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大战后,现代社会对建筑物跨度的需求不断增长,而且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的出现为跨度的增大提供了可能性,于是一些建筑物的覆盖空间越来越大,在世界各地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庞然大物,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大跨度建筑结构特点 各种大跨度建筑?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大跨度建筑结构特点 各种大跨度建筑

大跨度建筑结构特点 各种大跨度建筑

第二次大战后,现代社会对建筑物跨度的需求不断增长,而且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的出现为跨度的增大提供了可能性,于是一些建筑物的覆盖空间越来越大,在世界各地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庞然大物。

1957年建造的罗马奥运会小体育馆,是网格穹窿形薄壳屋顶。1962年完工的纽约环球航空公司航空港的屋顶,用四辦薄壳组成,像一只展翅飞翔的大鸟。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壳体,是1959年在巴黎西郊建成的国家工业与技术中心陈列大厅。它是一个双层的混凝土薄壳,两层厚度只有12厘米,平面为三角形,每边跨度达218米,高出地面48米,总的建筑使用面积为9万平方米。

50年代开始,试用坚韧的钢丝制成悬索结构来覆盖大跨度空间,造型简洁而新颖。1957年在西柏林世界博览会上,美国建造了一座蛎形会堂,巧妙运用了马鞍形悬索结构。1964年在日本东京建造的奥运会大体育馆(游泳馆)与小体育馆(球类馆),又使悬索结构技术与造型有所创新。大体育馆平面为蚌壳形,最大跨度126米,能容纳1.5万人。小体育馆平面呈圆形,有喇叭形的人口,能容纳4000人。

悬挂结构也是大跨度建筑的结构形式。1972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建造的联邦储备银行,把工6层的办公楼悬挂在100米跨度的空中,令人耳目一新。国外还有利用短钢管拼接成的桁架或穹隆顶等结构。1967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世界博览会上的美国馆,就是一个76.2米直径的球体网架结构,外表全用塑料盖面,夜间内外灯光相映,整个球体透明。别具匠心。

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近年来已使用了充气结构来构成建筑物的屋盖或外墙,多用作临时性的大跨度建筑。1975年在美国密执安州建造的亚克体育馆。用薄膜气承结构作屋盖,覆盖面积3.5万平方米,可容8万观众,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充气建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