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年味儿#腊月二十八,家里又开始忙活着炸年货,猪肉切成条、小鸡切成块、豆腐切成片、素丸子、肉丸子各种食材在油锅里不停翻滚,各种年的味道飘满厨房,但这些都不是我的最爱,我个人更喜欢黏黏糯糯、鲜甜可口的炸年糕。

姥姥家祖屋在农村,一到春天我都会开车拉着爸爸妈妈到农村姥姥家,在一片很大的小园子里种上一片黏糯玉米,精心的侍候着,玉米种子随着时间的推移,发芽、生叶、抽穗、结棒,最后变成成熟的玉米棒。剥开玉米棒表层,映入眼里的是黄橙橙、金灿灿的玉米粒,一棒棒玉米在妈妈的手里“拉帮结伙”,最后被整齐的挂在屋檐下接受阳光的洗礼。玉米棒经过一个月的日光浴,水分已被蒸发大半,完美完成了第一步瘦身计划。房檐下整齐排列的玉米棒被再次卸下,放入脱粒机来了个“骨粒儿分离”,一粒饱满的玉米粒完美完成了裂变旅程,成功从一斤种子变成几百斤玉米粒。

讲完一颗种子的裂变,接下来是制作年糕的过程。同时玉米粒也再次开始了它的瘦身旅程,几天的阳光暴晒,玉米粒最后的一丝水分被完全蒸发,在装袋的时候会发出沙沙的脆响。这时爸爸妈妈会开着他们心爱的老年代步车,装满一车玉米粒来到磨坊脱皮,加工成大小不一的玉米碴子,玉米粒再次升级成为“碴子”。进入冬季后,东北的一些农村开始浸泡黏糯玉米碴子或黏大米,这一步就是为制作黏糕做准备了。

黏碴子经过十几天的发酵,淀粉被充分软化,粘碴子里的糖分被再次分解,浸泡期间妈妈会每天换水,以保证做后黏糕的口感不会发酸。经过时间的洗礼,用手轻轻捏起黏碴子,黏碴子已经变成粉碎,证明已经发酵到位,这时爸爸妈妈会再次出发,将发酵好的黏碴子,送入水磨加工坊,在水磨的碾压下,浸泡好的黏碴子变成了丝丝细滑的米汤,当再次控掉多余水分后,被分别做成东北不同的美食,压成片做成黏饼、包上馅变成黏豆包,揉成小团放上不同的馅料水煮是元宵、油炸后就变成美味的油炸糕,就是让我欲罢不能的年味了。

一种美味的形成,承载着一家人的辛劳和欢乐,油炸糕的甜蜜味道里,最大的收获是陪伴父母的幸福快乐!这就是年节团圆的味道。

炸粘糕的蘸料(年的记忆炸黏糕)(1)

家的味道

炸粘糕的蘸料(年的记忆炸黏糕)(2)

幸福的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