多环节、有组织的过程,其中虽然也有记者、编辑个人的活动,但在媒介内部控制机制的作用下,个人因素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把关”过程及其结果,在总体上是传媒组织的立场和方针的体现。后来,这个概念被广泛应用到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制作和传达过程的研究当中,“把关”理论成为揭示新闻或信息传播过程内在的控制机制的一种重要理论。

6.布鲁默逝世35周年

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学者H·G·布鲁默等学者进一步发展了象征性互动理论。象征性互动理论把人看做是具有象征行为的社会动物,把人类的象征活动看做是一个积极的、创造性的过程,是人类创造出来广泛的文化的一种活力,认为研究象征行为不仅对揭示人的本质,而且对理解现实的社会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布鲁默的说明,象征性互动理论的核心问题是考察以象征符(尤其是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它有三个基本前提:(1)人是根据“意义”(关于对象事物的认识)来从事行动的;(2)意义是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3)意义是由人来“解释”的。因此,意义、社会互动、解释,是象征性互动理论的三个主要概念。同样,这三个概念对于考察社会传播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也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象征互动理论的集大成者H·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是对人内传播的社会性和互动性的一个很好说明。布鲁默在1969年出版的《象征互动论》一书中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人能够与自身进行互动——自我互动(self interaction)。他认为,人是拥有自我的社会存在,人在将外界事物和他人作为认识对象的同时,也把自己本身作为认识的对象。在这个过程中,人能够认识自己,拥有自己的观念,与自己进行沟通或传播,并能够对自己采取行动。布鲁默指出,这种与自身的互动——“自我互动”在本质上来说是与他人的社会互动的内在化,也就是与他人的社会联系或社会关系在个人头脑中的反映。

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有助于理解社会传播与个人的自我的关系。人不但与社会上的他人进行传播,而且与自己本身进行传播,即自我传播。自我传播同样具有社会性,它是与他人的社会传播关系在个人头脑中的反映。自我传播对个人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自我传播,人能够在与社会、他人的联系上认识自己、改造自己,不断实现自我的发展和完善。

7.“媒介接近权”提出55周年

1967年,美国学者J·A·巴隆在《哈佛大学法学评论》上发表了《接近媒介——一项新的第一修正案权利》一文,首次提出了“媒介接近权”的概念。1973年,他又出版了《为了谁的出版自由——论媒介接近权》一书,对这个权利概念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媒介接近权即一般社会成员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文化活动的权利,同时,这项权利也赋予了传媒应该向受众开放的义务和责任。媒介接近权的核心内容是要求传媒必须向受众开放。

8.”议程设置“提出50周年

“议程设置功能”作为一种理论假说,最早见于美国传播学家M·E·麦库姆斯和D·L·肖于1972年在《舆论季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题目是《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功能》。这篇论文是他们在1968年美国总统选举期间,在北卡罗来纳州的教堂山就传播媒介的选举报道对选民的影响所做的一项调查研究的总结。麦库姆斯和肖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Salience)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它有三个特点:

第一,传播效果分为认知、态度和行动三个层面,这些层面同时也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效果形成过程的不同阶段,“议程设置功能”假说的着眼点是这个过程的最初阶段,即认知层面上的效果。认知层面上的效果与态度层面上的效果不同。一般来说,后者指的是对“思考方式”的影响,即以告诉人们应该“怎样想”的方式来加强或改变人们对事物的看法或观点;前者指的是对“思考对象”的影响,也就是告诉人们“想什么”的方式来把他们的关心和注意力引导到特定的问题上。

第二,“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所考察的,不是某家媒介的某次报道活动产生的短期效果,而是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这里着眼的是传播媒介的日常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活动所产生的影响。

第三,“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暗示了这样一种媒介观,即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也就是说,传播媒介对外部世界的报道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活动。传播媒介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报道方针,从现实环境中“选择”出它们认为重要的部分或方面进行加工整理,赋予一定的结构秩序,然后以“报道事实”的方式提供给受众。在现代社会里,由于大众传播是人们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不管这种“再构成”是对现实环境的客观反映还是歪曲的反映,都会影响到人们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和判断。(该理论内容丰富,且非常重要,一定要铭记于心)

9.“上限效果假说”提出45周年

与“知沟”假说持相反观点的是J. S. 艾蒂玛和F. G. 克莱因于1977年提出的“上限效果”(ceiling effect)假说。这个假说的观点是: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并不是无止境的,达到某一“上限”(饱和点)后,知识量的增加就会减速乃至停止下来。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获得知识的速度快,其“上限”到来得也就早;那些经济地位低者虽然知识增加的速度慢,但随着时间推移最终能够在“上限”上赶上前者。这个假说意味着,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的结果不是带来社会“知沟”的扩大,而是它的缩小。

艾蒂玛等人为“上限效果”假说提出了三条论据:第一,信息源的性质决定的“上限”。也就是说,大众传播传达的不是“高、精、尖”的知识,而是某一范围、某种程度的“一般”知识,无论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低者,都不可能从大众传播中得到超出这个程度或范围的知识。第二,受众本身具有的“上限”。受众中的“先驱部分”(即社会经济地位高者)在感觉到自己的某种知识已经充足的时候,就会自动减慢或停止对这种知识的追求。第三,现有知识已经达到“上限”。即如果受众个人的知识程度已经高于大众传播的内容,他们便不会再通过大众传播去寻求知识。

10.李普曼《舆论学》出版100周年

早在20世纪20年代,李普曼在他的《自由与新闻》(1920)《舆论学》(1922)等论著中便提出了现代人“与客观信息的隔绝”的问题。其中的“拟态环境”需要大家进行记忆。所谓“拟态环境”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环境,“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然而,由于这种加工、选择和结构化活动是在一般人看不见的地方(媒介内部)进行的,所以人们通常意识不到这一点,而往往把“拟态环境”作为客观环境本身来看待。

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拟态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识和行为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这样一种机制,不仅使得现代环境越来越信息化,而且信息环境也越来越环境化。也就是说,大众传播提示的信息环境,越来越有了演化为现实环境的趋势。

11.罗杰斯《创新与普及》出版60周年

1962年,美国农村社会学家罗杰斯在对农村中新事物(新农药、新良种等)的采纳和普及过程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发表了他的研究报告《创新与普及》。这项研究对《人民的选择》和《个人影响》中的许多观点,特别是两级传播的概念做了重要的补充和修正。根据新事物普及过程调查的结果,罗杰斯把大众传播过程区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信息传递过程的“信息流”;二是作为效果或影响的产生和波及过程的“影响流”。前者可以是“一级”的,即信息可以由传媒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后者则是多级的,要经过人际传播中许多环节的过滤。这样,罗杰斯就把“两级传播”模式发展成为“多级”或“N级传播”模式。

12.哈贝马斯《公共性的结构转换》出版60周年

J. 哈贝马斯是德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旗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哈贝马斯在批判地继承阿多诺、霍克海默等第一代学者观点的基础上,针对后期资本主义的社会状况的变化,试图建构一种新的社会理论,其代表作是1962年出版的《公共性的结构转换》 和1968年出版的《传播行为理论》。在这两部著作中,哈贝马斯提出通过改善“传播的合理性”来实现社会变革的观点。他认为,近代以来的资本主义追求的是一种“工具合理性”,这一合理化过程不仅带来了对自然的支配和操作能力的扩大,而且也强化了社会的支配结构和支配关系。哈贝马斯反对导致人的异化的片面追求“工具合理性”的立场,提倡“综合的合理性”,即主张通过扩展“没有支配和强制的传播关系”来改革社会,建立基于“理性合意”的新型社会关系。哈贝马斯主要以社会哲学和语言哲学的方法来探索传播与社会变革问题,其中包含着对现行资本主义社会的否定和批判,但也有不少学者指出,他的传播观中带有明显的“普遍主义”和“伦理主义”的色彩。

新闻史部分

1.《蜜蜂华报》创刊200周年

《蜜蜂华报》是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家外文报刊,1822年9月12日在澳门创刊,葡文周刊。该报从创刊伊始,就站在居澳葡人的立场上为立宪革命的胜利而欢呼,以立宪派机关报和新政府公报自居。其内容主要刊载政府通告和会议记录,也有不少关于葡中官员处理澳门事宜的消息及澳门政情。1823年12月26日,由于葡萄牙执政党被推翻而被查封,仅出版了一年多时间。

2.《广州记录报》创刊195周年

《广州纪录报》是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英文报纸,也是广州第一家近代报纸。该报出版于1827 年,由英国商人伍德创办,不久转归英国鸦片商马地臣,初为双周刊, 后改周刊。《广州纪录报》是一张商业性报纸,货价行悄、航运消息占主要篇幅, 关千中国的新闻和材料也占相当多的篇幅。该报当时的影响很大,读者远及南洋、印度及英美一些主要商埠,自1835年起还开始接受华人订户。

3.《中国丛报》创刊190周年

英文月刊《中国丛报》第一期出版于1832年5月31日,由美国第一个来华的新教传教士裨治文创办并担任第一任主编。先后在广州、澳门、香港三地出版近20年。该刊大量、详尽地报道与评述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地理、历史、风俗等各方面的情况,有关宗教的文章却很少。此外,还报道西方传教士、商人在中国和亚洲其他地方活动的情况,经常讨论对华政策问题,鼓吹对中国采取强硬手段乃至武力侵华。由于刊载资料十分丰富,该刊至今仍为中外学术界高度重视。

4.《六合丛谈》《孖剌报》创刊165周年

《六合丛谈》是上海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1857年1月26日创刊,由英国伦敦会在上海设立的墨海书馆主办,传教士伟烈亚力主编,内容包括宗教、科学知识、商业行情和新闻报道。与同期其他传教士办的宗教性报刊一样,该刊已不再纯粹宣传基督教义, 而是一份综合性的新闻性期刊。由于主要撰稿人传教士想通过介绍西方科技知识来提高自己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因而该刊还刊有大量天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出版一年多后停刊。

《孖剌报》是香港最早出版的英文日报,1857年10月1日创刊。创办人和第一任主编是美国人赖登。该报在政治上对港英政府基本上持批评态度。1858年,因该报所刊评论攻击怡和洋行,赖登被香港法院以诽谤罪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其主编一职改由莫罗继任。莫罗的粤语音译为"孖剌",因而当时港人把这份英文日报称为《孖剌报》,一直出版到1941年日军侵占香港后才停刊。

5.《申报》创刊150周年

《申报》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大报,是上海第二份中文商业报纸,创刊于1872年,由英商美查创办,以营利为首要目的,因而十分注重办报质量。由千在经营管理和内容等方面采取多种办法,创刊4个月,销数即增至3000份,挤垮了《上海新报》。《申报》在1912年转让给史量才,在他的主持下,《申报》逐渐发展为中国最有影响的著名大报之一。“九·一八” 、“ 一·二八”后,报纸态度趋向激烈,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主张实行“宪政”,反映民族资产阶级的抗日要求,发表宋庆龄严厉批评国民党的文章,登载有关人权保障同盟的报导;并出刊《自由谈》副刊,刊载民主自由言论,鲁迅、茅盾、陶行知、巴金等常在该报发表文章。1934年11月史量才被蒋介石反动集团杀害后,言论重趋保守。1937年7月,《申报》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同年12月15日,因日军检查新闻,自动停刊。抗战期间,曾在日伪控制下出版。抗战胜利后,该报被国民党接收,1949年上海解放时停刊。《申报》前后历时78年,记录了从清末到民国近八十年间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的情况, 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被称为“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 。(非常重要的知识点,需进行专题学习)

6.《字林沪报》创刊140周年

《字林沪报》是近代上海著名的中文商业报刊。1882年由字林洋行出资创办,原名《沪报》,同年8月10日改名为《字林沪报》。该报吸取了《上海新报》的教训,从报名到版式,从用人到内容,都尽量中国化,聘用曾在《申报》工作过的中国人担任主笔,用连史纸印刷,定价合理, 重言论、新闻和文艺。在内容方面,曾撰文扞击法军,鼓励中国军民抗击到底。在新闻方面,因和《字林西报》属于同一报系,享有独家刊用路透社电讯的特权,因此经常刊登电传上谕和国外电讯。该报1888年还连载小说《野叟曝言》,随报送阅,是中文报纸连载长篇小说的开端。1897年,该报出版专载文艺作品的附刊《消闲录》,被认为是中国报纸的第一个副刊。1900年春,由于销路不好,英文字林西报馆将《字林西报》转售给日本东亚同文会,后者将其改名为《同文沪报》继续出版。

7.《知新报》《湘学新报》《国闻报》创刊125周年

《知新报》是维新派在华南地区的重要舆论阵地,1897年2月22日在澳门创刊。这份创办较早、出版时间最长的维新派报刊,是在康有为亲自策划下创办起来的。该报由何廷光、康广仁任总理。《知新报》在宣传报道上更为大胆,敢于言《时务报》所不敢言,曾刊载过康有为在“百日维新”期间上光绪皇帝的许多奏折的全文、梁启超在保国会成立大会上的演说等重要文件,以及揭露各地贿赂公行,戳穿日、俄侵华阴谋的报道。戊戌政变发生后,该报成为同封建顽固派作斗争的惟一报刊。《知新报》一直出版到1901年1月20日才自动停刊,总共出了133期。

《湘学新报》是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在华中地区的重要舆论阵地。1897年4月22日创刊千长沙,是一份以讲求实学、新学为主的旬刊,以倡新学、开民智、育人才、图富强为宗旨,设有史学、掌故学、舆地学、算学、商学、交涉学六个主要栏目,每个栏目均由专人编辑。从第21册起改名为《湘学报》,共出45册,于1898年8月28日停刊。江标、黄遵宪、徐仁铸先后督办,唐才常、陈为缢先后担任主编。

《国闻报》是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在华北的重要舆论阵地,也是维新派创办的第一份日报,1897年10月26日创刊于天津,主要创办人是严复。该报设有电传、上谕恭录、制台辕门抄、路透电讯、论说、国闻录要、本埠新闻、国内新闻、国外新闻、广告等栏,社论大部分出于严复之手。该报尤注重外报选译和新闻采访工作,在国内各地及国外伦敦、巴黎、柏林、彼得堡、纽约、华盛顿等城市设有特约记者。同时还出版旬刊《国闻汇编》。1899年2月后,该报开始由日本人主办,至1900年还在出版。

8.《新民丛报》《大公报》创刊120周年

《新民丛报》是戊戌变法失败后资产阶级改良派在海外的舆论中心,是梁启超在1902年仿效西方大型综合性杂志创办的一份半月刊。该报封面是一幅彩色的中国地图,内容分设25个栏目,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无所不包,古今中外无所不谈。内容丰富,编辑严谨,印刷精美。该刊用大量篇幅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宗教、教育、文化等各方面的学说,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学说,总的倾向是鼓吹保皇立宪。后来在与《民报》的笔战中惨败,于1907年8月悄然停刊。

革命派与保皇派的大论战

主张民主革命的与主张保皇和君主立宪的两派报刊之间进行了激烈的论战。其中代表为《民报》与《新民丛报》的论战。两报的论战主要围绕着以下四个问题展开:

(1) 要不要进行民族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

(2) 实行民主共和制还是实行君主立宪制。

(3) 要不要实行土地国有、平均地权。

(4) 革命会不会引起帝国主义干涉,使中国招致瓜分。

《大公报》是中国近代和现代著名日报,也是中国新闻事业史上出版时间最长的中文日报,现在仍在香港继续出版。该报1902年6月创办于天津,时政性日报,由英敛之主持。该报的宗旨是“开风气,牖民智,挹彼欧西学术,启我同胞聪明”。该报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02年至1916年,由英敛之主持,是一张宣传改良思想、主张君主立宪的报纸。以敢言、严肃、非牟利为标榜,揭露时弊,成为北方地区著名报纸。第二阶段,自1916年至1926年,由王郅隆接办,变成一张接近皖系军阀并有亲日倾向的报纸。第三阶段,1926年至1949年,由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合作创办的新记公司接办,发展成为有全国影响的大报,提出“不党、不私、不卖、不盲"的办报方针。第四阶段,自1949年至今,成为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报纸。(同《申报》一样,需进行专题学习)

1.“横三民”创刊110周年

“横三民"报是民国初年创办的《中华民报》、《民国新闻》和《民权报》的总称。《中华民报》创刊于1912年,是“同盟会—国民党”系统的报纸,以“拥护共和,防止专制复活”为宗旨,是同盟会系统报纸中反袁态度最坚决的一家。《民国新闻》也是1912年创办的一份“同盟会—国民党”系统的报纸,以“维护共和政体”为宗旨。《民权报》是上海自由党创办的一份报纸,由戴季陶、何海鸣主编。该报以言论激烈闻名于世,提出了很多激进主义的口号。

2.《先驱》《向导》创刊100周年

《先驱》是中共团中央的第一个机关报。1921年由四川成都团组织创办,1922年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先驱》被确定为团中央第一个机关报。先后担任编辑的有施存统、蔡和森、高尚德等。《先驱》的基本内容有:介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青年运动的状况,评述中国青年思想和青年运动的现状,宣传马列主义理论和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批评各种错误思想,报道团的活动和刊载团的文件等。1923年8月15日,《先驱》出版第25期后停刊。

《向导》周报是中共中央的第一个机关报,时事政治评论性的周报。1922年9月13日在上海创刊,1927年5月迁至武汉,7月停刊,共出版201期。蔡和森、彭遴志、瞿秋白先后担任主编,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罗章龙、赵世炎等是其主要撰稿人。《向导》周报集中宣传党的“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一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向导》周报同为帝国主义服务的宣传工具进行了激烈的舆论斗争。国内读者赞扬它是“黑暗中国社会的一盏明灯"。《向导》周报不仅在党的新闻报刊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在现代中国报刊史上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3.新华通讯社建立85周年

新华社的全称是新华通讯社,它的前身是1931年11月7日在瑞金成立的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中社”,是当时的临时中央政府机关通讯社。1937年1月更名为新华通讯社,即“新华社” 。1956年刘少奇曾对新华社的工作作过具体指示,为新华社的发展确立了方向。作为国家通讯社,在这一时期新华社明确提出了要使自已成为“消息总汇"、成为党和政府以及人民群众的耳目喉舌的目标。新时期,新华社的发展目标是成为世界性通讯社。到1961年底,新华社的对外分社达到了40多个,新华社的国际新闻也由原来的据外电编发为主向以自己的驻外记者发稿为主、外电为辅的格局转变。

4.王韬逝世125周年

王韬是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报刊政论家。他对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贡献主要有两方面:

(1)创办《循环日报》,开政论报纸先河。

《循环日报》于1874年2月4日在香港创刊,是早期国人自办报刊中最出色的一份。在王韬的主持下,《循环日报》以“强中以攘外,诹远以师长,变法以自强”为办报宗旨,是我国近代第一份宣传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公开鼓吹变法的报纸之一。在业务上,《循环日报》对我国近代报业发展的最大贡献,就是首创一种以政论为灵魂的报纸。这种报纸,既有别于以传抄上谕、刊发奏章为主要内容的我国古代报纸,又有别于以传播教义、刊载商情为主要内容的近代外报,而是以“立言”为目的,利用报纸纵论中外形势,指陈时弊,褒贬得失,提出建议,使人耳目一新。作为一份政论报刊,《循环日报》还大胆改革文体,开创了报刊政论文体。王韬为《循环日报》撰写的政论,立场鲜明,短小精悍,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而且富于感情,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报章文体,对当时的文坛和以后的维新派报人有很大影响。王韬的政论文章, 后汇编为《弢园文录外编》,被称为我国最早的一部报刊政论文集。

(2) 提出较为系统的办报主张,对我国早期新闻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①办报的目的与意义。借日报立言,通过报纸来宣传其变法自强的政治主张。

②报纸的功能和作用。王韬认为报纸的功能有四项,即使“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达内事于外,通外情于内” 。

③新闻自由。王韬最早在国内提出了言论自由的要求,呼吁朝廷放宽言禁,允许民间创办报纸。

④报纸的文风。报纸的文风应该是直抒胸膀,词达而已。

⑤报纸编辑人员的条件。报纸的编辑人员应该是知识广博的“通才”,报纸的主笔“非绝伦超群者不得预其列”,他们应该品德高尚,持论公平。

王韬的这些办报主张,在当时不失为出类拔萃的远见卓识,对后世也有很大影响。

5.郑观应逝世100周年

郑观应的新闻思想主要见于其专著《盛世危言》的《日报》等文章中。他于1893年刊行的著作《盛世危言》影响很大,提出了从政治、经济、教育、舆论、司法等诸方面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革的方案。郑观应的主要新闻观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日报是“通民隐,达民情”的有力工具,广设日报是西方国家实行民主政治的枢纽。

(2)创办报纸是中国变法自强的重要手段。

(3)应该维护民族尊严,允许国人办报。郑观应对清政府只准外人而不准国人办报的愚蠢政策表示强烈不满,呼吁清政府明令允许并支持中国人创办自己的报纸。

(4)制定报律规范报业。郑观应明确提出了新闻立法的建议,要求清廷制定与颁行法律以保护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权利。

6.康有为逝世95周年

康有为是我国近代著名思想家,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著名的报刊活动家、政论家。在维新变法运动中,康有为十分重视报纸的宣传作用,并认为报刊是维新变法的重要武器之一。1895—1896年,先后在北京、上海等地创办《万国公报》、《中外纪闻》、《强学报》,宣传变法思想,随后在广东指挥《时务报》的筹办工作。1897年,在澳门与富商何廷光创办《知新报》。(这些报纸也要学习记忆哦!)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逃亡国外,建立保皇会, 创办和控制了30多种报刊。康有为认为报纸的作用是匡不速、达民隐、鉴敌情、知新政四个方面。

7.斯诺逝世50周年

斯诺是美国著名记者、作家。他于1928年来华,曾报道"凇沪抗战”、“一二·九”运动,曾任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翻译左翼作家作品。

1936年,他进入陕北采访,在《密勒氏评论报》、英国《每日先驱报》、美国《星期六晚邮报》等多家报纸发表数十篇陕北采访报道,1937年撰写《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又名《西行漫记》) 。

该书较早地公升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斗争及其领导人情况,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客观评价,并向全世界作了公正报道,先后被译为二十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其报告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上也成为同类作品的典范。世界舆论普遍认为这是一个杰作,标志着西方对中国的了解进入一个新时代。

他的陕北之行报道打破了国民党多年的封锁,首次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共领导人、工农红军、陕北边区的情况,传播了中共对时局的看法和主张,轰动中外。斯诺具备作为一名记者的优秀素质,他独立思考观察,探索真理,勤学好问, 善于捕捉重大新闻并勇于冒险牺牲,其一生为增进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做出重要贡献,是中国人民的朋友。

8.反”客里空“运动75周年

“客里空”是一些不真实新闻的代名词。1947年6月起,《晋绥日报》认真检查了新闻报道工作中“右”的倾向和存在的新闻失实问题,采用在报纸上公开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发动群众揭露假报道,维护新闻真实性原则,发起了反“客里空”运动。《晋绥日报》发起的反“客里空”运动,得到了中共中央的肯定,并通过新华社的宣传报道,从晋绥解放区推广到其他解放区。

这场由《晋绥日报》发起的解放区新闻战线的反“客里空”运动,意义重大且深远:

(1)发扬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检查、纠正了新闻报道失实现象,维护了新闻真实性原则。为了有效地防止新闻报道的失实或偏差,《晋绥日报》创造性地运用了“编者按语“这一编辑手段。

(2)克服了土改宣传中的右的倾向,改造了新闻工作者的立场与作风,提高了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素质。但是,在反“客里空”运动中也存在“左”的偏向,误伤了一些好人。

以上就是相对而言比较重要的考点,除了以上这些,还有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例如七七事变(1937年)85周年、延安整风运动(1942年)80周年、香港回归(1997年)25周年、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110周年......在此期间的新闻活动同学们也可以着重记忆一下。

2010年的文化大事(诞辰逝世创刊)(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