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极材料

正极材料是锂电池的关键功能材料,是其电化学性能的决定性因素,对电池的能量密度及安全性能起主导作用,影响锂电池的综合性能。

因此,锂电池的命名主要以正极材料的属性进行认定

同时,正极材料也是锂电池中成本占比最高的部分,降低锂电池成本的关键是降低正极材料成本。

目前研制成功并得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正极材料,主要有钴酸锂(LCO)、锰酸锂(LMO)、磷酸铁锂(LFP)、三元材料镍钴锰酸锂(NCM)和镍钴铝酸锂(NCA)等

根据高工锂电的相关数据,各类正极材料在国内近几年的产量占比如下图。其中,三元材料和磷酸铁锂一直占据主流地位

正极材料的作用 正极材料与路线之争(1)

钴酸锂作为第一代商业化的锂电池正极材料,具有振实密度大、充放电稳定、工作电压高的优势,凭借较为简单的工艺流程,最先实现商业化生产。

正极材料的作用 正极材料与路线之争(2)

图片来源:长远锂科招股书

然而,钴酸锂的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较差,同时,其核心原材料钴的全球储量非常有限,且集中在非洲地区,当地政局动荡极大影响钴的稳定供应,导致钴价高企且波动较大,不利于正极厂商控制成本。

近年来,三元正极材料抢占了其部分市场。当然,因为钴酸锂的体积能量密度及倍率性能好等优势还无法被替代,其在超薄电子产品领域仍有优势。目前,广泛应用于 3C 类小型消费电池,如高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领域。

预计未来钴酸锂正极材料会朝高压实性和高安全性的方向发展。

在钴酸锂之后,研究最早的就是锰酸锂正极材料

由于锰的储量丰富,锰酸锂在原材料方面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同时,具有倍率性能好、安全性能佳等优势。但其较低的能量密度、较差的循环性能,特别是高温循环性能不佳,限制了它的下游应用。

目前,锰酸锂正极一般应用于专用车及小型 3C 电池,比如物流车,以及注重成本且对续航里程要求较低的微型乘用车等。

磷酸铁锂的出现是锂电池正极材料的一项重大突破,价格低廉、环境友好、安全性好、高温性能佳,使其形成了较广泛的市场应用。但其能量密度较低、低温性能较差。目前主要应用在储能、商用车及中低续航乘用车领域。

鉴于磷酸铁锂的安全性较高,且生产过程中无需掺杂钴等高价金属,使其持续受到研发生产机构的关注。相关厂家也通过复合包覆、掺杂、纳米化合成等改良工艺,实现了综合性能的提升。

三元正极材料的一般分子式为 Li(NiaCobXc)O2,其中 a b c=1,具体材料的命名通常根据三种元素的相对含量而定。当 X 为 Mn 时,指的是镍钴锰(NCM)三元材料;当 X 为 Al 时,指的是镍钴铝(NCA)三元材料。

三元正极材料因三种元素的不同配比,而产生不同的性能,满足了多样化的应用需求。它充分结合了镍、钴、锰三种元素的特性,取长补短,存在明显的三元协同效应。在能量密度、安全性能方面有了较大改善,有效提升了材料的综合性能。

在三元材料中,三种元素各司其职:镍主要用来提供容量,钴主要用来稳定结构,而锰或者铝主要用来改善材料的导电性

三元正极材料具有电化学性能好、循环性能较好、能量密度高等优势,广泛应用于新能源乘用车领域。

但钴价较高且波动大,严重影响了正极材料的价格。基于提升能量密度以及控制成本的诉求,近年来,三元正极材料技术逐步向高镍化方向发展,高镍正极通常指镍相对含量在 0.6(含)以上的材料型号。

目前,行业主流三元材料包括 NCM333、NCM523、NCM622、NCM811、NCA,其中 NCM523 暂时处于主导地位。

根据知网以及长远锂科和容百科技的招股说明书,对各正极材料的相关性能整理对比如下

正极材料的作用 正极材料与路线之争(3)

复盘整个正极材料的发展历程,不同材料特性对应了不同的应用领域,而应用领域的发展则决定了相关正极材料的占比变化

此外,在补贴政策的影响减弱后,市场竞争影响下游选择,磷酸铁锂凭借高安全性、低成本优势及高循环寿命,在储能、低续航车等领域持续焕发活力。高镍三元以较高的能量密度、逐步优化的成本和安全性,在高端动力市场占据竞争优势,两者并行发展。

二、路线之争

在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的需求支撑下,国内正极材料的市场规模不断攀升。从2015年到2021 年,产量从 11.3 万吨快速提升至 111.2 万吨,复合增长率达 46.38%。

期间,正极材料的技术发展也一直处于不断演进过程中。下图展示了2012年以来的技术发展路线。

正极材料的作用 正极材料与路线之争(4)

当前,在动力电池领域,三元与磷酸铁锂是正极材料最主要的两种技术路线,前者成本高但续航时间长,后者续航略差但成本低、且安全性高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退坡,三元正极材料高能量密度带来的补贴优势越来越弱。

同时,随着刀片电池和CTP技术的出现,磷酸铁锂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得到提升,其低能量密度的劣势不再那么突出

在此情况下,新能源汽车的低端车型转向磷酸铁锂技术路线,推动了磷酸铁锂电池占比的阶段性提升。

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数据,两种材料近年的产量变化如下图:

正极材料的作用 正极材料与路线之争(5)

三元电池与磷酸铁锂电池的“王座之争”,一直是业界关注的重点。关于两者交错发展的历史,可以阅读此前的文章:

锂电池系列1:高成长赛道

虽然,三元正极材料因为能量密度高、放电容量大、循环性能好、结构比较稳定等优势,正成为锂电池正极材料的重要发展方向。

截至目前,两者仍然并行不悖,尚未完全分出胜负

在下面的系列中,我们将单独重点介绍两种技术路线,但在此之前,我们需要在系列5中先介绍一下刀片电池和CTP技术。

敬请关注!

往期精彩回顾

1、公众号【认知复利】改版说明及使用指南

2、锂电池系列1:高成长赛道

3、锂电池系列2:产业链上哪些环节具备投资价值

4、 锂电池系列3:跨越鸿沟与发展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