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未成年人产子,一再刷新着最低年龄记录。

这些数据的背后,是一个又一个的家庭正在经历着伤痛、悲痛。甚至作为父母的亲自看到自己的女儿进入妇科手术室的那一刻,是多么的绝望。

联合国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发展中国家,每年有超过700万未成年少女当上母亲,其中有200万人年龄低于15岁。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导致少女早孕早产的原因各异,在暴力强奸、宗教制度、经济落后、教育欠缺等诸多原因的背后,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性健康知识的匮乏。

目前基本都是90后的父母当前,他们的孩子也正是处于即将迈入青少年期的关键年龄阶段,今天想要跟大家分享三大观点,第一个是关于孩子正处于性健康的认知萌芽期,父母智慧的应对方式有哪些?第二个是孩子应该了解青春期影响心理健康的常识,第三个则是影响青少年性健康认知与发展的三大因素

作为父母的角色,会不会迫不及待的想要学习着如何跟自己的孩子既不尴尬的,又能敞开心扉的谈论此话题呢?那么就先来看看智慧的方法有哪些吧。

青春期性教育与性保健(青少年的性健康)(1)

一.孩子正处于性健康认知的萌发期,父母智慧的应对方式有哪些?

孩子们逐渐步入初中阶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青少年期,孩子在生理、生殖和性亲密能力上都已发育成熟。已经成为了生物学意义上的成年人。并且都会发展“第二性征”,例如长腋毛、声音开始变得深沉,在生殖器和腋下形成汗腺,产生体味等

大家可以试想一下,在自己曾经的初中年代,如果看到了娇羞似玉的同学,或者看到了俊秀脸庞的男生,会不会想要去知道这个人是谁,叫什么名字?

一旦得知对方没有男友,追求者们都会奋起直追,直到俘虏对方的芳心为止。当收获了自己女神芳心的时刻,也就意味着彼此都会开始一些不为人知的行为了,例如:悄悄的亲嘴,拥抱,甚至发生不可避免的性行为,如果孩子们不懂得如何健康的认知性行为,那么等待他们的将是HIV、怀孕、性传播疾病等严重后果。

研究表明,如果处于青少年期的孩子是充满自信地,在生活中充实而忙绿,那么在情感发育成熟之前,不太可能涉及性行为。


所以作为父母首先需要做的是培养孩子四种优势

1.培养青少年期孩子的四种优势

这四种优势,分别是他们的能力,人际交往,性格与自尊,能力是体现在学校与社会中,遇到阻碍时,愿意积极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交往是针对身边的朋友,父母,老师,甚至包括陌生人,可以顺畅的进行社交;性格当然是离不开诚实守信,积极阳光,随时都似一朵朝阳的向日葵;并且总是充满着热情的对待生活,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保持着高自尊。

在几年前,有一个关于少女运动员的研究表明,这群少女运动员,平时都有着卓越的成绩,在感情中,即使发生性行为,都会学习着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保护自己,以防不必要的问题产生。

2.作为父母需要多花时间陪伴孩子

在现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频繁的延伸出一个词语:“留守儿童”,这是代表着,在家里的父母,长辈都已经远行务工,剩下孤身的孩子在家里,让年长的爷爷奶奶照顾。

这样的孩子从小缺乏爱的能力,所以作为父母是需要参与到孩子的一切活动中,例如户外活动,科技馆,孩子在活动中,是可以学习到父母的优点,当遭遇了突发事件,就不再会通过哭喊来解决问题,因此可以建立更深刻的亲子关系,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导师。

3.父母需要演绎出与孩子一致的价值观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越是孩子的青少年时期,孩子越会演变成不听话的状态,更叛逆,因为这个时期是孩子的第二个叛逆巅峰期,他们十分关注自己的外貌,形象,以及强烈的自尊心,看重自己的意见跟想法。

那么想要倾听到孩子的内心,需要多倾听,减少单向的沟通与说教,放学回家后,孩子自然愿意听取一些有趣、轻松的话题。

当孩子认定父母是自己人时,即使在他们自己遇到了问题,困惑,第一个会想到的是请教父母,因为他们知道,跟自己三观一致的父母,还是依旧爱着自己,不放弃。

青春期性教育与性保健(青少年的性健康)(2)


二.孩子在青春期应该了解的影响心理健康的常识

当作为父母成功攻擂后,自然跟自己的孩子关系进了一步,青少年所讨论的话题,例如比较尴尬的话题“性”,就比较容易互动了。其实关于“性”,它是复杂的,是多维度的,包括性知识,信仰,态度,价值观以及性行为。

那么先来看看影响心理健康的常识是什么呢?

1.青少年期,需要培养抽象逻辑思维

孩子们的脑海里能够看到的,想到的,都是当下的行为以及即时的利益,无法看到更加全面的,甚至对未来性的预测、性行为的互动,是难以考虑周到的,当做出错误的决定后,也难以想象不可预料的后果。青少年年龄越小,在性行为时,采取避孕措施的可能性也越小,甚至没有。

当孩子的思维开始逐渐抽象逻辑,自然在思考的过程中,是更容易具有预测性,更理智,那么可以带孩子多参与创造性的活动,例如:绘画,看艺术展览,学习音乐,舞蹈等。

2.青少年期,身体的尴尬发育期

随着发育期的到来,青少年们面临身体上不同部位的变化,甚至是令人害羞的,尴尬的,例如:女生的初次月经期,男生的首次遗精现象等,那么作为父母,是需要帮助孩子,客观的解析这种现象,并且表达出是能够理解的。

经过有效的沟通后,青少年才会客观地看待自己的身体变化,而不是害羞的,甚至是厌恶的,一旦当不健康的身体发育认知产生时,那么青少年会逐渐自卑,感觉自己跟同伴,同学是不一样的,甚至是异类。

3.青少年期,情绪变化起伏大

逐渐进入青春期后,荷尔蒙的变化,孩子们会更加关注自己的形象,以及周围同学对自己的评价,例如前段时间,在高中,喜欢打篮球的同学,热衷于追篮球球星,甚至愿意花几千元买一双球鞋,但是有的同学连自己的生活费都不能满足,因此会内心自卑,害怕被同学瞧不起。

这个阶段的孩子是比较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内心脆弱,容易患上临床的抑郁症,焦虑症,狂躁症,以及双相情感障碍等。

1948年,心理学家罗布特.哈维赫斯定义的青春期的发展任务,认为在社会中,人们在不同的生活阶段都会扮演不同的角色

所以作为父母,这个阶段的青少年也有自己世界里的烦恼,虽然作为父母的角度来看,有的事情根本就是无聊的,甚至没有烦恼的意义,但这就是青少年的人生与此阶段的角色。

青春期性教育与性保健(青少年的性健康)(3)

三. 影响青少年性健康认知与发展的三大因素

1.媒体、互联网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从80年代开始,牵牵小手,都还不能明目张胆的,害怕被周围的人八卦,谈情说爱是通过书信来表达;到90年代,进入初中,大家可以用一部仅能聊天的小灵通发短信示爱;到了00后开始,小学生基本人人准备着一架智能手机,还有智能产品ipad,随时可以通过动动小手来翻阅查阅各种信息,甚至包括色情网站,影片等。从而对性的好奇心,日益增加。

2.派对聚会

在青少年期的孩子们,更加在乎的是自己朋友的看法,想法,甚至评价,朋友同学对他们来说,就似乎精神粮食,缺一不可。

收到同学、朋友派对的邀请,是完全没有拒绝的理由,更是踊跃的,兴奋的想要参与,在组织的派对中,自然少不了同学邀请的陌生朋友。

还有那烘托氛围的美食、饮料,自然也是少不了酒水的,如果还是高浓度的洋酒,那这群青少年们,是难以逃脱魔抓了,特别在美国,很多派对成了迷奸少女的核心场地,这严重的后果难以想象。

3.朋友、同学

在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朋友、同学是影响个人认知的因素之一,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接触不同类型的朋友,他们的价值观,态度,都是对青少年期的孩子们影响颇深。

例如:很多城市都有重点高中,刚刚进入学校的孩子,是很乖巧的,学习认真,但是在一段时间的沉淀后,父母会在孩子的被窝里,发现一堆的成人用品,甚至是各种色情小说。原来,孩子周边的同学多数是迷恋游戏,无原则交友的。

以上内容都是真实的案例,足以说明,一旦青少年期的孩子结交到了不伦不类的同学,朋友,那么对于性健康的认知,更是令人难以遐想。

青春期性教育与性保健(青少年的性健康)(4)

通过以上的初步了解,想必应该清晰了这本书的三大观点:第一个关于孩子正处于性健康的认知萌芽期,父母智慧的应对方式有哪些?第二个是孩子应该了解青春期影响心理健康的常识,第三个则是影响青少年性健康认知与发展的三大因素,作为父母可以将其视为一种警示。

鞭策着自己去学习青少年期孩子的不同语言,了解他们的烦恼、好奇心,建立良好的关系,从而达到畅通无阻的沟通,甚至在孩子遇到两性问题的时候,父母是可以开放的,客观的给与意见,为孩子树立一个健康的性认知。

,