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卦》

易经六十四卦之升(易经六十四卦之升)(1)

地风升

易经六十四卦之升(易经六十四卦之升)(2)

升”象形字。甲骨文字形(像一把长柄大勺子。上部分是勺子里面一点表示勺子里面的舀起的液体。舀酒或舀汤是把低处的东西提升上来,所以“升”也引申出上升的意思。

《卦序传》说:“萃者聚也”,聚而上者谓之升。故受之以升。物积聚起来,必然会增高,如同雨水聚而船高,所以说增高必向上,萃卦之后而升。

说到有“升”意思的,64卦除了本文“升卦”以外还有“晋卦”。简单说的“晋卦”的卦意是指如何修炼自己品德而后得晋升,而“升卦”则是指晋升的客观规律,所以强调“聚”且“时”,如鲁国不能任用孔子,孔子求仕最终失败,昔人为孔子解挂,说孔子有圣人的智慧,然而还是少了圣人的时位。所以君子还是要学而广博、修心养性、德行品行兼修,等待机会的到来。“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地风升”,风是巽卦,巽为木所以就有了:“地中生木”,所说的此“生”要符合自然规律柔升、顺势,就好比幼苗到参天大树,要从容而长。这里“升”有两个特点,一是柔升切不可刚升一步登天,二是顺势要顺应环境和时间不可逆势而为。

易经六十四卦之升(易经六十四卦之升)(3)

升,元亨,用见大人,勿恤,南征,吉。

“元亨”,开始就是好的亨通的。“用”实施、做使用讲,“大人”可说是“机会”也可以说是能提供机会的人。“勿恤”勿须犹豫,“南征”杜甫《南征》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所以这里的“南征”可以按当下意思理解成“立业”。

升因萃之聚也,所以“升”经过前面的积累而后能”脱颖而出”必然是元亨地,把这种“脱颖而出”的状态展现给“有位大人”或自己争取能给提供“机会大人”做展现,此时千万不要犹豫,是有利于“立业”

2009年我大学毕业,所说的十年寒窗终不负(其实就是积累的过程)本想着一生韶华亦可期,但是大学毕业之际主动找工作“机会”或被动“校招”,但每每机会到面前内心还是会有一丝丝紧张和不自信(我觉得这个我现在这个心境和心态,能看到我解说文字的人都应该经历过)。所以我们应该和“升,元亨,用见大人,勿恤,南征,吉。”一样,寒窗苦读积累那么多年,机会在面前心态不能犹豫,要充满自信地去把握机会(或把真真的自己能展现出来),有了这样的积累并以良好的心态去把握机会,以这种状态开启,我们人生的第二个阶梯,这样一定是对我们吉利和有利。

《彖》曰:柔以时升。巽而顺,刚而中应,是以大亨。用见大人勿恤,有庆也。南证吉,志行也。

“柔以时升”柔就是慢慢,“时”两个意思,一个是需时间的“积累”,二个是“时宜”。“巽而顺,刚而中应,是以大亨”巽同“逊”,九二阳爻居于下卦中位,六五上挂阴爻居于上挂之中位,这个就好似升卦的卦意。它就是向人们展示:内心有谦逊的美德,还能以柔顺不急不躁的态度与事与人,这样的九二和六五各居君臣之位,秉行贞中之道是以大亨通。以“用见大人勿恤,有庆也。南证吉,志行也。”的状态、心态和合“升”之道,升于位则由王公、升于道则由圣人,结果肯定是必胜,在其外表现为“建功立业”、在其内符合心之志向。

《象》曰:地中生木,升。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

小树苗从地里向上生长,有两个特别:一则是适时而生,顺势而长;一则从容渐进,积小成大。想从幼苗生长成为参天大树,这个是需要长时间积累,十年育树定是经历无数的风吹雨打和日积月累。然则君子想成为人中之龙凤应效仿“升卦”,过程必是一番寒彻骨,需要在经验、资历、学识、道德素质修养等等下足功夫,这些也并非一朝一夕事情,需要长年积累积小以成高大。所以说人生就象树木生长一样,并无捷径,贪功冒进只会带来灾难。

初六,允升,大吉。

允,被人所信服和信任。所以允升的意思是,自己之所以能上升是被认可和信任的,因此这样的上升是吉利地。

《象》曰:允许大吉,上合志也。

木生于地中,能收地滋滋生命之气,本身木向上生长是符合天道规律是被允许的。“志”者于自然是大道规律、于人则是心之所向。木上升就是符合自然之规律,人之上升就是符合上位者所思所想,合其志而升。

九二,孚,乃利用禴(yue),无咎。

孚,诚心和真心

禴,夏祭、禴祭是古代君王具有的祭礼。春祭曰祠,夏祭曰禴,秋祭曰尝,冬祭曰烝,这里就能追溯到夏和西周时代的“天命论”,当时的皇是受天之命来育下万民的。《小戴礼·表记篇》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商奴隶主用巫术,假借上帝的意旨,使奴隶们听从指挥。即至到西周,天命思想受到了冲击,他们感到“天命靡常”,于是又提出了“德”,所以就有了“皇天无亲、唯德是辅”,因此皇帝能做到“敬德保民”就可以稳固统治基础,然而“敬德”的表现形式就是能诚心和按时去祭祀(古代国之大事祀与戎),在古代能成为好的皇帝一则是有敬畏天地大道之心,二则为自身修养。

“孚,乃利用禴,无咎。”带着诚心去祭祀,这样就不会有什么过错出现。

《象》曰:九二之孚,有喜也。

在易凡是能提到“利用禴”、“利用亨祀”、“利用祭祀”,都是有危险伴随左右,然而九二用诚心去化解,结果则反之,言有喜。

九三,升虚邑

“虚”

易经六十四卦之升(易经六十四卦之升)(4)

虚”的古文字形是形声字,上部为“虍(hū)”字,“虍”在甲骨文中像一只张开大口的老虎形象,在这里是声旁,表音;下部为“丘”,“丘”的古字形像两个并列的土山,“虚”由“丘”得义,本义为“大土山”、废墟。土地而井牧其田野,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

升虚邑,上升到空旷的城邑,我觉得有两层意思,“其一,到了一个没有设防的城邑,无人管理之地”。“其二,被发配到不毛之地”

《象》曰:升虚邑,无所疑也。

所以说易经就是协助人导航,少走弯路。如孔子说50学易不会有大错。因此易经不是直接给出结果,而是在人们选择的过程中给出最优选项建议,如此这般选择多了,人生的轨迹就更接近于“志”,梦想照进生活。

“升虚邑,无所疑也。”九三阳爻居阳位,刚强、勇于前进,不管现在所处之地是废墟也好或不毛之地也罢!九三就是大刀阔斧地去干,果敢而行无所谓犹疑,吉凶与否那是未来的事情,同时吉凶真真有结果那天,也是将取决于九三自身主观努力与否。

六四,王用亨于岐山,吉,无咎。

最接近于尊位,第四爻最为惧,常言:伴君如伴虎。古代祭祀是有很严格的等级制度,君主祭天地,诸侯祭山川,士庶祭先祖。虽说“凤鸣岐山,圣主已生西土”但是文王还是以端正自己修养不逾越等级,做诸侯该做的事情。这样做是吉利没有灾难的。

《象》曰:王用亨于岐山,顺事也。

谁顺?顺谁?周顺殷。

天下三分周得其二,周还可以服事于殷。可见周文王之德行。

六五,贞吉,阶升

“贞”坚持、固守。坚守初爻到四爻状态能始终如一不忘初心,其实就是一个量的积累到了质变化的时间点。

《象》曰:贞吉阶升,大得志也

自初六之初升到六五之升极,过程能一如既往“守一”其结果一定是无限接近于自己的志向。

上六,冥升,利于不息之贞。

冥升,已经升到想象中的位置了,同时也表达世间已没可上升的空间了,那么这个时候有利于不息,不息,永不停息,时时。贞,定静不动,不再上升。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有每时每刻都保持定静不动,不再追求上升,才是有利的。

《象》曰:冥升在上,消不富也。

“消不富”消去使其不富。“冥升在上”势位已满,应该是自我消损,要符合“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大道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